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只有一栋楼却最大,沙面小学校长姚丹:建一所没围墙的学校
2019-10-05 07:00 羊城派 原创
怎么打破老师和学生心灵的围墙,让老师真正走进孩子心里?“注重孩子的个性发展,也认同孩子之间的差异”,姚丹表示。

文、图/羊城派记者 鄢敏 陈亮

【开栏语】

在新中国70周年华诞之际,羊城晚报教育发展研究院联合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联合会、广东广播电视台《今日焦点》栏目推出特别访谈:“带着梦想飞得更远——名校长面对面”,邀请七位名校长到演播室,畅谈教育改革的理念、目标以及对学生、家长的建议。

早晨,在参天古树的树荫下做操;课间,在围绕着街心花园的跑道上玩耍;晚上,沿着林荫小路回家,旁边就是充满欧式风情的老式建筑……这样的场景很难与学校联系在一起,但这就是沙面小学的日常。校园与社区融为一体,这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

整个沙面岛都是校园

沙面小学创办于1947年,教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它的本部校区位于荔湾区的沙面岛上。但令人惊讶的是,这样一所历史悠久、声名远播的学校居然只有一栋楼,教学空间十分有限。

学校空间不够,孩子们的课外活动、运动锻炼怎么保障?沙面小学没有被环境局限,“打破”学校的围墙,把眼光投向整个沙面岛。于是,社区里的公园变成了学生的游乐场,就连省外事办、海关总署、白天鹅宾馆也变成学习场地,一切空间都被利用起来。“不破不立,这个过程很需要勇气”,校长姚丹觉得,打破围墙后沙面小学变成最大的一所学校。

学校小记者们走上街头进行英文采访

“破墙”不仅是跨出学校空间意义上的大门,还体现在校区联动和课程改革上。目前,沙面小学有沙面校区、柏悦湾校区、御景校区、沙面实验学校(原冼基校区)四个校区,分布在荔湾区不同位置。据姚丹介绍,各个校区按照扁平化管理,校区之间协同并进,合作互补,“实现管理上的破墙”。

在姚丹看来,不同学科之间也存在一堵墙。基于此,沙面小学从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出发,建立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群,从而塑造他们的国家认同、国际理解、担当责任以及合作互助。

“协同齐攀登---吸管大作战”锻炼同学们团结协作的能力

以游泳课程为例,姚丹表示不仅要教会学生游泳技能,还要学习游泳的历史发展。同时,从沙面小学培养出来的世界冠军身上感受校训“百丈再百丈,攀登高峰上”中不畏艰难的精神。据了解,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上夺得50m和100m蝶泳金牌的游泳选手周嘉威正是毕业于沙面小学,目前在广东省游泳队担任教练。

课内课外本没有界限

沙面小学勇敢打破空间围墙后,孩子们的学习不受教室限制,甚至会在社区里进行研学和体验。学习方式也突破传统,延伸到线上的互联网平台,引入了人工智能、3D打印、机器人、编程等前沿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地选择课程,不拘泥于年级、校区,这也是沙面小学较为特别的“走班课”。

学生跟着机器人学习文明举止

有些家长会担心孩子在课外实践花费过多时间,课内学习会跟不上。对于这种疑虑,姚丹则表示课内学习必须要跟课外学习结合在一起,“课内学习仅仅是一部分,需要找到两者的平衡点”,她认为,课外拓展实际上是课堂学习的补充,“课内外不应该有完全的界限”。对社区古树、鸟类栖居做调查,了解沙面的建筑、艺术、美食等,这些都是把课本的知识引向课外。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沙面小学的孩子们有机会参观岛上的博物馆,甚至在白天鹅宾馆体验、学习中西餐礼仪文化等。

学生在白天鹅宾馆学习餐桌布置

除了突破时空限制,沙面小学还关注到家长与学校之间的连结。“学校的发展很需要家长的配合”,姚丹发现,家长很难有机会走进学校,更不用说参与学校的管理。因此,沙面小学努力打破家校之间的围墙。现在,各个校区的家长联合在一起,参与学校发展的规划设计。“比如说哪些课程适合孩子,老师们的教学有什么不好,都会请家长提出意见”。打破这堵墙后,学校的管理更加开放,家长、老师共同为孩子成长出谋划策。公益活动、各国美食节、扶贫等各类活动,家长以主人翁的角色参与进来,“过程中也会建立起对学校的信任”。

爸爸妈妈作为老队员向孩子授红领巾

打破心灵的围墙

怎么打破老师和学生心灵的围墙,让老师真正走进孩子心里?“注重孩子的个性发展,也认同孩子之间的差异”,姚丹表示。

在孩子入校之前,学校就主动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以及家长的需求。“家长可以写信,或者打电话、微信告诉我们有什么需求”,姚丹指出,只要是合理的学校都会满足。这样一来,老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特点设计课程和教学方式。沙面小学的小班教学模式关注每一个孩子,尤其是比较特殊的学生。

在优美的社区中进行别开生面的课堂教学

孩子沉迷游戏应该是家长最头疼的一件事,有学生在语文课上向姚丹提出,王者荣耀里也有李白,跟课本上的不一样。面对这个难题,姚丹没有打压孩子的想法,反而顺势抛出新问题,古诗词中的李白和游戏中李白有什么不一样。“从他们的需求入手,这是走进孩子心灵最有效的办法”。

毕业辩论赛

游戏这个话题还演变为一场辩论赛,成了促进学生与家长关系的“催化剂”。今年7月,在毕业典礼上学生和家长来了一场特别的对话——“家校辩论赛”。“小学生进行电子游戏是利大还是弊大”,正反双方进行了激烈的交锋。为了这场辩论赛,孩子们提前搜集资料,勇敢地表达心声。姚丹坦言,其实唇枪舌战一分高下并不是这场家校校辩论赛的最终目的。“毕业典礼设立辩论赛,我们的想法是让孩子和家长对话,更立体全面地了解彼此的想法,通过思想的碰撞达到包容和理解。”(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