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小议:广告好好打,别在广告里插播电视剧
2019-12-20 18:39 羊城派 原创
观众的宽容不应该成为品牌方和制作商得寸进尺的理由

12月17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2019年第四批虚假违法广告典型案件,其中999皮炎平因在吐槽大会违法植入广告上榜,被罚款90万元。

近年来,感冒药、胃药、药酒等药品频频现身各大卫视的热播影视及综艺节目,用药安全与监管问题也引起了多方关注。影视剧药品植入广告是否合规,又该如何遏止打擦边球的现象?(详情请戳>>>影视综艺这么“爱吃药”怎么破?

丧心病狂的广告植入,靠行业自律可不行

文/陈泽云

爱看国产剧的观众有时候真令人心疼。好不容易躲开注水剧情和面瘫演员,挑到了一部各方面还不错的剧,却极可能要被迫跟着剧情看完几十个广告,台词植入、道具植入、角色植入、场景植入,想躲还躲不掉!

曾几何时,我们被动接收的是“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这样的信息轰炸,虽然形式很洗脑,但它起码标明了自己就是个广告。但现在,我们接收到的广告,可能就是家庭剧里餐桌上的一杯鸿茅药酒,是偶像剧里男主爱带女主逛的“美特斯邦威”,也可能是古装剧里横空出现的一张来自“三九真人”的感冒灵方……它们润物无声地渗透在每个角落,明明长着一张“广告”的脸,却企图说服它们的名字叫“剧情”。

其实,比起硬广,大部分人对于设计巧妙的软植入还是宽容的。只不过观众的宽容不应该成为品牌方和制作商得寸进尺的理由。譬如,《欢乐颂2》一口气出现了50多个品牌植入,《深夜食堂》第一集生生演成了“加长版的方便面广告”,似乎都在一次次冲击观众心理底线。

而其中,最给观众挖坑的,莫过于药品广告的泛滥植入——因为它们有可能对公众造成误导,存在着实实在在的用药风险。而令人无奈的是,不仅非处方药大行其道,就连处方药,都堂而皇之地出现在了影视作品中,既不前置审批,也不注明禁忌,更有甚者还宣传起了功效。

说是打擦边球也好,说是明知故犯也罢。现在最大的问题正是在于,规范广告植入,光靠行业自律可不行。毕竟广告在影视剧中植入好处显而易见,制作方需要通过广告植入来回笼成本,广告商需要通过广告植入来打开品牌的知名度,这种双赢生意大家都想做,只是唯独苦了追剧的观众。

关于植入广告,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都有严格监管和惩戒措施。而我国广告法尚无明确的相关规定,才成为难以管控的灰色地带。植入式广告的监管不是一个部门能单独完成的任务,应当由药品广告审批部门、广告活动监管部门和影视内容审核部门共同出台专门针对药品植入广告的法律文件。

作为《广告法》的一项配套制度,只有对植入式广告进行定义,才能降低广告监管执法中的识别难度。否则,消费者看到了想投诉都找不到法律依据,又何谈规范和整治?(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顾拜二代:请不要在广告里面插播剧场。

@一盏灯光:合着电视里那些打着专家旗号喊着没有他治不好的广告都是通过审核的?!

@爱搞笑的刘思雨:我觉得药品就不应该在电视上打广告,容易误导观众,而且广告词都十分没节操,用xx好得快,用xx见效快……

@吃瓜路人乙s:哈哈哈,这个我有话说,打广告的药一般药店利润很低,不会主推给你。不打广告推给你的药利润70%这样, 999感冒灵卖15块钱,进货价可能就是12块;不知道牌子的感冒灵卖10块,进货价可能才3块钱。

@一米执杭:那些老中医家传秘方的求求也管一管吧,我爷爷家底都要被掏空了。

@·奇怪的王先生:别想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啊,广告植入不招人喜欢,但也可以理解。

@蒋文明:真的,现在的广告植入太气人了。连我用360手机使用手心输入法都已经找不出来更合适的吐槽了,难道是猎豹浏览器自带的百度搜索引擎出了问题?赶紧用腾讯手机管家扫描一下。

@李敏:水土不服就服泰国广告,如果中国广告拍得和泰国广告一样有深度,我愿意不看电视剧只看广告!

统筹 | 纪映云
本期主持 | 孙磊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胡晓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