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羊城派记者 黄翔宇 通讯员 王锭铨
在惠州,问起西湖北侧的祝屋巷,大多数惠州人都点头说听过; 但若更深一步问及祝屋巷的由来, 不少人就摇头了。当告诉他们,祝屋巷源起明朝著名书法家祝枝山时,有些市民会一脸茫然。他们对祝枝山与惠州的关系非常陌生。更有甚者, 当记者向外地来惠旅游的朋友讲起祝枝山曾在祝屋巷筑房居住时,不少人很惊讶,甚至反问:祝枝山怎么会来惠州建房?
访古:事迹见于正史,巷内却无踪迹
据《明史·列传第一百七十四》记载,“祝允明,字希哲,长洲人。允明生而枝指,故自号枝山……允明以弘治五年举于乡, 久之不第, 授广东兴宁知县。捕戮盗魁三十余, 邑以无警。稍迁应天通判,谢病归。嘉靖五年卒。”
兴宁县在明朝时归属惠州府管辖,可见祝枝山来过惠州,是正史明确记载、有迹可循的。但是,祝枝山的行踪,只限于历史上的惠州范畴吗? 对于今天的惠州甚至更精确更微小的范围———祝屋巷来说, 有没有祝枝山曾经的痕迹呢?
对此, 羊城晚报记者多次探访祝屋巷,发现祝屋巷一带,除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的元妙观外,并无更多的历史建筑。
“谁说没有? 你看, 这面墙,就是清朝的! ”原惠州市博物馆馆长王宏宇老先生在祝屋一巷指着一面残缺破损的墙壁对记者说。
王宏宇是惠州下角人,从小就在祝屋六巷居住、长大,对祝屋巷有着深厚的感情, 也亲眼见证了这一带的历史变迁。
祝屋巷现在分为六条总体南北走向的小巷子, 分别是祝屋一巷至六巷。祝屋巷的南边,是慈云路, 再往南两三百米处就是元妙古观。
王宏宇告诉记者,这里在几百年前,不是现在的这种情景,以前的民居主要集中在现如今的祝屋五巷、六巷所在地, 而现今的祝屋三巷以东、鹅城大剧院以西,在当时是一片池塘, 属于元妙观的观产,名叫“观塘”。
据张友仁《惠州西湖志》记载:“祝枝山故居在下郭官塘西。明正德初祝允明筑,已废。子孙徙百官池上。”张友仁是惠州桥西人,曾参与惠州淡水起义和惠州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东江人民图书馆馆长、广东省文史馆副馆长、广东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等职。
《惠州西湖志》还明确记载,祝枝山不仅来过惠州,还在下郭(今下角)官塘(即观塘)的西侧筑屋, 这个位置恰好就是如今祝屋巷一带。
那么, 这种说法是否真实可信? 记者为此做了进一步的调查。
寻踪:祝枝山当年就靠着西湖筑屋
祝枝山擅长作诗赋文, 尤其精于书法,名动海内,有“伯虎的画、枝山的字”的说法。他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然而这位才子仕途上却不顺。他十九岁中秀才,五次参加乡试,才于明弘治五年(1492 年)中举,后七次参加会试又都不第。甚至其子祝续也在前一科中进士,于是祝枝山绝了科举念头, 以举人选官。在正德九年(1514 年),他被授为广东兴宁县知县, 随即南下赴广东任职。
祝枝山赴兴宁任职途中,曾在惠州短暂停留,他将家眷安置在了条件更优渥的广州。为方便往返广州和兴宁,他在兴宁县所属府城惠州府筑屋,每次到惠州便会停留一阵。由于其家眷在广州,因此祝枝山在惠州期间喜欢呼朋唤友、游山玩水、喝酒娱乐,且常常喝醉。
记者在惠州市图书馆查阅文献时发现,原来祝枝山本人曾著有《家谱》,其中《卜宅记》一文中写道:“惠州西湖,宋苏文忠公迁谪是邦,以名显。吾族世居于杭,为杭州西湖人。少得交姑苏唐伯虎,) 三至颍。策仕后,) 出宰兴宁,隶郡治属邑,距惠之西湖咫尺间。吾虽不及司马子长南游江淮,北涉汶泗,乡射邹峄之土,讲业齐鲁之都,) 惟三西湖奇胜悉探之。傥于山水有宿缘, 乐醉翁之乐乎?) 适彼乐土, 爰得我所,乃傍丰鳄之滨居焉……枝山祝允明记。”
原来, 祝枝山的的确确曾多次游览惠州西湖, 且居住在这里! 然而, 祝枝山为何要选在今祝屋巷一带置业筑屋呢?
