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派记者 蒋隽
将于2020年9月招生的黄埔军校小学(暂定名)公告将面向全街道招生,引发附近万科新里程等四小区居民不满,认为不公平。11月27日,黄埔区教育局就此作出说明,表示将梳理群众反馈意见,不断调整完善方案。
小学招生地段调整,引发居民不满
11月8日广州市黄埔区教育局在官网发布了《广州市黄埔区教育局关于2020年部分公办小学招生服务地段调整公告》,其中:黄埔军校小学(暂定名)招生对象为联和街道辖区内所有符合政策的适龄儿童,以电脑摇号的方式派位录取,未摇中的适龄儿童按原地段对口服务学校就读。
此通知引发了万科新里程、万科城、龙光峰景华庭、龙光香悦山四个小区(以下简称“四小区”)住户的不满。
居民代表之一、万科新里程业主梁先生介绍,万科新里程和龙光峰景华庭是2009年入住的限价房小区,一直没有配套小学,黄埔军校小学其实是之前立项为解决四小区教育配套不足所建的木棉小学。
“四小区被划分的所谓‘对口’的黄陂小学,原来就是配套给黄陂村居民适龄儿童入学的对口小学,历年来都是优先满足黄陂村里的学生,黄陂村的适龄儿童全部入读,还有多的学位,才提供给我们。多出来的孩子要分流到周边的5所小学就读。”梁先生等居民提供了根据黄陂小学公开招生数据整理的四小区学生分流数据,例如2016年黄陂小学招生225人,四小区学生人数是168人,分流人数是104人,“每年都有超过50%的孩子分流到其他小学,交通远,接送不便。”
居民们认为,在联和街其他小学都实行对口地段直接招生的情况下,把解四小区就近入读燃眉之急的对口小学,拿出来对全街道摇号,不公平。
黄埔区教育局回应
分流学校超3公里?
27日,黄埔区教育局向记者提供了《关于黄埔军校小学招生范围征求意见事宜的情况说明》(以下简称《说明》)表示,拟于2020年开办的公办学校黄埔军校小学(暂命名),即原木棉小学项目。
《说明》表示,大黄陂片区(含黄陂社区、龙华社区、金峰园社区、富春山居社区、峰湖御景社区、科翔社区等)区域学位整体供给充裕。大黄陂片区内有黄陂小学(核定24个班规模)、科学城小学南校区(核定24个班规模)、科学城小学北校区(核定36个班规模),每年级最大可提供学位630个。截止2019年11月27日统计,该片区六个社区的明年需入读小学一年级的本地户籍适龄儿童共391人,享受就近入学(就近≠最近)法定权利可以满足。
对于居民提出的“入读部分学校超越3公里甚至6公里”的疑问,《说明》表示,根据实际测量结果,从龙光小区到最远的科学城小学北校区的路程是3公里,符合政策要求。
《说明》表示,在每年黄埔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政策文件中,万科城、万科新里程、龙光峰景华庭和龙光香悦山四个小区适龄儿童对口服务地段小学一直是黄陂小学。由于以上几个楼盘年轻人较多,房产流转快,近年来黄陂小学不能完全满足该区域适龄儿童就读需求;而附近的科学城小学南北校区有剩余学位,且与四个小区的距离均在3公里范围内。为更好解决适龄儿童就读需求,均衡区域学位供给,将科学城小学南北校区部分学位供黄陂小学地段内符合政策的适龄儿童选择。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大部分适龄儿童都选择科学城小学南北校区,超出学校招生计划,因此通过摇号方式有部分适龄儿童返回黄陂小学就读。
此外,除自愿申请就读玉树小学,从未强制将黄陂小学地段符合政策适龄儿童分配到玉树小学。
为何全街道摇号?
《说明》表示,“全街道摇号”也是相当一部分群众的诉求之一,是可纳入权衡考虑的招生方案之一。首先抛出这一方案征询意见,主要考虑是在街道各社区原有区域学校已可满足就读需求的前提下,更好地均衡分配教育资源,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用途和效果,探索突破“学位房”概念,促进教育公平。该方案仅作为教育部门办学方向提出,征求公众意见。
黄埔军校小学是否为配套学校?
《说明》表示,黄埔军校小学(暂定名)规划时并未明确对应人口规模或住宅规模,属于为解决联和街片区公共教育需求,经政府职能部门批准的立项项目。它是政府面向社会、承担社会公共教育服务的载体,具有很强的社会服务属性,需在政策规定范围内充分考虑更广大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要,不适宜作为个别小区的配套设施使用。因此应听取更广泛群众的诉求,在法律法规规定范围内采取科学公平方式解决符合政策适龄儿童就读需求。
经核实,2013年黄埔军校小学(暂定名)立项时,科学城小学南校区(2015年9月开办)和科学城小学北校区(2018年9月开办)都未建成开办,附近区域教育资源紧缺,部分学生只能到较远的学校读书,给家长带来了不便,对此深表歉意,希望广大群众理解和谅解。目前科学城小学南北校区已开办,加上黄埔军校小学的新建和黄陂小学的扩建,附近区域小学学位总量供给充足,可满足区域内符合政策适龄儿童就近入学的需求。
下一步:将征求梳理群众意见
针对黄埔军校小学(暂定名)地段调整问题,在第一轮征求意见后,教育局将梳理群众反馈意见,加强实地调研,结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进一步不断调整完善方案,及时通过适当途径向社区居民反馈,广泛了解民情民意。与此同时,希望得到广大居民群众的配合、理解和支持,共同努力,实现公共教育资源的科学、合理、公平分配。(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