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文脉】循从千年交通脉络之路 发展版图开启“丰”年
2019-11-22 09:00 羊城派 原创
深港科技合作促进会会长、深港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克科认为,惠州“丰”字交通主框架,体现了城市担当,对于连接大湾区核心地带如深圳与东部城市河源汕尾,起到重要作用。

统筹策划/陈骁鹏

采写/羊城派记者 陈强 林海生 黄翔宇 吴大海

日前,惠州发布了《惠州市“丰”字交通主框架总体布局规划(草案)》(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建设总里程分别约488公里和747公里的“丰”字交通主框架和“五横五纵”骨干快速路网。《规划》一经公布,引发热烈讨论,影响已远超惠州。

何谓“丰”字?根据《规划》,惠州市“丰”字交通主框架由“三横一竖”4条轴线组成:其中,第一“横”由沿江交通轴线快速通道和国道G324北上组成;第二“横”由中部交通轴线快速通道和东西交通轴线快速通道东段组成;第三“横”由东西交通轴线快速通道与南北交通轴线快速通道惠东支线组成;一“竖”为南北交通轴线快速通道(惠州市交通运输局供图)

“惠州此举绝对是大手笔,才一年半的时间就勾勒出了如此交通版图,与惠州这座历史名城的文化积淀紧密相关,更离不开当地党委政府施政理念的转变。”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刚长期关注珠三角城市群的发展路径,认为《规划》将大大推动惠州市内乃至大湾区交通的均衡化发展。

惠州自古以来都是交通要冲,被誉为“岭东雄郡”。古代,惠州古驿道就是岭南地区以及粤闽赣联系的重要通道。近代,惠州又建成全省首条公路,开启广东近代公路先河。如今,面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重大机遇,惠州主动作为,大手笔、大气魄推进《规划》,服务全省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进一步彰显大湾区东岸枢纽门户城市功能。

谋发展,交通先行。惠州正致力于打造珠江东岸新增长极、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地区和国内一流城市,而一流的交通环境是一流城市的硬实力。《规划》探索“交通带动产业、产业支撑城市”的空间发展新模式,擎画出惠州城市未来发展大格局,势必有助于惠州打造一流城市。《规划》更是惠州落实大湾区发展纲要的重大决策,体现了“双区驱动”发展机遇的惠州担当和惠州贡献。

创新之路:

大交通与大发展紧密相联

民国之前惠州没有公路,只有驿道。1920年11月,惠平公路(惠州至平山)开工,用红珠碎石及山石铺筑路面,桥涵载重15吨,全长39公里,基本上由归善至平山古驿道改筑而成。1921年5月1日先通车至马安,1926年筑完至平山。这是广东省最早通车的一条公路,被誉为“吾粤汽车路通之始终”,开创了广东近代公路交通,对广东各县修筑公路影响很大,起了开导和推动的作用。

1945年的惠州东新桥/资料图

在惠州交通发展史上,类似的开拓创新之举有很多。被誉为岭东雄郡的惠州,其城市基因蕴藏着“雄武奋发之气、敢于攻坚克难”的气质,从来不惮于自我突破、争先创新。新时代,惠州提出以改革创新开路,重塑惠州文化基因,改良城市DNA,探索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让思想常新、制度常新成为这座城市的特有标识和活力源泉,让惠州年轻起来!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不断点燃干事创业的激情,以朝气蓬勃的年轻状态,敢想敢闯敢试、敢于打破“蜘蛛网”,多想新招、多出实招,千方百计推动发展。”在2019年1月9日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上,惠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贻伟如是强调。

《规划》体现了惠州敢为人先、创新求变的文化因子,提出探索“交通带动产业、产业支撑城市”的空间发展全新模式。“结合了产业升级、县区省道交通等因素,将现有、在建、规划中的高速路、高铁、机场、港口、产业园区等串联起来,把各种要素资源聚集一起,串‘散’为‘整’,带动沿线相关片区发展。”惠州市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下来将跟空间规划、产业规划等形成合力,把惠州未来的十年乃至百年的发展大框架搭建起来。

按照《规划》,“丰”字交通轴线将分阶段实施,其中将先启动南北轴建设。这条轴为惠州内部的发展通道,贯穿沿江向海发展的思路,将惠州大道整体进行延伸,串联惠城区、博罗县、惠阳、惠东、大亚湾等,其中北边是博罗、龙门,连接旅游、生态产业,南边对接“沿海经济带”。这条轴线将拓展城市空间,推动惠州从沿江走向沿海发展,无疑也有利于加快沿海经济带建设。

惠州自古是粤东交通要道

惠州市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指出,惠州以往的廊道分布区域较为分散,沿线的产业、园区也不集中,产业、项目的落地主要是根据空地布局来实现,即哪里有空地,产业就落地哪里。“‘丰’字规划将大交通与大发展紧紧绑在一起,为以后的招商引资、产业、项目的落地提供了一个参考标准。交通轴线,既是交通轴、景观路,也是经济带和黄金路,将助推惠州实现‘二次发展’,再现‘岭东雄郡’风采。”

