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广州荔湾,人们马上会联想到西关
事实上
好些人至今还是荔湾、西关分不清
甚至于分不清荔枝湾与它们的关系
三者常常混为一谈
今天,就随小编来了解一下这段古吧~
“西关”一说,其实比“荔湾”出现得早,却又晚于“荔枝湾”。三者之间,本来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西关的最早划分,源自明朝广州拆“宋三城”兴建西城墙之后,是明清以后的城西商住区的统称。
作为地域概念,两者有重叠部分,今天的荔湾大于西关;作为行政概念,荔湾现在还要加上原芳村区这一块,是一个总面积为62.4平方公里的行政区域;作为文化概念,两者则都是亲水的,皆属于岭南水乡。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西关”的说法呢?
旧时广州有东门南门西门北门,门外就是关。门内是城,是行政中心;门外为市,是商住地带。
宋朝时,广州由中城、东城、西城三城组成,史称“宋三城”,西关属于西城城外的湿地。到了明朝,三城合一,城区范围扩大,西城墙修至今天的人民路一带。城墙重筑的结果,西关才有了个定位。
西关之名的最早被提及,是“西关汛”。这个“汛”,却与潮汛无关。清道光年间的谭茔在《乐志堂文集》中写道:“西关汛直接北门之卡,遥通南岸之村……我朝特设千户所焉,责綦重也,事较繁也。”
“汛” 在清代是军队驻防的地方。这支军队实际上亦承担警察角色,负责维持社会治安和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就像今天人们遇紧急情况要拨打“110” 一样,“有困难,找警察”,那时住西关的人要防盗抓贼,是会找“西关汛”的。找得多、说得多,与“汛”连一起的西关也就叫响了。想想也对,在“铁锁铜关”的防范意义上,“关”赋予居民以安全感才是正道。而作为城墙的“关”属静态物质,加上驻有警察之“汛”,这西城墙之“关”才活起来。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西关汛”有了更明确的权限所在:华林寺设巡警北路正局,陈塘南设巡警南路正局,负责管辖整个西关的治安。光绪三十三年(1907),南北路正局又撤销,分别于西山庙、西禅寺、浮丘寺、允贤坊、华林寺、长寿寺、第十一甫庾网庵、十三行、陈塘南、大笪地、同德大街、永庆街、宝源北街等地设立13个巡警分局。这样一来,“有困难,找警察”就更方便了。
西关,又分为上西关和下西关。岁月变迁中,上西关平原的形成和开发在先,下西关在后。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写道:“逾龙津桥而西,烟水二十余里……其地总名西园。”所述西园,就是西关。从最初的一片汪洋,渐次冲积成河涌、洼地与沙洲,继而成为河涌穿流的陆地。
今人民中路、人民南路部分,属上西关;光复中路以西,一直至黄沙、华贵路,属下西关。若南北分,中山八路、中山七路、西村、西华路属上西关,龙津路以南一直到珠江边,是下西关。相对于上西关,下西关更显地势低洼、开门见水,是水是陆常常分不清。但逢雨季,下西关便会出现水浸街的情景,歌仔都有得唱:
“落雨大,水浸街,阿哥担柴上街卖,阿嫂屋企绣花鞋……”
旧时广州,说到西关就不能不说东山,两个地方似乎是天生一对。比如说,有西关大屋,就有东山洋房;又比如,有西关小姐,就有东山少爷。那么,有东山,有没有西山?答案,是肯定的。
却说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于顺治年间率兵入城,就分别驻防于东山西山两处。作为山概念的东山,是一片和缓起伏丘陵中的一个岗,明朝时有太监在那建了座东山寺,后来延伸为一整个地区的名,与地貌意义慢慢洗脱了关系。西山则为那时平原中突起的一块孤立形状的低平岗地,整个西关,数它地势最高,故以称“山”。
西关的划分,以前就是以西山为起点的,其下即为西濠第一津。平南王、靖南王率虎狼之师南下,自然要先占领西山这么好的制高点。两王向广州城明守军发起总攻,就是在此架起红衣大炮,先把光孝寺后的明城墙轰开一截。当然,这西山与明城墙之间,少不了濠池屏障的阻隔。这难不倒两王,趁夜深时让奸细悄悄潜近,放干濠水、填上木头,然后擂一声战鼓,两王带头从城墙缺口挥骑杀入,广州遂告城破。清军占据广州之后,两王分别把所带来的两万匹战马,分养在西山以及东山,以至于今天仍有马棚岗、马王坊、马王后街等地名。
“跑马溜溜的山”,现今没了影,护城濠已被填平,不太高的西山也已削掉。人们来到今东风西路广州医学院一带,倘有一阵风声刮过耳际,不知是否会联想到,当年两王红衣大炮的炸响声以及战马入城的嘶鸣声?在西关,现没了影的,其实又何止一座西山。广州的古城墙,大家能看到的,大概只有越秀山上那一段明城墙。事实上,西门口还有一小截隐形城墙,一般人走过路过却也容易错过。
上面说到,有了明朝和西城墙,才有了西关一说。而今天的西城墙记忆,则全因有个西门口的地名。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永嘉侯朱亮祖下令扩展广州城,今中山七路东端口也就建起了17米高的“正西门”楼。
现在,门楼早已拆掉,西门瓮城却悄悄留下来一小截。它,南段有100多米长,高逾3米;北段长近100米,高4米,全部用红色砂岩砌就。作为明代广州城门迄今为止发现的保存最完好的瓮城遗址,其中部分已埋于中山七路路底,南北两部分则还露出,以表明其对历史的最好见证。
沧海,桑田
又有谁知,缘系西关的明朝城墙所在
在汉晋乃至唐宋时还是汪洋一片?!
来源 | 荔湾故事
责编 | 郑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