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20万好书!国内首个“中小学生阅读优秀图书索引”发布
2019-11-26 23:01 羊城派 原创
根据“阅读索引”,给孩子选书不用愁!

文/羊城派记者 张璐瑶
图/羊城派记者 汤铭明
通讯员 杨柳青

怎么给孩子选书?哪些书适合中小学生读?好书如何进入中小学生和家长视野?11月24日,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国内首个集智能与大数据为一体的“中小学生阅读优秀图书索引”正式上线。

记者了解到,它是我国首个含书量大、涵盖范围广、集智能与大数据为一体的服务于中小学生阅读的书目库。项目专家团队从国内近十五年出版的200多万种图书中,选出约20万种适合学生成长发展的各类图书进该库。目前系统主要面向中小学图书馆,提供科学选书指引,未来有望面向全社会开放。

教育部社科司出版管理处处长田敬诚、广东省教育厅科研处处长欧阳谦、华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朱孔军、中国图书馆学会中小学图书馆分会主任李玉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主编蒋重跃、中国著名图书馆学家王子舟教授,著名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家、华南师范大学莫雷教授等专家学者出席。

中小学校园阅读问题:

近半学生阅读时长不达标,“会读书”的学生只有14%

“在儿童青少年时期,个体经历着生理上的成熟发展,同时随着学习和经验的积累,学生的大脑结构形态发生着巨大变化,其认知特点从具体形象为主要形式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专家团队介绍。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喜欢读什么书?读书对孩子成长有什么影响?华师心理学专家团队对广州市中小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内容(选择)、阅读方式和方法、阅读需求等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中小学校园阅读存在三方面问题。

首先,“爱读书”不够,课外阅读偏少。广州市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尽管重视课外阅读的学生达到了82%,但达到教育部提出的小学生每天平均课外阅读半小时的学生只有52%,其中每周平均阅读5个小时(小学生读书人群的标准)以上的学生只有23%。

其次,“读好书”堪忧,图书质量良莠混杂。能够根据自己发展需要和兴趣来选择阅读书籍的学生不到10%。“会读书”的学生很少,大多阅读方法不当,只有14%左右的学生能基本结合运用精读、泛读、跳读等方法进行课外阅读。

第三,学校与家庭无法有效的帮助中小学生选购图书。学校图书馆阅读环境设施较好的只占38%,阅读环境不理想,投入不足,而存书量达到100册以上的家庭仅占33%,普遍缺乏读书氛围。

“图书索引”怎么选书:

7个选书原则、7个选书导向,精选20万种“好书”

如何让中小学生“爱读书,读好书,会读书”?为此,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开始研发“中小学生阅读优秀图书索引”项目。

中心组成由著名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家莫雷教授领衔、著名图书馆学家王子舟教授为首席专家的权威专家团队,汇聚了国内图书馆学、教育与发展心理学、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等领域专家对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书目进行“海选”,经过数年努力,构建了国内第一个体系化的“中小学生阅读优秀图书索引”(SRBI)系统。

哪些书是适合中小学生读的,可以选入系统?专家们并对5个不同的年龄段学生的认知、智力、心理发育程度和发展特点进行分析研究,为儿童图书的体裁和题材划定了适读范围,形成了分级阅读指导体系。

团队介绍,团队根据教育部对学生课外阅读图书的要求,根据各年级学生年龄特征、发展水平与发展需求,按照思想性、权威性、目标性、科学性、趣味性、经典性、均衡性七个选书原则,根据出版社、权威作家、所获童书奖项、童书品牌、出版时间、著作形式、权重比例七个选书导向,构建了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特点、发展需求的图书分类体系和分级阅读指导体系。

目前,索引中涵盖了约20万种适合学生成长发展的各类图书,其中中国图书127701本,外国图书61316本;小学低年级适读图书46017本,小学中年级适读图书36579本,小学高年级适读图书37527本,初中适读图书41345本,高中适读图书27446本,囊括了科普通识、国学传统文化等20多种主题内容。“目前入选图书主要是国内出版的中文图书,包括译著。”莫雷说。

“图书索引”怎么用:

