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文脉】过清明不能错过它!那一缕艾草香里,有数千年中华食药文化
2020-04-03 10:57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艾草进入中国食药文化,可追溯到周朝之前

清明吃艾草食品,这种习俗在客家文化地区尤为流行  漫画/杜卉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夏杨

漫画/杜卉

中国的传统佳节除本身的情感功能外,总有一些饮食文化与之匹配。就像中秋节要团聚,同时吃月饼;端午节怀念屈原,同时吃粽子;清明节除了最重要的祭祖、缅怀逝者外,也有一种用艾草制作的糕点。

吃艾草食品的风俗,在我国多地都有流行,尤其是客家文化地区。所做的食品,只是名字、形状和做法略有不同外,味道上都有一股浓郁的中药味——艾草香。

在惠州客家地区,这种艾草食品就是大名鼎鼎的“艾粄”。

艾草本身是一味中药,其文化之绵长,可追溯到史前时代。确切地说,至少在西周之前,中国古人就开始认识和食用它了。

如此说来,我们今天尝一口清明艾粄,能品出五千年中华文化的味道!

春天的野外,很容易看到野生的艾草 图/央视

拜山祭祖暂停,艾粄还是要吃的

这个春天正碰上新冠肺炎疫情,为了避免人员聚集,传统清明节的拜山和聚餐活动不能举行了,清明节的传统活动只剩下了不需要人员聚集的插柳、食艾、踏青等。

插柳是一种仪式活动,清明前后折下新鲜的柳枝,在自家房前屋后或门上插一插,据说有“辟邪”作用,也是对逝去亲人的追思和怀念。而食艾,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口福。在惠州的客家人认为: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

如今人们吃穿不愁,平时也能买到艾草食品,但清明前后食艾,多了一种仪式感。况且,这是一种时令食品,清明前后,野外生长的艾草鲜嫩多汁,踏青归来随手带一把,美味不容错过。

客家艾粄  资料图

新鲜艾叶剁烂成浆后,与糯米粉、糖混合,包馅或不包馅均可,做成粄糕,垫着青竹叶蒸熟。艾粄味道清新,且颜色青绿,口感、颜值俱佳。

艾草食品不仅味道好,而且还有保健作用。据说,吃艾粄有散寒祛湿、消食健胃、平喘镇咳、护肝利胆等功效。

这种艾草糕点为何叫“艾粄”?其实,惠州客家人习语中的“粄”,是用糯米、粘米制作的一大类糕点的统称。艾粄之外,常吃的还有萝卜粄、仙人粄等。

只不过,在清明前后艾粄最出名,吃艾粄也有一种超出饮食之上的文化意味,因此被称为“清明粄”。

艾粄的制作过程 漫画/杜卉

春天用艾草制作食品,这种习俗在我国很多地区都有。不过不同地区的食品各有特色,叫法也不同。比如,粤东和台湾客家地区称为艾粄,而在江浙地区称为“青团”,在闽南和潮汕地区称为“艾粿”,在粤北及江西地区称为“艾糍”或“艾米果”……

各地的艾草食品或有馅或无馅,馅或甜或咸,形状或圆形或饼状或饺子形,制作方法或清蒸或油煎,如此等等,各有特色,不过都属于艾草食品,其文化源于一脉。

艾草食品“青团” 资料图

艾草入药治病,可溯至周朝之前

在中国文化元素中,艾草作为中药材的原料,是一个比较独特的存在。中国人使用艾草的历史实在太长,目前的考证是早在石器时代,中国古人就开始采集艾草了。

采来的艾草不只被简单当做一种野菜,中国古人很早就认识到了它的药用价值。有研究显示,在古人掌握使用火的技术后,艾草的药用价值就逐渐被发现了。

而古人发明和使用火的历史实在太长,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人,100万年前的陕西蓝田人,50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人等,考古学家在他们生活过的聚落遗址里,都发现有使用火的痕迹。

至于古人从学会使用火后的哪个时间点开始掌握了艾草的药用价值的,目前尚难考证。不过可以推断,古人是在不断的尝试中,逐渐确定了艾草的作用的。

在关于中医针灸学的古籍《黄帝虾蟆经》中,记载有松、柏、竹、橘、桑等不宜作为灸木之说,因为对人体有害,逐渐被淘汰;而古人在实践中发现,艾叶的熏灸疗效最好,故后来艾叶成为灸法最常用的材料,得名“艾灸”。

古籍《黄帝虾蟆经》 资料图

研究表明,艾灸疗法的起源下限不晚于周代。《诗经·采葛》中有“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之句,诗经成书于春秋时期,可见至少在那时,人们已经有采艾习俗。那么,当时采艾做什么用呢?西汉毛亨和毛茛的注释是:“艾所以疗疾”。可见,当时艾草已被作为药材使用。

与之相印证的是,《孟子·离娄篇》中也有相关记载:“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从孟子打的这个比方可以想见,用艾草做药材治病,在春秋战国时代已颇为流行。据此也可推断,艾草入药治病的起源应该在周朝之前。

