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来《云中记》:用文学发掘生活中的美好和高尚
2019-08-19 17:01 羊城派 原创
写作就应该“洞见黑暗中的光明,发掘生活中的美好和高尚”。

文/羊城派记者 朱绍杰 实习生 郑晓欣

回忆起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人们脑海中浮现的首先是哭声和废墟。8月18日,南国书香节暨羊城书展的第三天,四川省作协主席、著名藏族作家阿来,带着他以汶川浩劫为主题的新作《云中记》来到了会场。

他不仅是茅盾文学奖有史以来首位得奖藏族作家,也是四川文学史上首位获得茅奖、鲁奖的双冠王。

那是一段沉痛的记忆

“汶川地震经历是一段很沉痛的记忆。”阿来在新书分享会现场讲述了他写作《云中记》的动机,那一段地震的经历已经化为梦魇纠缠了他许久,直到他写出了《云中记》才感觉到一丝轻松感。

阿来详细地回忆起他在地震当天的感受,那时他正在成都写作已经动笔3个多月的《格萨尔王》,突然感到地动山摇,无法站立,外面大楼也大幅度摆动,并且从楼体裂缝中喷出许多灰尘,之后便是连续3个小时都无法得到消息的窘境。

阿来将他在地震之后的种种经历娓娓道来:他看到过许多计程车司机拒绝载客,一程一程地将伤者接到医院;经历过自己家的妹妹失去联系,但第二天幸运地生还;还有家中受灾严重的百姓拿出大锅熬粥,给过路的人喝;许多平时平庸普通的乡镇干部自发组织群众自救……

带着一种想要做什么的想法,阿来和作家麦家商量,组织了许多作家进行筹款,成立了基金会,并且马不停蹄地投入到抗震救灾中。这一路上的经历就是《云中记》写作的来源。

对待死亡,不应该只有哭泣

“生命是脆弱的,同时也是坚韧的。”阿来在新书分享会上谈到了让他印象深刻的一个场景:在所有搜救行动进行到100小时,由于已经过了被埋人员可能生还的最长时间,所有机器都停止了运作,陷入了一片沉默。只有挖掘墓地的挖掘机还在工作。这种安静来得非常突然,甚至让人恐惧。

阿来在当时对死亡有了更深的思考。他认为,中国人面对死亡时总是习惯以哭泣和沉默表达,总是讳于用一种美丽、悲悯的态度去对待,更不必说像西方学者一般从哲学层面去理解。而以孔子“未知生,焉知死”的态度更是将生和死看作了截然不同的两件事,而忘记了生死之间不可忽视的联系。

而在汶川地震中的所见所闻,让他对死亡,对用什么方式看待死亡有了更深的思考,也促使他将这种思考在《云中记》中表达出来。

受到了生命的洗礼和教育

“我相信这一刻比我们到灾区给他们买东西什么的安慰更巨大。”阿来在讲述自己在地震中的经历时,也颇受触动地提到了这段经历带给他的生命的洗礼和教育。

他在目睹死亡中更加了解到短暂生命的魅力,他在救灾捐款过程中重新审视了许多不了解的事情;他在深入了解灾后情况中看到了幸存的人们背负着沉痛记忆的困境。

阿来认为,作家不能用浅薄的态度讨论这种死亡众多的灾难,这也是他当时没有立刻动笔的缘故。而在心里沉淀了许多思考和想法,并且确定自己并非一时悲痛才有了写作冲动后,阿来才决定沉心写作《云中记》。

在分享会现场,阿来不仅真诚地讲述了他写作《云中记》的动机和他在汶川地震时的经历、思考,还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解答了不少读者好奇的问题,让众多读者都对阿来和他的新书《云中记》有了更深的了解。阿来认为,写作就应该“洞见黑暗中的光明,发掘生活中的美好和高尚”。(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孙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