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策划/羊城晚报记者 陈骁鹏
文/羊城晚报记者 黄翔宇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近日公布了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共有108人入选,其中惠州有3人。他们分别是分属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的龙形拳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林文钦,传统技艺类的林村盒箩制作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林万谷和黄金酥丸制作工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李伟坚。
惠州此次入选的三个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均发源于惠州本地,且有深厚的历史渊源,蕴涵着惠州本土文化及风俗传统。
截至目前,惠州共拥有各级非遗项目数量为:国家级2项,省级22项,市级74项,县区级142项。而非遗项目所对应的代表性传承人包括:国家级2人,省级16人,市级58人,县区级174人。
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继承者和传播者,他们掌握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厚传统和精湛技艺,是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者,是“行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日,记者采访了三位代表性传承人,倾听他们与非遗项目的故事,感受非遗项目本身的魅力。
【口述】
龙形拳传承人林文钦:
“东江老虎”亲手创,动如神龙游太空
我叫林文钦,是惠城区小金口街道金鸡村英头小组的村民,今年54岁。我是小金口龙形拳第四代弟子,自从14岁跟随同村的林树财师傅学习龙形拳,至今已有40年了。这些年来,我潜心钻研龙形拳的功法技法和历史沿袭,成为悉数掌握龙形拳拳术要领的龙形拳传人之一,如今我担任惠州市惠城区龙形拳协会会长。
龙形拳是岭南拳术的一大流派,说起它的历史渊源,那可要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相传源自南少林五枚师太所传之南拳,罗浮山华首台寺主持大玉禅师是五枚师太的传人,外号“东江老虎”的惠州人林耀桂是大玉禅师的徒弟,龙形拳最终由林耀桂在惠州小金口金鸡村英头村始创。“动如神龙游太空,静似玉女守深闺。龙形气势勤苦练,有形有势法万千”是其首创的口诀。
龙形拳创立至今已逾120年,在世界上的30多个国家均有分布和传播,影响遍及珠三角许多城市,以及港澳地区、东南亚、大洋洲、英美等国家和地区,在多地都建有龙形拳分会,习拳的海内外弟子达数万人。在惠州,有数千人习练龙形拳,惠城区龙形拳协会现有会员50多名,我所教过的学员至少有100多人。在我们英头村,几乎每个村民都能讲出一些与龙形拳有关的人物名字和龙形拳的套路,成年男子还会随时耍几手龙形拳。
龙形拳能够拥有如今的这种局面,与一代又一代传承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2007年我们成立了惠城区龙形拳协会,协会本着资源整合、传承发扬的理念,由我们几名创会人纷纷把各自的本领技艺拿出来共享,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系统地将龙形拳组合完善起来。当年12月,我们与香港龙形拳体育总会共同举办了龙形拳文化交流活动,与近300名龙形弟子交流经验,将龙形拳发扬光大,促进龙形拳的回归和对外传播。近年来,我们多次参加各种比赛取得了不俗的成绩,随着龙形拳的慢慢推广,不仅走向国内其他城市地区,还走向了世界,将中国传统武术、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传播。
自2009年龙形拳被列入“广东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2010年我们街道又被授予“广东省龙形拳传承基地”,这些荣誉对龙形拳的保护和发展是十分有益的。当时龙形拳申报非遗项目时,我收集了一些器械、服装、表演物件,还有我们原有的拳谱,提供给上级有关部门。我做这些也不是为了什么虚名,只不过龙形拳是我从小就习练的武术,是我的爱好,我想把所学到的技艺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它、学习它。
龙形拳最初得名,还和祖师爷林耀桂有关。他有一次在广州打擂台,其拳劲生风、形如蛟龙,“龙形拳”便传扬开去。习武可以强身健体、提振精气神,我现在基本上每天都还会练习。以前跟师傅学拳,总感觉自己学得不够,现在我作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尽可能地把自己所掌握的都教给徒弟们,这是我的义务。在我的众多徒弟中,还包括我的小女儿林莹,我培养她从小学习龙形拳。在龙形拳文化的熏陶下,她也立志将来要成为非遗传承人,将龙形拳发扬光大。
【故事】
林村盒箩传承人林万谷:
废寝忘食编盒箩,失传技艺得恢复
林万谷今年55岁,惠州龙门人,12岁开始跟随父亲编织林村盒箩,是林村盒箩制作技艺的第四代传承人。其作品远销海外,曾多次参加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南国书香节等展演活动,参加过《走读广东》《珠江纪事》《千年客韵——中华客家山歌》等电视栏目的拍摄,并多次参与文化部门组织的非遗进校园、进社区等宣传和传承活动,受到了师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惠州市龙门县龙城街道林村盒箩手工技艺相传已有近千年历史。林村盒箩是一种传统的竹制礼盒,用来装生活用品,逢年过节或结婚、满月等喜庆日子,盒箩常被用来装礼品。尤其在当地人的婚庆嫁娶传统习俗中,林村盒箩必不可少。男方用盒箩装聘礼,女方用来装嫁妆。林村盒箩又被称为“归宿盒箩”,寓意女子找到了好夫君和归宿。特别是女儿出嫁时,母亲会送给女儿一担盒箩,寓意让女儿的子子孙孙都不会饿着。