葛洪隐居罗浮,艾草成济世良药

在中医药发展史上,葛洪及其妻鲍姑使用艾草为人治病的故事广为流传。葛洪在他传于后世的多部中医药著作中,对艾草治病的方法有明确记录。

葛洪制药图  漫画/杜卉

关于鲍姑,同葛洪一样,后人也尊之为神仙。史载,退出军政界、一心寻求济世之道的葛洪,因避北方战乱而来到岭南广州时,结识了同样喜欢修道的南海太守鲍靓,两人甚为投缘,鲍靓便将女儿鲍姑许配给葛洪为妻。

鲍姑年轻时针灸造诣就很了得,也有用医术扶危济困之愿。二人志同道合,真可谓“神仙眷侣”。他们隐居罗浮山,一心钻研医术,为民众解除疾病之苦。

葛洪与鲍姑  纪录片截图/央视

他们在总结前人医学和治病实践过程中,各自的中医技艺大为精进。他们经常用艾灸为患者治病。艾草廉价、易得,灸法安全、有效,这和葛洪用最简单的方法治病救人的追求相一致。

为减轻灸治时给患者带来的痛苦,鲍姑和葛洪改良了艾灸方法,垫上姜片或蒜片柔化艾火,而姜、蒜本身也发挥药力,提升了艾灸疗效。

这些经验的总结,千年来缓解了无数患者的病痛。尤为重要的是,他们用最低廉的草药、最便捷方法为民治病的价值追求,对后世中医影响十分深远。

隔着姜片艾灸  图/央视

葛洪与鲍姑在罗浮山的实践,也让药食同源的观念深入人心。本来,葛洪当年看重罗浮山并在此隐居,一方面因为这里是道家福地,同时也因为这里草药丰富。就地取材,就能实现他用中医药解救民生疾苦的济世之愿。

经过葛洪等历代古人的开发,罗浮山这座天然中药库变得实至名归。文献载,早在宋代,罗浮山“洞天药市”就成了岭南地区最大的药市,鼎盛时绵延数里,岭南乃至东南亚的药商都云集于此。

传说当年葛洪在这里洗药  图/夏杨

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生活的惠州人、岭南人,数千年以来,中医药观念早已渗入基因,艾草等药性食材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中的常态!

想到这些,你再品尝清明艾粄时,是否会觉得它有更绵长的回味?!

【文脉链接】

今年暂时不拜山了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在惠州,传统清明节的头等大事当属拜山祭祖。由于防控疫情的需要,今年清明节不能开展聚集性活动,拜山活动暂停。不过作为一种传统习俗,人们不会忘记对先辈、逝者的追思,只是临时变了方式,改在网上,或在心里。

往年清明节前后,惠州客家人会带上一家老小回到老家祭奠先人。拜山作为一种仪式,也有很多讲究。祭拜者为先人打扫墓园,按照“茶前酒后、左鱼右肉、水果在后”的顺序摆放祭品,还要在先人坟头压上一叠福纸(又称为“鸡血纸”,用鸡血点红的纸),也会把柳条插上坟头,寄托哀思。随后,由家族中最年长的人摆上香烛,家族成员按长幼顺序烧香、祭拜。

前去拜山祭祀,还要带上“吊望饼”。这是一种糖果或饼干,按照民间说法,是分给坟茔附近的放牛娃的,意思是向他们示好,希望放牛娃能帮忙看护好自家先人的坟茔,避免牛羊去坟茔附近吃草。

按照习俗,惠州人拜完山后还有一个重要活动,就是族人一起聚食,被称为“食公尝”。意思是,这一顿吃的,是祖先留下来的家族公产(房产、铺面、农田等)。虽然现在已经不存在公产之说,但这种习俗延续至今。拜山和聚食活动的组织任务,由家族中各房轮流担任。

若外出踏青一定做好防护

虽然清明节首要的文化内涵是祭祀先人、慎终追远,但清明不只有悲伤,同时也是个郊游赏春的好时节。

清明前后天气温暖,草长莺飞,野花开放,最适合到空旷的野外去亲近自然。

传统踏青活动/视觉中国

中国的踏青习俗由来已久,唐宋时尤盛。杜甫诗云:“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就是这样的场景。

古时妇女平日不能随便出游,清明扫墓是难得的踏青机会。因此,妇女们在清明节比男人玩得更开心,民间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之说。

南宋诗人吴惟信诗云:“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说的就是踏青之事。

“踏青结伴过南塘,二月春风夹路香。蜂蝶紧随衣袖舞,田野十里菜花黄。”这首古诗中描述的踏青场景,就更抒情了。

除了春游踏青,适合清明的活动还有荡秋千、放风筝等。这些活动,孩子们最喜欢!

清明时节雨纷纷,适合追思,也适合赏景  漫画/杜卉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夏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