【惠州文脉·杂谈】古代书院为何多藏身于山林之间?
2020-05-22 11:24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择胜地,立精舍,以为群居读书之所”,古代士人的精神追求,使得一批批书院现身于环境优美的山林之中
古代书院多建于风景优美之处  漫画/杜卉  

文/羊城晚报记者 夏杨

但凡古代留存至今的书院,哪怕只剩下遗址,大都被修整恢复、辟为景点了。之所以能成为景点,一方面因为它们有历史文化积淀,另一方面,它们本身就建在风景优美的山林之间。

就近来说,惠州历史上的书院,如钓鳌书院、张留书院,就建在罗浮山中;而丰湖书院,则建在西湖之畔。广州的粤秀书院,建在越秀山群岭之中;萝岗的玉岩书院,则背靠萝峰山,旁边就是“萝岗香雪”。

至于历史上最著名的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等,就更不用说了。岳麓书院位于岳麓山风景区里,白鹿洞书院则直接建在庐山五老峰上。

江西白鹿洞书院  资料图

古代官学多在闹市之中,为何书院却多选址于郊外风景优美之地?

这还要从书院的源头说起。真正意义上的书院从五代的南汉算起,进入宋代,较早且出名的是范仲淹曾主持的南都书院(后更名为应天书院)。该书院虽然不在山林之中,却也在风景秀丽的商丘南湖之畔。

宋代是书院建设的井喷时期,而此后建起来的书院,多选址山林美景之中。

为何井喷?这是因为唐末至五代战乱频仍,唐代官学体系被破坏殆尽。赵匡胤建立北宋后,国家安定了,民众教育需求恢复,但当时百废待兴,官府无力快速兴办起官学体系,在这个空当里,教育需求被民间办学承担起来了。

乱世之中,士人躲在山林中避难,他们利用自家藏书,“择胜地,立精舍,以为群居读书之所”,他们一边读书一边教书,一批书院悄然兴起。在优美清静的环境中,“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航拍岳麓书院  资料图

书院的基本功能,应包含藏书、育人、讲学等。它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生长出来,兼有书斋、私学与藏书机构等功能,但又哪个都不是,它是升级版,是综合体,可以满足知识阶层的多种需求,因此也成了部分古代士人读书入仕外的另一种处世方式。

儒家秉持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融会在士人精神中,这使得古代读书人能够在“庙堂”与“江湖”之间无障碍地完成身份切换。学而优则仕,能跻身统治阶层,就为君分忧、为民解困;若仕途不顺或遭遇战乱,或告老还乡、退隐山林,就继续修身、齐家,并担起教书育人之任。

而中国古代的知识阶层,历来不缺精神追求和审美志趣,且他们对精神的追求很多时候要高于物质追求,“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生活可以简朴些,但优美的环境等不容放松。对于用来传授“圣人之学”的书院,他们提出更高的环境要求,更是必然的。

载于《惠州西湖志》的丰湖书院地图 吴大海 翻拍

另外,从儒释道交融的角度讲,书院躲进山林也是必然选择。中国文化发展中儒释道互鉴互融,很多精神追求是一致的。比如都追求清静、内省,修身、修心等。因此创办书院和创办佛刹道观的精神及审美追求有一致性,都首选山林清幽之处。书院的氛围、管理方式、研学制度等,亦有类同和相互借鉴之处。

古代书院就是中国特色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因此现代人去到那样的环境里,依然会感觉倾心神往。毕竟,古人与今人,心灵的追求还是有一致性的。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夏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