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羊城派记者 詹青
“我孩子一回家就啪一声把房间的门关上,怎么办才好?”一个朋友很焦虑地问我。
“关门,不是挺正常的事吗?”我反问她。
“不行啊,我得知道她在房间里做什么,有时候我装作打扫卫生进去,总能看到她马上藏起什么东西”,朋友还是很着急“她肯定有什么瞒着我”!
哎,当妈,真是有操不完的心啊。
其实,我正处于青春期的女儿也喜欢关门。不过,我一点儿都不反感“关门”这一举动,因为,我自己也喜欢关门。
而我认为,家的灵魂,其实就是“关门”。
在关上门的那一瞬间,一个人才放下“社会人”角色,接纳了自我的存在,这才是“回家”呀。
回到“家”的起因源头,为什么要构建一个“家”?是因为我们需要一个绝对的可控制的空间,这个空间不会被随便入侵。它所保护的不仅仅是生命的安全、生存的财产,还有心灵的空间。
然而很多人回到家,虽然已经关上了大门,却仍然避免不了家庭成员间的互相干扰。尤其如果有一个控制欲很强的妈,那家的“不可入侵性”仍未被完成,孩子在家里仍然是紧张的、被入侵的。
记得曾很热播的电视剧《小欢喜》,英子的房间让我印象深刻。她的房间是妈妈宋倩专门为她高考准备的,装了厚厚的隔音墙。然而房间却是半开放结构,有一个大大的内窗,开向客厅。这意味着英子在房间里做任何事,宋倩都可以“监控”到。正是这样控制欲极强的妈妈,把英子逼出了抑郁症。
我们因为彼此依存而共建一个家,因为生命彼此相依而同处于一个屋檐下。
然而,岂不知,再亲密的亲人,也是独立的个体,也是需要独立的空间的。就算是热恋期恨不得分分秒秒黏在一起的恋人,恐怕上厕所也是需要关门的吧。
有学者进行了人的空间界限感研究,发现年龄越小的儿童所需的空间距离越小,随着孩子成长,这种空间距离的需求会越来越大,而成人所需的社交空间距离则是45-120cm。
每个人都需要有独立的空间,获得这种空间,会感到被尊重和独立自主,反之则会有被侵犯的感受。
无界限的内在是无原则的、无清晰自我认知的。所以,如本文开头的妈妈一样,一旦孩子有独立的意识和行为,则会被认为不孝或者难以接受。难怪我的一个朋友曾经吐槽,“我很早就有自己的房间,却从来没有自己的空间”。
事实上,再亲密的家人,说到底,也是个体独立的人。再亲密的家,说到底,也需要某些独立存在的空间。
这个空间,可以被允许独自一人毫无牵挂地沉溺于梦想,它不必担心被随意入侵,就算只是一个有点昏暗的角落,只要足够安静,便也可以。
作家周国平说,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陈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