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市委书记许志晖:大力推动“向海而兴”发展战略,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2020-01-15 10:08 羊城派 原创
茂名最大的优势在海洋,最大的潜力在海洋,最好的出路也是在海洋

文/羊城派记者 符畅

1月14日下午,广东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茂名代表团举行媒体开放日活动。省人大代表、茂名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许志晖在接受媒体提问时表示,茂名最大的优势在海洋,最大的潜力在海洋,最好的出路也是在海洋,要大力推动“向海而兴”发展战略,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茂名博贺新港区(资料图)/中国新闻网

“向海而兴”的产业态势已初步成型

“从过去的‘把茂名建设成为美丽的现代化的海滨城市’,到现在的‘建设产业实力雄厚的现代化滨海城市,打造沿海经济带上的新增长极’,可以看出,“向海而兴”是茂名的历史选择、必然选择。”许志晖说。

他指出,实施“向海而兴”,大抓产业发展是重中之重。去年,茂名在重大产业和城建项目的全线突破,为建设产业实力雄厚的现代化滨海城市注入强大动力。其中,东华能源投资400亿元建设烷烃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成为茂名史上引进最大的工业项目,开启了茂名绿色化工和氢能产业的新纪元,目前前期工作进展顺利,今年2月底就会动工。

同时,与之相关的下游产业也同步启动,例如中氢动力氢燃料电池项目和粤西首个加氢加油混合示范站等都在加快。此外,还有系列涉海重大项目已经落地。在滨海旅游产业方面,目前正加快华侨城南海旅游岛和海昌海洋公园建设;在临港产业方面,粤电博贺电厂已经成功点火,还有建设中的粤西LNG项目、益海嘉里粮油和食品加工项目、道道全菜籽油综合加工项目等。

“可以说,茂名向海而兴的产业态势已经初步成型。”许志晖透露,今年,茂名还将继续聚焦绿色化工与氢能、港口物流、文化旅游、大健康、现代农业等主导产业,面向全上下游产业进行招商,目标是形成完整产业链条,最终实现集聚化、规模化发展。

在规划引领、政策引导、人才引进、资金投入等方面,茂名也将给予企业更大支持,希望通过发挥重大项目综合带动作用,以大港口带动大产业、以大产业“引爆”大发展,带动茂名向海经济的扬帆起航。

着力打通交通的“任督二脉”

交通是另一个重要因素。许志晖表示,近年来,茂名的交通劣势区位得到了很大的好转,物流、客流的来往便捷度都大幅提升。去年港博贺新港区开港,为茂名临港物流奠定了大开大合的基调。如今,吉达港区启动建设,茂名东站至博贺港区铁路动工建设,临港产业有了更牢固的支撑。

“陆路方面,我们正在着力打造东承西接北联的交通要道。通过正在谋划构建的‘五横五纵’高速公路网,已开通的深茂铁路、在建的广湛高铁茂名先开段等,逐渐加强向东承接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向西连接北部湾城市群、海南自贸区,向北联系国内诸多省份。”许志晖表示,茂名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经济区和海南自由贸易区三大国家战略区域连接的中心位置,但以往受交通影响,总有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觉。现在把交通这个“任督二脉”打通,症结自然而然就解开了。去年,茂名引进的超千万元项目达282个。

将城市精神转化为“向海而兴”的大情怀强动力

许志晖介绍,近年来,茂名挖掘、提炼、打响了“滨海绿城·好心茂名”城市品牌,在内聚人心、外树形象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指出,“好心”是茂名的“根”和“魂”,“滨海”是城市的区位和方向,“绿城”是城市的生态底色,其中既展现了茂名面朝大海的诗意和向海而兴的追求,也展现了茂名作为森林城市、水果之乡、四季花开的美好图景,以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

茂名也不断丰富实践,在老城区打造了两条“家门口”的城市绿道,把城市公园和文化设施串联起来,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把过去废弃、闲置的社区空间拓展起来,改善市民休闲的环境和条件,同时激活和带动新的城市业态。

“接下来,我们要围绕好心、滨海、绿城三个层面的城市品牌内涵,以文化交流为纽带,以文化产业为平台,将这种城市精神弘扬开来,转化为茂名这个滨海城市的深刻印记,也转化为‘向海而兴’的大情怀强动力。”他说。(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江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