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广东之茂名:“南方油城”向海而兴
2019-09-04 15:07 羊城派 原创
跟随羊城晚报“空军”视角,一起发现南粤大地之美
▲羊城晚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大型全媒体报道《航拍广东》, 走进茂名

向海而兴,是千百年来贯穿茂名发展史、历久弥新的活力密码。

茂名博贺港从汉朝开始,桅杆林立,商贾汇聚,文化交融,展现了熠熠生辉的海洋文化,彰显了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与辉煌。

如今,博贺港成为茂名实现“向海而兴”的新引擎。

博贺港
在建的博贺港大桥

开渔节上,六百六十六桌盛宴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贵宾,博贺港八百米码头的盛情装不下茂名人对海对生活对未来的激情。

开渔节盛宴
博贺码头

“南方油城”茂名正华丽转身,接驳全球大航海时代。

茂名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诉说着悠久的历史文化。

高州木偶戏在舞动,有400多年历史,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天台上的高州木偶戏

明朝时期,从福建传入化州的跳花棚,2011年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镇隆古城迄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是历代州县并治之地。

跳花棚
高州宝光塔

茂名栉风沐雨,凝固了岁月,惊艳了时光,激励茂名砥砺前行,勇立时代潮头。

废弃的油页岩大矿坑被修复成翡翠湖,璀璨夺目,成为茂名一张绿色生态新名片,空气质量稳居全省前列。

“城市伤疤”变翡翠湖

这里有182公里海岸线,是滨海旅游的天堂。中国第一滩长达十几公里的天然海滨浴场,风光绮旎美不胜收。

中国第一滩

海水能见度亚洲第一的“东方夏威夷”放鸡岛,清新浪漫活力涌现。

放鸡岛

这里有中国化橘红之乡,南宋时期,化州就已开始种植化橘红,明清更风靡全国,成为朝庭贡品。

化州市橘红园
化州市农垦热带公园

产业与生态融合,古老与时尚呼应,既是茂名的文化传承,更是茂名以实际行动建功立业,奋力建设产业实力雄厚的现代化滨海城市的写照。

高州冼太庙
高州西城门
电白在建跨海大桥
茂名市区

博贺港新港区投入使用,茂名实现拥有深水大港的夙愿,吹响打造沿海经济带新增长极的号角。亿吨大港开始释放临港产业的“磁吸效应”,众多大型知名企业纷纷落户。

博贺新港

日前,茂名与东华能源签订协议建设丙烷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千亿级产业集群,全力打造世界级绿色化工和氢能源产业园。茂名因油而兴,石化产业是发展的根本,茂名全力推动石化产业向精深加工方向转型,剑指全国石化科技创新引领者、世界一流石化基地。

茂名乙烯厂

砥砺前行六十载,风华正茂再出发。

60年来,茂名从功能单一的重化工城市,发展成多核驱动、向海而兴的新城;

从“灰头土脸”的工矿区,变身青山绿水的生态地。

茂名市区
茂名滨海栈道

沧海桑田的背后,不变的是一代又一代茂名人筚路蓝缕、砥砺前行的创业意志。

今日,茂名正乘着打造广东沿海经济带上新增长极的东风,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越走越铿锵,向海而兴。

夕阳下的茂名乙烯厂
羊城晚报《航拍广东》大型全媒体报道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以羊城晚报无人机队为主力
对全省21个地级市进行航拍采访
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现大美广东
通过空中影像
为广东的青山绿水留证
为广东的朝气蓬勃留证
为广东70年来的发展成就留证
敬请关注!

来源 | 羊城派
题字 | 刘斯奋
出品人 | 刘海陵 林海利

总策划 | 孙璇 蔡惠中
统筹 | 蔡惠中 侯恕望
导演 | 邓勃 汤铭明
监制 | 邓勃 汤铭明
拍摄 | 汤铭明 邓勃 
后期 | 邓勃 汤铭明
文本 | 邓勃
文字 | 邓勃 全良波
配音 | 曾俊豪
片头 | 杨奇
责编 | 吕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