惠州要打造成为珠江东岸新增长极、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地区和国内一流城市,而空间发展新模式预期将增加惠州对区域优质发展要素的吸引力,提高城市服务能力、城市能级,全面系统地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实力。

 共赢之路:

从支持特区到支持先行示范区

改革开放前,惠州市与深圳市的前身宝安县,长期同属惠阳地区。当时的惠阳地区范围广阔,下辖惠州市(县级市,今惠州市惠城区)、惠阳县、惠东县、东莞县、博罗县、河源县、龙川县、紫金县、连平县、和平县、海丰县、陆丰县和宝安县共13个县(市)。20世纪70年代末,正是惠阳地委根据当时中央的有关政策举措,首次提出把宝安县改为深圳市。

今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明确提出“推进深莞惠联动发展”。

深惠同根同源,维情感所系。9月19日上午,惠州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决定,要像当年惠阳地区倾全力支持创建经济特区一样,全力支持、服务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将在交通、产业、创新资源等方面深度对接,此次“丰”字交通主框架将进一步促进两地联系与发展。

惠深高速公路惠州段奠基仪式/资料图

“丰”字交通主框架的东西交通轴线,起于深圳坪山新区,与惠盐高速及深圳东部过境高速衔接,由西向东贯穿大半个惠阳,终点与省道S243及规划河惠汕高速衔接。通过东西轴线与深圳相关高速路网衔接,可实现惠州城市中心区、空港经济区40-50分钟对接莲塘口岸,70-90分钟直抵深圳前海自贸区。东西交通轴线不仅拉近深惠两地距离,而且香港、深圳可以通过惠州往东辐射深汕特别合作区。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认为,深圳先行示范区不止是行政区划上的简单概念,而是一个都市圈的概念,惠州和东莞是最直接的两个城市。惠州向西连接深圳,向东连接河源汕尾,再往东可以辐射到潮汕地区,在打造整体城市圈中,处在不可替代的地理连接位置。

深港科技合作促进会会长、深港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克科表示,惠州“丰”字交通主框架,体现了城市担当,对于连接大湾区核心地带如深圳与东部城市河源汕尾,起到重要作用。“在整条沿海经济带建设方面,惠州交通发展为环大亚湾新区乃至厦深沿线添砖加瓦,加强整体联动。”

枢纽之路:

从岭东通道到湾区门户

惠州市东坡文化协会名誉会长王启鹏撰文指出,惠州的地理位置在岭南来说,非常重要。“它地处粤东中部,东接潮州汕头,北接兴宁梅县,西接广州,所以惠州自古以来都是交通要冲、军事要地。”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肖宇与同事们研究发现,从秦汉时期到明清时期,惠州境内共形成12条具体的基本走向线路,线路类型从水路为主逐渐发展水陆并举,从分布在中部、东部地区逐渐扩展到全域,惠州古驿道是岭南地区以及粤闽赣联系的重要通道,有效推动了粤东南地区的商品集散及海上贸易活动。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惠州交通基础设施日新月异,先后进入高铁时代、航空时代、城轨时代,形成了集陆、海、空、铁等运输方式于一体的立体化交通网络。如今,面对“双区驱动”重大机遇,惠州不仅仅要做“通道”,更要打造枢纽门户城市。


“今年年初,惠州市委市政府提出谋划若干条交通轴线将枢纽门户城市支撑起来。”惠州市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经过科学研究,形成‘丰’字交通主框架规划,进而建立融入大湾区、内畅外连的综合交通体系,形成最强大、最有效的交通网络,将充分发挥承南接西连东启北的区位优势,充分释放作为大湾区东岸辐射深汕合作区、河源、汕尾及粤东北地区枢纽门户的优势潜力。”

《规划》将使香港、广州、深圳等湾区中心城市通过惠州辐射带动汕尾、河源、梅州等粤东北地区,促进区域间联动协调发展。“现在大湾区的交通以南北走向为主,惠州此举有利于加强惠州东、西面城市群的联系,有利缩短大湾区城市间的通行时间。”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刚认为,惠州作为珠江口东岸经济圈辐射周边地区重要的战略节点,将推动湾区内部形成网格化交通体系。

惠民之路:

对内大循环对外大联通

宋绍圣元年(1094),苏轼被贬惠州,用了整整六个月才抵达惠州。苏轼看到惠州西支江流入东江的河口处,以西是惠州府城,以东是归善县城,隔江相望,百姓只得靠小船过江,十分不便,且非常凶险。于是,他开始为建桥奔走,终筑成东新桥。苏东坡寓惠时修路、筑桥、兴水利的事迹还有很多,惠州百姓至今仍传颂苏东坡功德。