根据阅读目的、年龄等精准荐书,入选目录动态调整

索引怎么用?团队成员现场演示了索引的智能化、个性化荐书功能。

据了解,索引致力于为儿童青少年分类分级精准推介阅读书目,实现“为读者选书、为书选读者”。入选的图书从“类型”“主题”“适合年级”“培养目标”等八个维度进行分类,每本图书可获得共10个位次的编码,读者可以根据这些编码维度检索出各种图书。

每本图书书目包括了该书的基本内容与阅读指导,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阅读目的、发展需要、兴趣爱好,为不同年龄、不同阅读水平的学生读者推荐最匹配的图书。

值得注意的是,为培养儿童青少年的民族认同和文化底蕴,索引特别在“内容主题”和“特别关注”两个维度中推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类目。该主题共有7800多种传统文化书目,涉及中华文明各个层面的经典著作,从《三字经》到《天工开物》都有,分为传统文学、传统节日、汉字文化、传统文化、传统中医、宗教哲学六大类,由项目专家组反复研讨后拟定,可为儿童青少年提供最为经典的文化读物。

索引还会对入选图书目录进行动态调整,即每年从新出版的图书中选出符合索引要求的书目录入,根据用户反馈对已有书目进行动态调整。

目前,基于此项研究开发的“互联网+学生成长阅读平台”在广州市试点应用,效果显著。“2018年广州市教育局部署首批110所中小学进行推广应用,预计到2022年将阅读平台推广至全市1000多所中小学。今后,图书索引系统试点范围将从广州扩大到珠海、澳门等地,再面向全国推广至相关领域,实现起步珠三角,推至大湾区,辐射全中国。”莫雷说。

著名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家莫雷:

书目未来可能扩充至30万本,将用大数据研究读书对人的影响

哪些人群或单位可应用图书索引系统实现精准选书、荐书?著名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家、华南师范大学莫雷教授介绍,目前平台可以为5类人群提供图书索引服务。

一是为各类阅读平台设计推荐图书。“很多阅读平台不知道怎么推荐图书,我们在荐书时要注意引导性,也要注意广泛性,有些部门有推荐书目但偏少。未来,我们系统的索引书目可能达到至少30万本,阅读平台要推荐图书,就可以通过系统来查询。”莫雷说。索引的选书原则、选书导向和图书分类维度,也可以为出版界评估出版物提供参考,从源头把好图书质量关。

二是教育部门、图书馆采购图书,哪些好书可以买,也可以通过系统查询,把好“入口关”。

三是中小学校的图书馆怎么选书,索引可以提供指导,确保每个年龄段、每个年级的孩子阅读的均衡性。“目前我们调查发现,有些学校图书馆只要求买够多少本就行,并不知道哪本书适合哪个学生、哪个年级读,甚至有些为了凑任务,买便宜、打着的书凑数。有了索引,他们就知道应该买哪些书了。”莫雷说。

四是索引可以为中小学生、直接读者和家长、老师选书提供科学指导。

五是针对带着问题来找书的学生,索引可以提供智能、快速的精准检索。

莫雷透露,未来,华师心理学专家团队还将基于“图书索引”构建中小学生阅读与发展的动态大数据库。

“读书对人能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想通过研究破解这个问题。”他介绍,在平台上,学生完成图书阅读后,根据该图书的编码就可以录入他们的个人信息(如年龄、性别、学业成绩等)、阅读信息(如图书类型、阅读量、阅读表征等)、脑区活动信息(颞顶联合区、布洛卡区、威尔尼克区)、德智体美素质发展信息等,形成大数据库。研究者们通过大数据库可以对儿童青少年阅读状况进行大样本、长时程的动态实时监测,反哺“图书索引”智能更新;对接中国与广东省脑计划,解决阅读与儿童青少年发展尤其是脑功能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同时,可以准确把握儿童青少年阅读的新变化、新特点,把握阅读对儿童青少年发展的促进作用与规律,为学校及各教育部门机构决策提供依据。

未来,心理学家还可能通过这一系列大数据探讨儿童青少年阅读的脑神经机制与功能联结,探讨阅读对“阅读脑”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建立儿童青少年阅读能力的脑结构与功能的预测指标体系。(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