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薪号召为何国内遇冷?资金来源模式有别欧洲
2020-05-07 11:43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豪门球队怕影响球队凝聚力选择不降薪,中下游球队担心无法吸引优秀球员加盟,也不愿提出降薪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郝浩宇

在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的情况下,大多数欧洲俱乐部都和球员达成了协议,通过减薪帮助俱乐部度过这段困难时期。中国足坛同样因疫情陷入停滞,中国足协建议各俱乐部和球员达成减薪协议,但响应者寥寥,正所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中欧足坛实际情况不同

中国足协出台不带强制性质的降薪建议后,国内俱乐部鲜有实践者。  

新疆天山雪豹成为第一支减薪的中国球队 图/视觉中国

中甲球队新疆天山雪豹成了第一支“吃螃蟹”的球队,他们发布公告称已和队员、教练员达成协议,根据不同的月薪标准对薪资进行阶梯式调整,降幅从10%到50%不等。

该俱乐部董事长孙爱军称,在困难时期推出降薪方案,根本目的是为了让新疆职业足球“活下去”。在公布降薪决定几天后,新疆天山雪豹女足宣布解散,原因是投资人决定削减在足球方面的投入。

在中国,如果球队不是真的到了生死存亡之际,俱乐部一般不会做出降薪决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新赛季的中超还在启动阶段,而欧洲足坛已进行到赛季尾声。

从目前形势看,本赛季中超联赛很有可能在六月以后进行,到时一周双赛将成为常态,球员将承担更多的体能压力。疫情期间让球员降薪,那么到了赛程密集的时候是否还要给球员加薪呢?

另外,在赛季还未开始时就给球员降薪,即使球员嘴上不说,客观上也会对他们的战意产生影响,这是不少俱乐部担心的事情。

豪门球队降薪意愿不高

在足协达成职业足坛降薪合理共识后不久,绝大多数中超豪门俱乐部都没有减薪的意思。

此前上海上港曾传出降薪消息,即便减薪30%,外援奥斯卡的损失也预计达千万元 图/视觉中国

虽然中国球员薪水虚高是目前社会的共识,但不少高薪球员集中在中超的几支豪门俱乐部,大部分中甲和中乙球队的球员薪资几乎“降无可降”。在中超豪门俱乐部不响应的情况下,中国足协的降薪建议也只能是一纸空文。

在中国职业足坛,几乎没有一支球队能自负盈亏,资金来源都是背后投资集团的“输血”。和欧洲职业联赛不同,欧洲球队大多通过参加职业比赛获得盈利,比赛取消让他们失去了收入,只能通过降低球员薪水节流。

而中国球队的收入来源往往是其背后的商业集团,足球产业只是投资人手下的其中一个项目,足球赛事的停摆并不影响整个集团的运行,中国俱乐部的降薪需求自然没那么急迫。

上赛季,广州恒大、北京国安、上海上港和江苏苏宁分列中超联赛的前四位,其背后的“金主”无不实力雄厚,在球迷眼里球员动辄上千万的年薪固然是高,但在俱乐部投资人眼里这并不算什么大钱。若是因为降薪而打击了球员的比赛积极性,得不偿失。

豪门球队怕影响球队凝聚力选择不降薪,薪资开支更少的中下游球队自然也没有降薪的道理,毕竟哪家俱乐部的投资人都担心自家球队因此无法吸引优秀球员加盟。

在目前中国足球的大环境下,优秀球员属于稀缺资源,绝大多数俱乐部都不希望因一时的减薪损害球员为球队效力的斗志。

球员高薪低能是目前中国足球存在的问题,但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更长期的规划,希望球员在疫情期间降薪并不符合中国足球的实际。(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苏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