如今的江畔三宝-塔桥楼(文笔塔、东新桥、合江楼)   摄影/郑志强

惠州,素有“惠民之州”的美誉。在交通领域,筚路蓝缕,为民修桥修路的精神一直延续。作为全省首条公路的惠平公路,1921年通车当年,惠州商民与省汽车公司合作,成立益群汽车公司,于1921年购进美国福特牌小货车6辆改装成客车,开通惠州至马安和惠州至平山的客运班车,每天客运量逾百人,大大方便了百姓们的出行。

记者在采访中观察发现,惠州明确建设国内一流城市的终极目标在于惠民,要站在城市长远发展和群众需求的角度规划城市,以“用户”的真实体验来衡量城市的品质。其中,解决群众最关心的交通出行问题,被列为一流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目前,惠州尚未真正意义上的快速路,一些高速出入口连接路的拥堵现象突出。《规划》就提出,结合交通轴线“丰”字交通主框架,在惠州市区“两环八射”快速进出城体系基础上,构建全市域“五横五纵”网格型快速路支撑体系及五条联络加密线,总里程约 747公里,其中新建里程约 317公里,改扩建里程 430公里。

惠州作为典型的组团式发展城市,县区只有一两条通道连接,跨组团出行比较困难、不便利,通过“丰”字交通主框架和“五横五纵”骨干快速路,能快速串联组团,大大纾解百姓们出现难。

张克科认为,《规划》首要的重大意义就是,惠州本地内部的优化,让惠州本身各县区的人互动起来,老百姓拥有更为通达的出行方式,那老百姓就会有幸福感。可以说,让老百姓拥有幸福感,是惠州作为“惠民之州”传承千年,又不断开拓的新实践。    

大交通串联起惠州的山水风景
【文脉锐评】

 用战略眼光和胸怀推进“丰”字大交通 

近日,惠州市“丰”字型交通主框架布局发布后,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这次规划起点高、谋划远、气魄大,以新担当、新作为打造出与一流城市相匹配的一流交通设施。巷陌市井老百姓交口谈论中,听得最多的就是“大手笔,大气!惠州就应该这样搞,大交通才有大发展。”紧接地气的言语之中,充满了对市委、市政府的肯定、钦佩与感激之情。

改革开放以来,惠州出台的各种规划不胜枚举,为何这次能赢得体制内外民众的一片喝彩?表面上看,“丰”字型交通让我们的出行更便捷,对内循环对外联通更顺畅。实质上它是一种内在精神,经过思想大解放后,展现出来的一种战略胸怀。这种胸怀打破地域限制,敢于把自我送到“风口”上,借势腾飞。看看呈放射状的“丰”字,那三横一竖拉起的框架,就是对这种胸怀最好的解读。

先说向西方向,第一把紧抓广州,第二把牵住东莞,第三把牢牢插入深圳。这三座城市,不仅在国内独领风骚,在国外也享有盛名。再加上从国家战略层面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使这三座城市英姿勃发、潜力无限。站在风口,猪都能飞起来,更不消说现在已被激情点燃的千年雄郡了。

再说向东方向,明眼人一看,就能感觉出“东弱西强”。花这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向东延伸,不如把“丰”字变为左半边的“非”字,岂不更加迅猛,事半功倍?有此念头,就是缺少了家国情怀,缺少了担当精神。惠州要富起来,一定不忘周边“兄弟姐妹”,也需要“东进”。要知道,这些“兄弟姐妹”多年前都是惠州这个大家庭的一员,这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最后一“竖”,给“丰”字强筋壮骨,完成陆海呼应、江海联动之局面,惠州必将会因此而富裕起来。

“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点燃激情”、“敢想敢闯敢试”......今年以来,惠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贻伟在多个场合多次所说“金句”,句句在点,鞭挞入里,入木三分。毋庸置疑,在惠州市“丰”字型交通主框架布局上,这种战略胸怀,就是一种思想上的大解放。

遥想当年,“岭东雄郡”何等的威武,扼东江、临南海,屏障岭南腹地,久有“天堑”之誉。深圳(昔日宝安县)、东莞、河源、海丰等,均在其麾下,随着时势变化,兄弟分家,各显才华。惠州这位昔日的“老大”已渐渐落到后面。其中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思想不够解放。以交通为例,就是最好的证明。这些年来我们修路,总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动脑筋、做文章,从不敢真正地“跳出惠州看惠州”,总认为惠州以外不关我事,像客家围屋一样,把自己封闭在一个小圈子内。好不容易搞了一条连接东莞的轻轨,十多年来地上的马路,依旧破烂不堪,怨声载道。

当然,要给自己开脱的理由,就能找出千条万条;若要静心反省,观现在,比以住,思想不解放首冲第一条。

用战略眼光和胸怀推进“丰”字型大交通,这是建设国内一流城市应有的态度,也是理念自信、文化自信的具体体现。打通了“道路自信”的内联外延,惠州就能刷新容纳新天地,纵横江湖海洋的新格局。(特约评论员/肖建国   )

惠州交通四通八达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夏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