过去当地女子出嫁时,都要用盒箩送嫁,其中“7件套”就是当时女方或男方准备的部分嫁妆。记者了解到,“7件套”从大到小包括2个织着“囍”字的大盒箩,1个盒箩仔,1个9寸的花盒,2个与花盒差不多大小、专门用来放糍粑的盒箩,还有1个果盒。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林村盒箩曾远销至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
记者在林万谷的家里看到,房子墙壁用大大小小的盒箩做装饰物,非常特别。屋内一角,堆放着不同尺寸的几十个盒箩,有多种花式,有带红双喜的,有红、黑、白三色立体方格的,都很精致,每件都像工艺品。
林万谷对编制盒箩很痴迷。他曾听父亲说,有一种失传已久的盒箩编织技艺,他自己也没见过,但父亲的话一直藏在他心里。他找了十多年,终于找到了父亲提到的那种盒箩。林万谷看着那个盒箩,仔细研究、琢磨,着迷时连饭也不吃了,最终成功编出了一模一样的盒箩!正是靠着这股韧劲,林万谷成为远近闻名的林村盒箩制作人。
林万谷说,一个做盒箩的手工艺人,要花上8-10年的时间才能出师。学编织盒箩,从学选竹子开始。一根竹子,要削成粗细均匀的篾丝。经过切丝、刮纹、打光和劈细等十多道工序,才能成为编织盒箩的原材料。每根篾丝都要去青、打磨,而且要大小均匀一致,学到位至少要花两三年时间。“我编一个盒箩最快也要三四天,慢的可能得20天编一个。耐得住性子,才能编好盒箩。”
2018年5月林村盒箩被公布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对此,林万谷表示,省级非遗的确定,让林村盒箩的价值进一步彰显。而他本人也一直在为林村盒箩的传承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2019年9月至11月,林万谷带着“林村盒箩制作技艺”走进龙门县永汉、平陵、蓝田等多间学校、社区、景区,为广大师生和群众带去了一场传统文化的盛宴,共传承培训1200多人。林万谷现场展示精湛的技艺绝活,耐心地解答师生和群众提出的问题,指导大家动手体验,让他们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但我会继续努力。如果我能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解、喜爱林村盒箩,这项技艺就能流传下去。”林万谷表示,林村盒箩是惠州人智慧的结晶,体现了耐心、坚持与用心,他要把这些优良传统在技艺中传承下去。
【日记】
黄金酥丸传承人李伟坚:
打破传统广收徒,美食推向全世界
今天是2020年4月21日,星期二,天气晴。
天气热了,早上起床也能更麻利些。虽说这些年都是凌晨五点起床,也习惯了,但是想想天气冷的时候那滋味还是不好受。
凌晨5:30,独自来到店里,收到老伙计送来的新鲜猪肉,开始为制作黄金酥丸作准备。制作一颗好的黄金酥丸,选肉是非常关键的,选用的猪肉必须是天刚亮时杀的土猪肉,因为猪肉放久了,特别是这种天气就会变质出水,就不好了。而且我只选里脊肉和后腿的瘦肉,是猪肉最靓的部分,选料一定要新鲜!
好料到了,就要开始黄金酥丸六道传统工序中的第二道——锤打。这项工序并不难,但是要肯花时间,要有耐心。猪肉切成小块后,就要双手各抡起一把一斤多重的铁锤左右开弓锤打瘦肉,至少要锤上半个小时,才能把瘦肉捶打成胶状肉泥,后面才能做成筋道的肉丸。
前两天让小徒弟试着锤打了一会,没几下他就说没力气打不动了。现在的年轻人啊,很多都吃不了苦。我18岁就开始跟许林师傅学习厨艺,就是因为我勤奋好学、能吃苦,许师傅才答应把一向单传的技艺传给了我。
手工打肉确实累,但是正因如此,做出的肉丸口感才好、有弹性。肉打好了,加盐、糖、味精,就可以放冰水冷却一下,搅拌均匀,合浆、捏丸,一气呵成。学徒来了,我让他们帮我计时,今天捏丸子,最快一分钟捏112个,只能说正常发挥,距离我自己的“巅峰记录”一分钟捏123个还有距离!接着浸泡、油炸,全部工序就算完成了,酥丸出锅!
时间过得好快,六道工序做完,就早上八点半了。徒弟们纷纷帮我打下手,按照订单装袋,外地需寄快递的则放入冰箱冷冻,待傍晚六七点钟寄出,一般次日就能到。在淡水本地的客户,我就和学徒去送货,远的只能找跑腿代送或寄快递了。今天的货送完,就中午十二点多了,每天大概都是这个时间。
下午有个记者说要来采访我。自从我被评为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来采访我的媒体记者就更多了。做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不在于卖多少、挣多少钱,更不是想要出名,只是作为传承人,想把这项传统技艺传播出去、发展起来,我有义务和责任把它传承好。
记者到了,我跟他聊天,告诉他黄金酥丸是东江传统风味名菜,最早起源于清朝康熙年间,以前的制作工艺是每代单传,但是从我开始,收了不少徒弟,我希望能更好地传承黄金酥丸制作技艺,培养新的接班人,更好地推广客家饮食文化,让这门技艺走出惠州,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东南亚有华人的地方,弘扬中国饮食文化。2015年我收了一个叫李燕娜的女徒弟,她跟我学了一段时间后,去了美国传播客家美食文化,这达到了我当初广收弟子的目的。
客家人对环境的适应性比较强,也能随着环境变化而发展。这个道理放到小小的黄金酥丸上也是一样的。客家美食随着环境、市场等因素的改变,也在不断丰富着它的内涵。作为传承人,我能做的,不仅是要继承,还要将它传播出去、弘扬出去,让五湖四海都能感受客家文化、品味惠州味道。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夏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