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称全国之冠的广东动物舞
2019-11-03 11:15 羊城晚报 原创
丰富多彩的民间动物舞蹈,以它特有的形式从各方面培养了人们的集体观念和参与意识

撰文/供图 叶春生 朱炳帆

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活化石

民间动物舞蹈各地都有,它与图腾崇拜、原始宗教、交感巫术以及原始人的各种观念都有密切的关系。从这些原始舞蹈的形态,不仅可以窥见古代文明发生、发展及其演变的规律,还可探究艺术的渊源。可以说,民间动物舞蹈是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活化石。(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广东的动物舞蹈千姿百态,单是龙舞就有36种,狮舞也有10种以上,还有麒麟、凤凰、春牛、纸马、鳌鱼、貔貅、白鹤、蜈蚣、马鹿,甚至狗、鸡、鹅、鹰等都有舞......

彩凤(清代外销画)

这些动物分两种:一是虚拟的,如龙、凤、麒麟,还有狮(岭南醒狮是一种虚拟的独角怪兽,与西城传入的北方狮明显不同);二是真实常见的动物,如牛、马、鸡、鹅等。这恰好反映了原始人类对动物的两种崇敬心理。

关于这一点,英国人类学家弗雷泽有过深刻的论述,他说:“一方面,崇敬动物,既不杀伤也不肉食;另一方面,由于一贯杀戮肉食,故而对之崇敬。前一种其好处在于所敬之动物能向人提供积极性的保护、劝告或帮助,或者消极的不加害于人。

后一种情况就相反。是人类为使自然界适合自己的需求而采取的最远古的努力方式之一。”实际上,这也是民间动物舞蹈产生的原因之一。

每种龙舞背后都伴随优美传说

广东民间动物舞蹈,许多是本地所特有的,并且大多包含着一个深沉的故事,甚至其中的某一舞姿和道具,都有令人回味的故事可说。

就以龙舞来说,据统计全国有龙舞72种,广东占了36种。要知道,百越后裔是龙族群的重要支系,每一龙种,就是一个分支图腾的标志。各族群为了强化自己的形象,就以本图腾的崇拜物起舞。可以说,古代的岭南,是群龙聚首的王国。

舞龙(清代外销画)

这些舞蹈,后来又与原始宗教、巫术、娱乐交织在一起,逐渐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舞蹈。广东的龙舞,除常见的布龙、彩龙、木龙之外,还有中山的醉龙,丰顺的火龙,罗定的香火龙,四会的蕉叶龙,新会的纱龙,广州的溶液龙,江门紫菜的金龙,大埔的乌龙、花环龙(软腰龙),梅县的板凳龙(硬腰龙),湛江东海岛的人龙等,造型奇特,舞姿各异,内容风格不一,每种龙舞,都伴随有一则优美的传说。

中山的醉龙,是农历四月初八“浴佛节”前后起舞的。传说几百年前,香山县有个和尚,在河边洗澡时杀了一条大蛇,这时有个渔翁出现,令大蛇死而复生,变成一条龙,腾空而去。

这故事发生在四月初八,寓意已相当明显,那天是传说中“佛世尊”悉达多的诞辰。和尚指代“佛”,和尚洗澡便是“浴佛”。“斩蛇”是一种灾祸的转嫁,民间常用这种手法把灾祸转嫁给动物、植物、无生命物体或者他人,此中转嫁给蛇。

这种习俗,世界各地都有,实际是一种巫术。从消极的希望蛇不加害自己,进而要求它给予一点积极的好处。

丰顺的火龙舞也是类似这一主题。原先也是为驱灾镇邪而举行的。传说中的“火龙”是一条恶龙,经常兴妖作怪,烧死禾苗,有位勇士决心为民除害,与之搏斗,最后请来火神,把恶龙烧死在洞里,自己亦为之献身。