惠州市东坡文化协会东坡书画院副院长方晓阳告诉记者,今天的下角东路,30 年前还都是密密麻麻的百姓民,祝屋巷北侧,当时是一片小山包。根据他的研究推断, 出于文人的嗜好,祝枝山寓居的地方应该是面朝西湖、北临东江、东接渡口、背山面水、坐北朝南的位置。
“惠州西湖边, 只有下角祝屋巷才符合这个位置,只有这里才能看到西湖五湖全景。”方晓阳确定地说。
王宏宇也认同这种说法,他认为, 古代有身份的人都喜欢坐北朝南而居, 鉴于祝枝山本人“乃傍丰鳄之滨居焉”的说法,结合当时此地的地貌, 只有祝屋巷才完美契合所有的条件!
览今:沧桑老巷变身为文艺社区
现在的祝屋巷,已成一个社区, 有1200 多户, 常住人口6000 多人。祝枝山于明朝正德年间所筑的房屋(现下角祝家田、祝屋巷一带) 与祝家祠等,早在清初就被毁了,而祝屋巷的牌楼也在上世纪90 年代末,因市政建设拆掉了。据惠州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原惠州日报社总编辑祝基棠考证,目前祝屋巷已无常住祝姓居民, 空留祝屋巷之名。当记者问他与祝枝山是否有渊源时, 祝基棠笑着说:“我们家族的家谱,清代以前的都没有记载,无从考据的事情,我哪里敢妄自攀附。”
祝屋巷北侧, 有间售卖美术用品的店铺。老板告诉记者,他当初选择在这里开店,也是觉得位置不错,靠近西湖,紧挨祝屋巷,兼具文化和生活气息。关于祝枝山与祝屋巷的关系,此前他也看过相关的一些报道,听过一些传闻。对于祝屋巷的现状,老板感慨道,祝枝山的人物影响力目前没有被完全挖掘出来,祝屋巷的文化氛围, 比起西湖来,还有一定的差距。他说:“但是我知道,政府和社会一直在做保护与开发工作,我也相信,一旦知名度上去了,营造出良好的文化环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会越来越好的。”
近年来, 祝屋巷所在的江南街道办, 依托惠州西湖创国家5A 景区优势, 提出了创新发展模式、推动城市经济新发展的新思路, 引进文创公司和团队,以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对包括祝屋巷在内的慈云路片区老街巷进行升级改造, 其装修风格与元素类似厦门曾厝垵,使得慈云路片区从老旧街巷蝶变为西湖畔的文艺社区。目前,慈云路道路两旁和里面的小巷, 已经进驻了数十家文艺气息浓厚、风格特色多样的餐饮店、休闲吧、鲜花店、咖啡馆、特色民宿等。
500 年前,祝枝山由于被西湖风景所吸引, 在祝屋巷购产筑屋, 为惠州留下一段历史佳话。如今的祝屋巷,慢慢朝着文艺、时尚休闲聚集部落的方向发展, 吸引越来越多的本地人乃至周边城市的年轻人前往消费休闲。
【文脉档案】祝枝山
祝允明(1461 年1 月17 日-1527 年1 月28 日)生于天顺四年十二月六日,卒于嘉靖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字希哲,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因长相奇特,而自嘲丑陋,又因右手有枝生手指,故自号枝山,世人称为“祝京兆”,明代著名书法家。
祝允明擅诗文,尤工书法,名动海内。他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又与文徵明、王宠同为明中期书家代表。楷书早年精谨,师法赵孟頫、褚遂良,并从欧、虞而直追“二王”。草书师法李邕、黄庭坚、米芾,功力深厚,晚年尤重变化,风骨烂熳。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夏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