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交平台上“好好说话”,已经越来越难了?近日,连续有网友发帖称,在回复老板“嗯”时,被批评没礼貌;在工作群里发了个“OK”手势,就遭开除……
社交平台一方面给我们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沟通渠道,另一方面则考验着人们对个性表达的容忍与体谅。人在江湖飘,拥有一套合宜的社交平台礼仪,正愈发具有现实意义。
新闻链接
员工回ok手势遭批不懂规矩被开除
据报道,长沙某酒吧品牌部组长在群里通知事情,一员工回复ok手势被批“不懂规矩”,随后员工被开除。该员工对记者称,事发后忍住没动手,但很多同事都觉得过分。至截稿时止,该酒吧要求全员回复“Roger”接收指令。(北京时间)
姑娘和老板聊天时回复“嗯”遭批评
有网友发帖称:老板在微信上跟她说话时,她回复了一个“嗯”,结果被老板批评,老板对她说,“和领导和客户都不要回复‘嗯’,这是微信的基本礼仪”,还说“一个细节就会损失一个客户或者一张订单”。(央广网)
微信群里荒诞的“职场危机”
网上群聊也好,线下商讨也罢,若是心思都在互相揣摩上,功夫都在“你来我往”上,不仅会虚耗精力和时间,也会在无形中扭曲价值观。面对种种新闻事件,很多人都表现出了对类似“潜规则”的反感,坚信“拿成绩说话才是硬道理”占据了评论区主流。(北京日报)
大V观点
朱悦进
羊城晚报首席评论员
君不见,许多人平日里是个谦谦君子,说话非常有分寸,然一旦到了网络上,却完全变了个人似的。既粗俗又没礼貌。而且有时还很偏激、过火、不理智,完全不考虑对方的感受。这样的交流对话方式,确实让人难以接受。
因此,在网络平台交往中,该用怎样合适的语言、方式?值得所有参与者思考。
当然,网络社交平台使用的一些语言,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确有所不同,包括它的一些语言符号、表情包等,它让网络交流变得更便捷、快速,丰富多彩。
因此,既然上了这个平台,就要主动适应这个语境。包括单位领导、企业老板,恐怕都应主动适应它。否则,你就用传统的通讯手段,比如打电话好了。
当然,在网上对领导指令用了ok的手势回复,结果挨骂甚至丢了饭碗,这还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得看你与领导的熟悉程度,关系好交往多的,回复时可以简单点。相反,则需谨慎。
二要看上司交给你的任务轻重,若是件非常重要的事,回复时理当郑重其事些,否则,不仅表明你没礼貌,也显得你没有责任心。
当网络沟通愈来愈频繁,成为日常社交不可或缺的方式时,建立一套令公众普遍认可的程式及礼仪,很有必要,也是我们社会面临的新课题。
彭澎
广州市博士科技创新研究会会长、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
以前有所谓“网络语言”,比如“大V”“大咖”“囧”“灌水”“拍砖”等,后来在微信群里又有所扩大,而且有的还是来自职场,如“打卡”“退群”“官宣”“店小二”等等。
但是,最近有人在职场因为使用网络语言“不当”而遭受辞退或批评,从而闹出“职场危机”则可能要引起注意。
首先,因网络用语“不当”而受批评可以多学习,可能是工作需要、团队认同,但是仅仅因此辞退则可能违反劳动法。毕竟这种要求如果写入公司章程、规章制度也没有法律保护,最多要求加强学习而已。
其次,如果是网络公司,一般用工大多数会考虑员工熟悉网络用语,否则非网络公司可能有一些员工真的不知道所有网络用语或某些含义。除非公司有专门培训,或者经常在工作群里提出要求,否则是不能对次过度处罚的。
当然,希望这只是网络搞笑事件而已,当事人也要更多融入团队,多了解网络用语,多为自己不当发言道歉。但是原则还是要坚持,不能“因言获罪”,更不能因此丢掉工作。
于东辉
广东省心理学会心理咨询与治疗专委会副主委、社工中心创建人
现在社交礼仪上的最大冲突,是一方面掌握话语权的传统人士,心中都有一个所谓正确的预设立场。例如在回答他人问题时的标准模式,表达意见的语气方法等,试图用一套标准化的流程,来限定每个人的话语表达。一旦有人不遵守这个游戏规则,自然就受到惩罚与指责。
但另一方面,随着电子化交流平台的出现,年青人表达方式上的个性化张扬与创新性,正在不断在打破这种标准化预设立场的限制。
这二方面之间的冲突,也在不断考验着大众的忍耐性与宽容度,而如何在这二者之间达到一种平衡,使交流平台的礼仪,在维持传统的基础上,达到更多的变化与灵活性,这可能就是未来交流平台发展的主要方向。而在其中,年青人的想法与创新性,更需要得到尊重。
魏华林
资深心理咨询师
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有被尊重的需要,希望在和人交往时得到对方尊重。那为什么回答嗯会让对方觉得不尊重呢?根据社会分工,每个人有着不同的社会角色,人们对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角色期望。比如老板对员工的期望是忠诚于公司,尊重领导,工作能力强,有责任心等。
当然,这是一种理想的角色期望。社会角色根据形态不同,分为理想角色、领悟角色和实践角色。理想角色是一种理想的规范和行为模式,尽善尽美,而员工会根据他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去执行角色,即实践角色。然而,理想角色和实践角色间往往有差距,这就造成了前面说到的回复一个嗯被批评的情况。所以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需要了解自己和他人的角色,然后根据对方的期待来调整自己的行为模式。
陈春燕
律师
仅因为聊天群里“一言不合”就将员工开除,不符合法律规定。在网络社交平台上,由于沟通而产生的工作纠纷,不属于法定可以解除劳动关系的事由。我认为,这更多的是关系到道德甚至是个人行为习惯的问题,不可能完全上升到法律层面来约束,也不现实。
规范员工的网络用语规范,可以由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自行规定,而规章制度的制定也要走民主程序,经过全体员工表决和公示。仅因一己的好恶、个别的言语失当就开除员工,并不妥当。
梁静
自媒体博主、自由职业者
虽然我没有“老板”,但我在日常工作中,我更习惯用微信文字沟通。在聊天的时候,我觉得只回复一个“嗯”或者“OK”,有一种随意的感觉,确实会给他人不太好的感官。所以,一般我们都用叠词,换成“嗯嗯”“okok”又或者“好的好的”是不是态度立刻变得好很多?如果想显示自己热情,还可以加个“~”。我认为,既然是沟通,无论是现实还是社交媒体上的沟通,都需要高情商。朋友之间可以随意点,但对待工作伙伴还是要讲究用语。作为社会人,如果连如何好好用网络语言沟通的智商和情商都没有,我建议还是不要出来工作了。
网友留言
@忙得没空理你:我觉得应该取缔工作群。
@一言难尽矣:我认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必须能接纳不同人的交流方式和个性。
@勿执他念:如果是我就不回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发一个字还能节省流量。
@熊依依:与上级说话本来就要注意礼貌用语,委屈啥?这是工作,又不是自己家。
@lNQIANA:个人觉得,你都安排好了吧,回答“嗯”没毛病啊!
相关视频
投票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统筹 | 孙 璇 孙朝方
监制 | 鲁钇山 郑华如 周乐瑞
采写 | 钟传芳
制图 | 麦宇恒
视频 | 姜雪媛
校对 | 梁正杰
签发 | 蒋铮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吕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