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羊城派记者 余燕红
帕金森病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进展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起病隐匿,初期症状往往不典型,很容易被忽视。相比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他常见慢病管理的日趋成熟,有着中老年人健康“第三杀手”之称的帕金森病却没这么“幸运”,公众对帕金森病了解有限,就诊率和确诊率仍普遍偏低。
提升疾病认知,提倡早诊早治
2年前,李奶奶发现自己走路的时候迈腿特别缓慢,原来闲不住的一个人,现在总懒得出门。起先,李奶奶的儿女并未在意,只觉得老人家上了岁数,腿脚不灵便。但今年初开始,李奶奶的身体越来越不受控制,手抖得厉害,衣服扣子都系不上,脚下也总是拖拖拉拉。李奶奶这才在家人的陪伴下在帕金森病专病门诊得到了确切的诊断。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李蒙燕介绍,我国帕金森病患者已达250万,随着老龄化的加快,预计每年将新增病例10万人。然而,接近15%的患者在患病2年以上才去医院就诊,很多患者没有及时就医,错失了早期干预治疗的最佳时机。
帕金森病虽然尚无法完全治愈,但如果早期发现、系统治疗,可控制病情并延缓进程。专业医生在疾病治疗早期的参与非常重要,患者和家属也需增强对疾病的认知,及早发现、及时治疗。
预防运动并发症,保持自如生活
对于帕金森病治疗,国际公认要关注三大治疗目标,即控制运动症状、改善非运动症状、防治运动并发症。据了解,大部分帕金森病患者经长期的治疗,都可能产生运动并发症。而且,发病年龄小于60岁的年轻帕金森病患者更容易出现。
运动并发症出现的症状比较复杂,也比较多样,主要分为“运动症状波动”(运动过少)和“异动症”(运动过多)两大类——
第一类:运动症状波动典型的症状是“剂末现象”。是指帕金森病患在开始药物治疗若干年后出现的药物性减弱,药效维持时间变短,从而导致药量不断增加的现象。
第二类:“开关现象”。是指患者长期应用左旋多巴类药物出现的药效波动现象,多出现在服药后期。“关”主要表现为突然出现肢体的僵硬运动不能,像断电一样,比如走路时突然迈不开步子,腿好像灌了许多铅一样举步维艰。“开”时,机体僵硬突然消失,可以自主的活动。“开关现象”不可预测,令患者整日提心吊胆不敢出门。
另外,患者还会出现“异动症”,常表现为头部、躯干、肢体、口下颌舞蹈样不自主运动。在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中,因突发异动症摔倒导致骨折的情况不少。“异动症”是帕金森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因素之一,应引起患者和家属的足够重视。
“运动并发症的治疗效果不佳,明智之举是预防其发生。”李蒙燕主任解释道,“在治疗初始就要为患者的长远治疗做打算,尽可能地延后和减少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
规范诊疗,专病专治是关键
帕金森病一经确诊需要接受长期治疗,因此与帕金森病的抗争是持续一生的战役,规范诊疗对于改善症状并维持患者较高的生活质量相当重要。李蒙燕主任表示,患了帕金森病不要盲目就医,规范诊疗很关键。建议患者到所在城市已开设的帕金森专病门诊进行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长期规范的管理,从而控制并改善症状。据了解,目前帕金森病专病门诊在全国范围内已设立近500家,覆盖150个城市和县域。
为了让患者更便捷地到帕金森病专病门诊就医,去年国内首个“中国帕金森病门诊地图”已正式发布,在移动端系统地提供全国近500家帕金森病专病门诊信息,并具备定位、导航、一键呼叫门诊等功能。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陈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