此后人们为了纪念这勇士,在庆祝丰收时都要举行烧龙活动。先扎一条火龙起舞,最后把它烧掉,以示惩戒。这是一种由模拟巫术仪式发展而来的民间动物舞蹈,旨在把这可憎的动物赶出世界。

以上两种龙舞,都是实现驱灾除祸的,这是民间动物舞中较为普遍的一个主题。

最原始的意义是驱灾除祸

遍及岭南各地的醒师舞、鹰雄组舞(“雄”是民间传说中的狮一类的猛兽)、舞貔貅(貔貅形象似师,头似猫,比狮更凶猛)、舞火狗等,其最原始的意义也是驱灾除祸。

舞火狗实际很少出现狗的形象,而是由龙、凤、麒麟、鹿、犀牛、蟾蜍、宝鸭、锦鲤、鳌鱼这九种动物形象插上香火组成的,因粤语“九”与“狗”同音,故俗称“火狗”,实际是一种“火色”,因流传于增城县麻车一带,雅号“麻车火色”。

麻车乡是由九个自然村组成的,出色时每村扎制一种火兽,串村过寨游行,最后付诸一炬,在熊熊的火光中与神灵沟通,驱除妖魔,祈求丰年。这一活动,以往都是在本乡遇到三灾六难,如虫害盛发、天气干旱等情况下举行的。现已变成了庆祝丰收的一种娱乐,当然也蕴含者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的意思。

扛鱼蝙蝠(清代外销画)

龙门县蓝天乡的舞火狗则是另一番景象。他们的火狗是由未婚少女扮演的,姑娘们穿上黄姜叶扎制的衣裙,身上插满香火,在夜空舞动。当地瑶族还有个风俗,姑娘必须参加过三次舞火狗的活动才能出嫁。

其他动物舞蹈,多与祭祀、开耕、祈祥、庆丰有关。如粤北的舞春牛,既是一种春祭活动,又是对神牛的一种崇敬的祭拜,也是开耕前对动物的一种抚慰。人们给春牛披红挂彩,充满爱怜地抚摸春牛,从牛头摸到牛尾,边摸边唱:“摸摸牛头摸牛尾,农家耕作全靠你……” 

电白的“双凤舞”以画眉、鹩哥、白鸽、白鹤、翠鸟等配舞,欢快清新,色彩斑斓,构成一幅“百鸟朝凤”的彩图,更具祥和的气氛,更富生活情趣。德庆的雄鸡舞和连县的舞马鹿,既有祈祥的韵味又有庆丰的欢乐。传说德庆先民早年居无定所,人畜不旺,频频迁居。

后来到了德庆武垄乡,见一雄鸡挺立,引颈长鸣,人们便在此处定居,世代安居乐业,从此当地每年都舞雄鸡来庆贺。人们把雄鸡当作吉祥的征兆,与舞仙鹤、舞鲤鱼一样,祈求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阳江“鲤鱼化龙”舞,起舞时一条红鲤和四条金鲤相继登场,在游弋嬉戏,在腾跃吐雾之后,一股青烟突起,红色的鲤鱼化为一条青龙,与四条金色的鲤鱼一起戏水戏珠,表演“金钱挂带”“鲤跃龙门”“吉祥如意”等画面,展现了人们不断进取以及功成名就后的欢悦。

连州舞马鹿中的动物“马鹿”,并非现实中的“鹿”,而是一种具有神性的动物,据说它生活在深山密林中,以仙草灵芝为食,能给人带来吉祥和福寿。舞蹈构思超凡脱俗,描写猎人追捕两只马鹿失败之后,竟为这神物的风姿所迷,采摘了灵芝和鲜花,献给马鹿,化敌为友,共同欢歌,歌颂了大自然的美好和狩猎追捕的欢乐。

“乌龙过江”蕴含的精神追求

以上舞蹈中的祈求,都偏重于实际利益的追索或者经济方面的获取,而番禺的鳌鱼舞和新丰、饶平一带的舞马(包括“纸马”和“布马”)则更多地偏重于意象观念,或者说是精神理想的追求。

