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羊城派记者 王敏
有一种酱,它虽然隐身幕后,但就好比戴了面纱的香妃,再低调也掩盖不住它的艳光。只要它一加入菜式,你便能立即感受到它那种热辣扑鼻的浓香。它,就是煲仔酱,最佳搭档自然是烧到滚烫的砂煲。(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煲仔酱属于酱门新丁,似乎是上世纪80年代中才冒头的样子。其实它属于老黄瓜刷绿漆,装嫩极其成功的“老酱”,在南粤大地上已经扎根过百年了。
它最早的前身是红烧酱,像传统粤菜“红烧鱼头”就是采用这个酱料。不过红烧酱当时的成分还是比较单一,以柱侯酱为基础,再添加一两种酱调出。并不像现在已进化到数十种材料混合的程度。
虽然当时此酱名声不响,但香气却已经浓郁到能把张之洞都勾引到闻香停轿的程度。话说张之洞在大冬天时经过广州大马站,闻到一阵热辣的浓香迎面而来,忍不住食欲大动,就命轿夫去打听。原来是街边有人用煲仔来焗“烧腩豆腐咸虾韭菜”。这里面的“咸虾煲仔酱”就是旧时煲仔酱的一种,而这个菜也是煲仔菜的前身。
经过近百年的进化,加上老广们对惹味鲜香口感的追求,煲仔酱的成分变得越来越复杂。由柱侯酱底变成了七成柱侯酱、一成南乳和腐乳,一成海鲜酱,还有一成则是由陈皮、花椒、八角、香叶、甘草等香料调成的药材水。
其中柱侯酱取的是醇厚豆香,南乳和腐乳是增加酱味的厚度和咸香度,海鲜酱取海鲜甜香,以中和前两者的咸,以取得平衡效果。至于药材则有增香回甘之用。
由于煲仔酱以柱侯酱做基础,因此柱侯酱的选择最关键。其中的佼佼者是佛山柱侯酱,以生晒的被认为最好,味浓而甘,咸甜适中,不像紫金酱般偏辣,也不像普宁豆酱那样偏咸。
仅仅有柱侯酱还不够,点睛之笔在于药材与香料。精细的餐厅,会把各种药材先蒸出水来,再把这药材水来混合酱料铲香,这样铲出来的酱才会细腻、有层次。若是更讲究些,则会选用较好的老陈皮来蒸水铲酱,令其味道更显回甘。
铲煲仔酱的时候,往往是一铲就要50斤。大厨在两尺二的大铁镬上,用长木铲不停地翻动,慢火铲上一个半小时后,直到把镬里的水分完全铲干为止,这个酱料才叫大功告成。不过现在有些师傅嫌传统工序麻烦,直接把各种酱混合了事,味道未免显得死板单一。
煲仔酱铲出来后,保存也有讲究。得用熟油封面以隔绝空气,更不能碰酸碱之物,否则这一缸酱可就算毁了!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