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发布“2019十大消费维权典型案例”
2020-03-12 17:27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详细维权案例介绍可在省消委会官网查询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丁玲 通讯员 粤消宣

跨境消费、老年人消费、预付式消费、群体性投诉……3月12日,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针对消费者维权热点难点,从全省37万多件案件中评选出十个典型案例向社会公布。(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案例一:遭遇疲劳轰炸 婚介诱导消费

2019年4月,消费者阎女士在某知名婚介公司网页进行免费注册,但阎女士到达公司参加相亲会时并未被安排相亲,而是被带到一个小隔间,一位自称“红娘”的工作人员在审核信息、填写表格后就开始跟阎女士聊天,从下午一点一直持续到四点半,阎女士非常疲惫。这时,该工作人员拿出ipad让阎女士签字,声称不用看内容直接签就行。阎女士签完后才知道是消费合同,紧接着被要求刷卡支付了28800元。

阎女士回家仔细阅读合同,发现内容不妥,遂提出退款,但婚介公司一直回避。几经沟通,双方约定在扣除10%违约金的前提下解除合同,并签署退款协议,但退款一直拖着没有兑现。

经省消委会调查,阎女士反映的问题基本属实,遂要求婚介公司尽快退还消费者所支付费用。经工作人员多番调解,最终双方重新签订合同解除协议,婚介公司退还阎女士人民币28575元。

案例二: 报修十余次故障未除 退款数十万维权成功

2019年,消费者张先生向广州市海珠区消委会官洲分会投诉,称其通过广州某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汽车销售以24万元的价格购买了一辆品牌汽车。汽车行驶9000公里后,仪表盘ETC灯出现亮闪情况,张先生怀疑发动机电子系统故障,立刻向销售公司反映并报修,但反复进行了11次维修,依然无法彻底解决问题。于是,张先生提出换车或退车,遭到拒绝。

后经消委会调查,确认车辆已经维修12次。虽然销售公司承诺可以继续修理,但多次维修导致消费者对销售方和车辆都失去了信心,坚决要求退车退款。工作人员对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耐心调解,最终汽车销售公司同意在扣除汽车折旧费后退回消费者车款21万多元,消费者维权成功。

汽车消费领域仍存在不少“坑”,消费者要留意 图/刘佳宁

除了以上两例外,此次公布的案例中还包括假冒旅行社频现网上搜索,广告发布者难逃法律责任、粤港澳大湾区维权一体化显成效,澳门消费者成功退房款、定制衣柜货不对板、“车钱包”只充不兑引众诉、“押金不退购物抵扣、展会作幌老人上当”等。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刘佳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