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整理/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华
图/通讯员 李朝 金小洣 黄咏欣
叙述者:国家援助武汉中医医疗队、广东省第二中医院ICU副主任医师 王同汉
1月27日,临危受命,带队16人驰援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出发时,没想那么多。去到武汉后,就知道了这不是一场“速决战”!我要做的就是,努力做好临床工作,提高临床疗效;还有就是一定要把队伍齐齐整整地带回家!
做好防护,是打胜这场“战疫”的重要环节
此次任命的临时党支部书记、放射科专家陈时洪副教授是队里年纪最长的。带着一队80年、90后的“孩子”们出来, 必须当好“大哥”。
一个月前,他们初到武汉。作为队长,保证队员安全是首要考虑的问题。在进隔离区前,他要求队员们反复练习穿脱防护服,必须做到万无一失,不能有半点马虎。身为医护人员,防护的这根弦始终要绷紧,要打胜这场“战疫”,首先要做好自我的防护,他说。
身为队长,当然是要看好这些孩子们,队里有个“硬”规定,每天早晚让大家报到,要求无论什么问题,无论问题大小,都要第一时间报告。
这几天队里的护士向冰,有点咳嗽,我心里“咯噔”一下。今天正好白天没班,一早赶紧带他去做检查。检查结果正常!真是如释重负啊。
肩负着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度过了生命中时间最漫长却是最有意义的一个月。现在内心最大的信念就是:完成好任务,多治疗病人,照顾好自己和队员,早日平安归来!
在病人最难的时候拉他一把
身为ICU的医生,见多了各种危重病人。面对这次疫情,随着负责的病人越来越多达到出院标准,自己也越来越有信心。他说:“我们面对着的是鲜活的生命,我的责任就是竭尽全力,让他们的生命继续。”
有一对老夫妻,先后入院。老伯危重。老婆婆每日都心事重重,不吃也不喝,甚至不配合呼吸机的治疗。看到婆婆不配合治疗,非常着急,于是他很严肃地对婆婆说,你看,老伯现在状况一点点在好转,你要是不配合早点好起来,到时候你怎么照顾他?经过队员“轮翻上阵”,各种劝说,婆婆终于肯吃东西,肯做治疗了。
医生的责任,大概就是在病人最难的时候,拉他一把。当患者对疾病重拾信心的时候,就是给医生的最大的力量。
叙述者:国家援助武汉中医医疗队、广东省第二中医院ICU护士 徐丹丹
每一天的工作中,都能听到数不清的“谢谢”,很多时候我都特别感慨实在是受之有愧。因为得到的太多,能做的太少,偶尔也很无能为力。
还清晰地记得大年初二那个下午,医院紧急呼吁全体医护人员报名,ICU至少要求5名护士。忙碌中的我只感觉当时全身头皮发麻,心跳加快,接到护士长打来的电话时,我都不知道是太害怕还是太激动了。
不知不觉间,来武汉已经满一个月了,看到隔离病房里的很多患友已经从最初的无助和悲戚转变为勇敢面对、积极向上的态度,跟家属的来电中也多了许多轻松的话题。
病毒是很可怕,不过更可怕的是自我添加的压力和恐惧。其实在隔离病房里,穿着“太空衣”的我们每个人都长得差不多,患友们很多时候也分不清谁是医生、谁是护士,而他们知道的是“广东队”这个名字。我们是患友们的一束光,他们身体和情绪的好转也是我们的一束光。
在隔离病房外,政府部门、当地医院以及我们自己的医院,不仅给我们鼓励加油,还有实实在在的关爱。食品、药品、生活用品,事无巨细。
特别感谢国家援助武汉中医医疗团队的小伙伴们,互助友爱、相互鼓励,就像合作已久的老搭档,这何尝不是一束束温暖的光芒啊! 有光亮在的地方就是春天,就是阳光明媚的春天。
这些日子以来,被问得最多又最难回答的问题是“什么时候回来”?原来有很多人等着我的朋友圈更新,有很多人担心我的安危,即使曾经不经常联系,如今都在牵挂着我。我想说:请放心!无需鼓劲,我们无人退缩!等我看过武汉的樱花盛开再回家也不迟!(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