鳌鱼舞是从浙江奉化传入番禺的,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相传早年有个书生赴京应考,途经美人国时被一群女妖追逐,逃至海边,见一只巨鳌游来,便纵身跃上鳌头,逃脱了灾难。后来他进京殿试,高中状元,仙逝后化作天上的“文曲星”。

“独占鳌头”之成语,便源出于此。自此,民间便把鳌鱼视为救世圣物,崇拜起舞,以示逢凶化吉、高中升迁、学业上进,等等。这就是所谓的“金鳌之意”

舞马是从北方传来的,到广东分为纸马、布马两大类。纸马流行于新丰、龙门、兴宁、五华一带,布马主要在饶平。两者形式、规模略有不同,但都为广东人民所喜欢。一则新奇,广东人少有机会与马接触;二则意头好,其中寓意“高中状元”等,都兼有进取、奋发之意。

但布马舞中的状元不是文曲星,而是武状元。舞蹈着重表现了校场练武、铁骑闯阵、同心卫国等场面,刚劲热烈,豪情奔放,一看便知是从北国艺苑引进岭南的奇葩。

最能表现人们精神追求的还有大埔的“黑蛟灯”,又称“乌龙”。这是一种龙舞,也是一种灯饰。乌龙浑身漆黑,龙头高大,分成三层,布满灯盏,口含火球,额顶有角,相当威严。这种龙舞源发于粤闽边界的汀江河畔,相传是300多年前,两位横渡汀江、披荆斩棘,在此开基创业的人留下的。

它反映了中原南迁的客家人三次搬迁创业的侧影,表现了一种强悍奋进的精神。至今横江、产坑一带的群众,还把这种精神称为“乌龙过江”,其特异的风格,也是外地少见的。

岭南醒狮舞的由来

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有这种习惯,每当他们杀死一头自己心目中认为是神圣的动物时,便带着这一圣体,挨家挨户地走访,以便所有人都能分享一份神的福佑。他们认为,这是与神灵交流的一种形式。

吉利亚克人抬着一头被杀死的熊,印度人带着蛇,古希腊人举着一只鹪鹩,苏格兰人披上一张牛皮,挨家挨户去祈求、祝福,或列队在街上行走,或走村串寨游行,这种原始宗教性的巡礼,在亚洲和欧洲的许多地方,一直保留到18世纪末,有的延续到19世纪初。

岭南舞醒狮的风俗,从其产生和流传的形式看,都和这些风俗十分相似。

舞狮(清代外销画)

中国原无狮子,岭南更无。狮子是从西域传入的,因它形态威严,凶猛异常,一向被民间视为瑞兽。北方的狮舞就是仿照西域狮的形象制作的。岭南醒狮形象和北方的狮完全不同,它是一种独角怪兽,高额大眼,宽口缩鼻,下颌有长须。

传说明代初年,这一怪兽每逢春节前后便出来残害人畜,践踏庄稼,搞得人心惶惶,人们既僧恨,又害怕。因其形象怪异,老百姓视之为神兽,不敢捕杀。于是人们用竹篾扎制了许多模拟兽头,涂上斑潮色彩,一个供在庙宇里,祈求神灵保佑;其他埋伏在田野间,约定怪兽出现时以金鼓为号,一齐上阵,把怪兽赶跑。

一天深夜,怪兽果然来了。守庙的小和尚一时惊慌失措,便用供桌上的兽头罩住自己,藏身其中。怪兽来到供桌前,两相对视。小和尚害怕得浑身颤抖,真怪兽以为假兽头是个活物,视为自己的同类,不断张牙舞爪,吓得小和尚魂不附体,颤抖得更厉害了,抖落了供桌旁的一面铜锣。

