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节目太多,你还“吃”得下吗?
2019-05-28 15:53 扬子晚报
美食节目不创新容易审美疲劳,盲目创新又会让观众觉得“没了初心”;只带你吃喝探店久了流于表面,但强行讲求深度又可能导致浮夸抒情……

对广大吃货来说,没有什么是一顿烧烤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再来一顿!这不,第二顿来了!盼望着盼望着,2018年夏季刷屏全网的现象级纪录片《人生一串》日前终于宣布将于7月10日正式回归。B站先行放出来的概念预告片就已经让不少粉丝口水泛滥了,毕竟第一季拿下的B站9.8分和豆瓣9.0分的漂亮战绩足以让大家“念念不忘”了。

《人生一串》剧照

但同时也有网友表示担忧:从《舌尖》系列开始,美食节目一档接一档地推出,除了文案和题材的同质化之外,质量也是参差不齐口碑各异,所以问题来了:美食节目一下子这么多,你还“吃”得下吗?

早餐、烤串、零食……美食节目花式阻碍你减肥

豆瓣评分大家都知道,上8分都难,所以9.0分的《人生一串》去年可谓成功得相当彻底了。作为国内首档呈现国人烧烤情结的专题片,节目以展现全国各地独具特色的烧烤文化为主题,涉及近30个城市的500多家传奇烧烤摊。

听着就很饿对吧?但也有网友在期待的同时表示美食吃多也会担心“消化不良”。

毕竟“美食纪录片”这么一个听起来小众的类型节目,从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一炮而红到现在,7年的时间内观众早已经被投喂了一档接一档的美食纪录片,比如上个月才开播的《早餐中国》戳中大家乡愁,网友纷纷比拼家乡的特色早餐;再比如最近开播的《大叔小馆》《向往的生活》《我家那小子》等综艺,也纷纷以美食为题材或嫁接美食内容以增进节目效果。

“中国人一年吃掉2万亿元零食”,最近这个数据出炉让人震惊的同时,有网友还翻出了2014年的一档美食纪录片《中国人的零食》,瓜子、花生、小核桃; 青梅、话梅、葡萄干……天啊都是家乡的记忆、童年的味道呢!

网友一边看节目一边忿忿:这是又在劝我放弃减肥吗?

同质化、商业化、跟风化……还“吃”得下吗?

“从大城市到边疆小城的大江南北,第二季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都将有质的提升”,看到《人生一串》第二季这个宣传语时也有网友表示出一丝丝担忧:一提广度和深度有点儿害怕,希望不要走入“第二季”陷阱!其实不管是纪录片还是纯综艺,“美食”这个题材这几年有点儿“跟风上”,以至于在质量上也难免参差不齐。

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作为央视的重点项目开播就“炸”了。主题围绕中国人对美食和生活的美好追求,用具体人物故事串联起中国各地美食生态。

那一季节目的高水准和创新感使其收获9.4分的佳绩至今难以超越,同时也打开了这个领域的一扇大门,从此国内美食纪录片掀起了前赴后继的高潮,《新疆味道》《老广的味道》《寻味顺德》《小海鲜》《水果传》等电视美食纪录片相继涌现,《人生一串》《风味人间》《风味原产地·潮汕》再到《早餐中国》,网生精品美食纪录片也频出爆款。

但问题也同时出现了,“美食”这个题材很讨喜,毕竟美食谁不爱呢,但找到新颖的角度和拍摄手法却不是那么容易。毕竟自己超越自己都是艰难的,《舌尖二》还能稳在8.5分,但《舌尖三》换了团队想另辟蹊径却出现滑铁卢仅收3.8分。尤其节目中的各种锅具器具喧宾夺主,让观众吐槽夹带广告私货。

陈晓卿团队去年出品的《风味人间》走出新路子,在全球视野里审视中国美食的独特性,立足于全球的视角,成就了一个多元的“美食探索纪录片”,于是漂亮打出9.1分的高分。

而今年的《早餐中国》7.8分虽说已经很不错,但观众渐渐开始不满于“文案和拍摄手法还是那个套路”。

所以说,美食节目不创新容易审美疲劳,盲目创新又会让观众觉得“没了初心”;只带你吃喝探店久了流于表面,但强行讲求深度又可能导致浮夸抒情;节目做出爆款当然意味着成功,但爆款一出又容易引起跟风和过于商业化……美食虽然好吃,但让人吃不腻却是不容易。(记者 张艳)

来源 | 扬子晚报
责编 | 吴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