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事停摆收入锐减,运动员为生活各出奇招
2020-05-06 22:04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为了熬过体坛寒冬,那些不知名的运动员们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苏荇

27岁的比利时女排队长范德维维尔近日找到一份超市的兼职,只因她效力的罗马尼亚女排联赛停赛,只能凭此赚钱维持日常支出。

全球赛事停摆,运动员收入骤减甚至零收入,跨界兼职成为无奈之举。

疫情冲击,豪门俱乐部减薪过冬

在疫情冲击下,体育界减薪是大势所趋,职业化程度最高的欧洲足球五大联赛、美国职业橄榄球大联盟等都无法独善其身,如西甲豪门巴塞罗那就宣布俱乐部董事会和所有职业队球员降薪70%。

效力于西甲的武磊也受到影响

武磊所效力的西班牙人俱乐部甚至向当地劳动部门提交临时雇佣方案,将俱乐部球员和员工暂时归为“临时失业状态”。

足坛豪门尚且难以支撑,更不用说职业程度较低的女足运动,英格兰菲尔德女足已宣布解散,哥伦比亚圣达菲独立俱乐部这停止执行所有女足球员合同。

个人项目面临零收入

集体项目的运动员大多还能得到一份合同,不少从事个人项目的运动员受到的冲击则更为猛烈。

欧美许多国家的顶级职业运动员收入主要来源于两部分:商业赞助、赛事奖金。赛事停摆令他们的收入大为减少,但依靠赞助合同以及过去累积的高额比赛奖金,生活质量影响不大。

疫情下,运动员薪资减少已成常态

不过,项目职业化程度不高或世界排名较低的低级别球员没有代言收入,赛事奖金是收入的主要来源,必须通过比赛争取奖金,以维持生活和训练开支。赛事停摆,等于断绝他们的收入来源,不少人陷入困境。

格鲁吉亚女球员索菲亚·莎帕塔娃曾给国际网球联合会写信警告:如果没有比赛收入,网坛那些排名250名开外的选手将在两三周内买不起食物。

年初创造英国5000米竞走新纪录的汤姆·博斯沃斯也抱怨,本赛季取消令他错过2万英镑的收入,根本无法顾及2021年东京奥运会,因为就连2020年都不知道怎么过。

有人选择第二职业自救

这段时间,运动员兼职谋生的例子比比皆是:泰国羽毛球男双球员博丁·伊萨拉开了家面包店,整个国家队都为面包店代言。

美国网球运动员、世界排名728位的诺维科夫开起了网约车。

足球运动员的收入相对较高,减薪的影响较小

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球员皮特·拜耳送起了外卖,三个小时挣到62美元。

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子花剑团体银牌得主、日本运动员三翟亮也成为兼职外卖员,一天的收入大约为人民币310元。

去年法网男双冠军凯文·克拉维茨每天早上5时30分起来到德国一家超市打工,包括整理货架、对购物车消毒等,以赚取每周450欧元的收入……

体育组织“远水解不了近渴”

运动员的困境引起体育组织的重视并试图施以援手。

全英草地网球协会拨款2000万英镑(约合1.75亿元人民币),救助疫情期间失去经济来源的球员、教练员和网球从业人员;世界田联与国际田径基金会共同启动一笔50万美元(约合354万元人民币)的专项资金,以帮助全球各地遭遇经济困难的田径运动员;高尔夫美巡赛宣布赛事重启后扩大参赛阵容,并尽可能在同期举办多场小阵容的赛事,以增加球员比赛机会获取奖金……

不过,这些措施覆盖率或及时性都难以保证。要熬过体坛寒冬,不少运动员只能自食其力以度过难关。(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图片 | 视觉中国
责编 | 郝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