“咣当”一声,真怪兽转头就跑,小和尚高声疾呼:“怪兽来了,怪兽来了!”一时金鼓齐鸣,埋伏在田野间的乡民举着扎制的兽头一齐冲出,狂呼乱舞,把怪兽吓跑了,从此再也不敢来了。

为了纪念这一胜利,人们每逢新春佳节便舞狮志贺,这便是岭南舞狮风俗的由来。至今舞醒狮时还有一“睡佛”(俗称“大头佛”)引逗,演的就是那庙里的小和尚。因为在表演过程中狮子有“采青”、“吃青”、“醉青”等程式,有“醉”便有“醒”,所以人们把岭南的狮称为“醒狮”。

岭南醒狮舞与北方狮舞不同的地方还在于,北方狮舞一般在舞台、广场或固定的地点进行;岭南醒狮舞则穿街走巷,挨家挨户地拜舞,去“采青”(青色植物内裹着红包)。用世俗的眼光看,就是去讨钱、讨彩,类似潮州地区的“坐大菜,明日讨个好夫婿”,讨个口彩。

醒狮舞后来与武术、杂技和娱乐逐渐结合,淡化了祭祀、巫术的成分,特别是发展到今天,已成为群众竞技娱乐的一种形式。但从它的表演程式:睡佛逗引、狮子落峒、过天桥、跨三山等,还不难看出它与原始宗教祭祀的关系。

人们都想从这些动物的圣体上得到一份福佑,人人利益均沾,也避免一家遭灾,殃及全族,实际也是保护民族和部落的行为。

爱舞龙又爱吃蛇,爱舞狗又喜吃狗

岭南龙舞虽然非常盛行,但广东人吃蛇也很多,反映了原始人类崇敬动物的矛盾心理。龙在我们民族观念中是一种圣体动物,这正好表现了原始人类对这一圣灵既害怕又崇敬,既不想杀伤又想杀戮食其肉的心理。广东人对食蛇最感兴趣,蛇正是龙这一虚拟动物的原型。

杀死具有神性动物,以身体做圣餐的风俗世界各地都有,甚至吃过祭神的面包,就会使自己的身体得到一份神的实体,也就是与神有了一次神秘的交往和沟通,这也是原始崇敬动物心理的一种表现。舞龙与食蛇、崇敬与圣餐,在这里得到了统一。

抬大象(清代外销画)

类似的还有舞狗与磔狗。在诸种动物舞蹈中,舞狗外地少见,但广东却古已有之,而广东入嗜好吃狗肉,这恐怕也是有其内在联系的。

在古人看来,动物跟人一样,也是有灵魂的。他们应该和人一样平等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杀死一种动物,就会受到它的灵魂或者它的同类的报复,因此非万不得已的情况,原始人是不轻易去射杀凶禽猛兽的。非洲的鳄鱼很多,也经常伤人,但土著人对捕杀鳄鱼非常郑重其事。

住在马达加斯加岛以他西湖附近的民族,每年要向鳄鱼出一张告示,历数鳄鱼危害人类的罪恶,公开宣布他们今年要杀死多少鳄鱼,以示报复,劝告无关的鳄鱼走开,然后才下钓捕捉。捉到后严加“审讯”,才处以死刑,然后把它埋葬。因为那里的许多部落是信奉鳄鱼图腾的。

鹅舞表演

苏门答腊人对老虎也是这样,捕捉后一再向老虎“说明”,陷阱不是他们设的。如果是用箭射死的,就把箭放在虎尸上,并禀报上帝,说明这只老虎伤害了他们的亲人,此次报完仇后,发誓不再射杀其他老虎。但是另一方面,为了生活的需要,特别是在远古渔猎时代,原始人又不得不杀死动物,以充饥肠。

因此,他们就想出了抚慰它的灵魂及其同类的办法,诸如先给它献上果品,再向它道歉,请求它谅解等,才把它杀死。杀食后妥善安置它的遗骸,向它祭拜,等等。

这样的例子,在许多民族中都可以找到。海南黎胞围猎后,把猎物分给全村,每人一份,以现代的眼光看,是一种有福同享的友爱行为,但在古代,难免也寄托着“有祸同当”的圣餐心理,或者是抚慰动物的一种遗风。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不难理解广东人爱舞龙,又爱吃蛇;爱舞狗,又喜欢吃狗肉;爱舞鱼,又爱食鱼;爱舞鸡,又喜欢吃鸡;爱舞牛,又常宰牛,等等。这就是对动物“两种类型的尊敬方式”,“这两种类型的尊敬在一定程度上正好是相反的:一则因为崇敬,故不食其肉;一则因为崇敬,才食其肉”。

广东人烹蛇,古代是否有特别隆重的形式已不可考,但烹蛇的场地要特别讲究,一般要在露天空旷之处,传说是为了防止蜈蚣拉尿到蛇羹里去,吃了会中毒,这只是后人的一种解释,恐怕还蕴涵着某种祭祀和交感巫术的原理。

珠海斗门鹤舞

人们在食完蛇肉之后,应当小心地把蛇骨埋藏好,因为蛇骨很硬,不容易腐烂,民间传说踩着蛇骨会导致麻风病。这正好表现了古人在圣餐后妥善处理圣体遗骸的庄重礼仪。是对动物的一种特殊的抚慰。这是一种抵赎的行为,目的是求得兽类的谅解。

至于宰鸡、杀鱼等,其圣餐的意义就远不如其美食的意义了。正如舞雄鸡、舞鱼灯,现在也变成一种纯粹娱乐活动一样,其远古的意义也逐渐被人忘却了,只是以其装饰性和技艺性来达到使观众赏心悦目的效果,并以其丰富的舞蹈语汇表现其蕴含的象征意义,达到教育目的。

自娱自乐与“重金购彩”

民间舞蹈是群众自娱自乐的一种形式,因此它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有些节目往往演员比观众还多,人们参与演出并不是为了表现自己的某种天才,只在乎参与,乐在其中。

广东动物舞蹈多为广场舞蹈,因此它的联众性更为广泛。就以狮舞来说,北方狮舞以舞台表演为主,“狮子滚球”穿街走巷很难演出,演员也需要一定的特技;南方狮舞主要是广场表演,很少登台,所以参与的面更广泛。特别是跟随而来的“高台采青”(俗称“狮子上楼台”)、拳术等表演,需要的人更多。

江门紫菜乡的金龙,长达70多米,分为30节,其中龙头、龙尾、龙珠各要4-6人,中间每节要3-5人,还得配备两个梯队,以便轮换、还有旗手、牌头、罗伞、鼓手等,整个舞龙队要配备260多人,全村的青壮年都得上阵。表演时,全村男女老少都来观看。

澄海蜈蚣舞引来万人空巷

这种人人参与的特色,也是由它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再有增城麻车的“舞火狗”,全乡九条村庄,每村出一色。这些“火色”出游之前,每家都要来上几炷香,这就使参与的面遍及每村每户。

还有番禺诸乡的舞鳌鱼,每队二三十人,穿乡过寨表演,有时集中于某村广场上“斗标”,从白天舞到深夜,筋疲力尽者自动退出,坚持到最后者获胜,这也是对集体意志和参与者毅力的一种考验。

丰富多彩的民间动物舞蹈,以它特有的形式从各方面培养了人们的集体观念和参与意识,所以在广东的民间文娱体育活动中,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佳话:某老人不惜重金,以一千块钱买下某龙船鼓手的位置;某村妇以两头烧猪的价格,为自己一岁多的孩子夺得扮演飘色某角的权利。这里除了“重金购彩”之外,志在参与是很重要的。(清代外销画由小青提供)

来源 | 羊城晚报
责编 | 郑少玲
本期主持 | 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