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刘植荣
2019年5月2日,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博学天才列奥纳多·达·芬奇逝世500周年,世界不少国家为此举行了纪念活动。法国为此举行了高规格的纪念活动,卢浮宫将从2019年10月至2020年2月举办“达·芬奇去世500周年纪念展”,全面回顾他的职业生涯。意大利对法国如此隆重纪念达·芬奇似乎有些醋意,指责法国把达·芬奇的文化遗产据为己有。
在中国,达·芬奇是知名度最高的外国名人之一,不但教科书里有达·芬奇的课文,他的画作《蒙娜丽莎》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从达·芬奇一生的成就看,作画只是他的副业,他在建筑工程、机械制造、科学研究、发明创造、人体解剖等众多学科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人类文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伟大的时代造就了达·芬奇
俗话讲“时代造英雄”,意大利出了个伟人达·芬奇,这和当时意大利作为文艺复兴发源地那个特定时代分不开的。
“文艺复兴”是从法语“Renaissance”翻译而来,“renaissance”的本意是“新生”、“再生”、“复活”的意思,转义“复兴”。法国历史学家儒勒·米什莱(1798-1874)在他17卷本的《法国史》中,有一卷定名“Renaissance”,作为西方文明史的一个转折点。这个观点得到史学界的认同,“Renaissance”便叫开了。
按照法文版《ALPHA插图百科全书》的解释,“Renaissance”是“15世纪到17世纪初,西欧社会、文化的转变和革新”。由此可见,汉语对“Renaissance”的翻译并不准确,它不只是文艺复兴,而是全社会方方面面的革新运动。
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处在中国的明朝。
从西罗马帝国公元476年灭亡至东罗马帝国1453年灭亡,这大致1000年被史学家称为欧洲历史的“中世纪”。在中世纪,神权、皇权禁锢了人的思想,腐朽没落的意识形态主宰着整个社会,这一时期被称为“黑暗时代”。
在黑暗中人们寻找光明,想用古希腊与古罗马圣贤思想作为一把钥匙,打开禁锢思想的枷锁,重新构建自由民主社会。于是,文艺复兴便兴起了。这一时期,詹诺佐·马内蒂(1396-1459)出版的《论人的尊严和优越》,乔瓦尼·皮科·德拉·米兰多拉(1463-1496)出版的《关于人类尊严的演说》等人文著作广为流传,人们开始把个人尊严至于首位,打破禁区,探索感兴趣的各类话题,哪怕是质疑上帝的存在。
文艺复兴无疑是一场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或叫思想解放运动,这一时期的自由、民主、质疑、创新等人文思想成为现代文明的源泉,并孕育着工业革命这一人类文明历史上的另一个重要节点。
威尼斯之所以能成为文艺复兴的中心,就是因为它在文艺复兴期间一直保持共和国政体,为自由的人们自由思想、自由质疑、自由发明、自由创造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共和国通过立法,规范道德的社会行为准则,如确保经济健康发展禁止浪费,为捍卫社会和睦与稳定禁止炫耀,等等。
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福利事业也得到十足的发展,有专门为老年人、孤儿和穷人建立的庇护机构,意大利建筑师布鲁内莱斯为佛罗伦萨设计建造了育婴院(1419年建成),这是欧洲第一家正式的大规模育婴机构。
文艺复兴的滚滚洪流也把一些贵族统治者卷入其中,米兰公爵卢多维科·斯福尔扎(1452-1508)把大量的金钱用在资助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工程师以及人文主义学者身上,达·芬奇就是其中的受益人。
美第奇家族为文艺复兴做出了巨大贡献,该家族赞助了米开朗基罗、利皮、戈佐利、波提切利等众多文艺巨匠、人文学者和科学巨人,现代钢琴的发明人巴尔托洛梅奥·克里斯托弗里(1655-1731)也接受了美第奇家族的赞助。美第奇家族还建造城市公共图书馆,并购买大量图书,资助翻译家在图书馆从事翻译工作,尤其翻译柏拉图全集,开放学术研究,促进人类文明成果的交流传播。
这里需要提及的是,德国人约翰内斯·古登堡(1397-1468)发明的铅字印刷术犹如当代的国际互联网,加速了信息传播,让文艺复兴浪潮席卷欧洲大地成为可能。
正因为文艺复兴时期制度和善、思想解放、学术自由,很多人投身于国家和社会改造运动,产生了一大批杰出人物,推动了人类文明进程,读者熟悉的就有哥伦布(1451-1506)、莫尔(1478-1535)、哥白尼(1473-1543)、麦哲伦(1480-1521)、培根(1561-1626)、莎士比亚(1564-1616)、伽利略(1564-1642)、开普勒(1571-1630)、笛卡尔(1596-1650)、牛顿(1643-1727)等。
这个伟大的时代,艺术家不再是工匠,而是创造者,既然是创造者就有价值主张。艺术与科学紧密结合的先驱便是称为旷世奇才的达·芬奇。可以想象,如果没有文艺复兴,在黑暗专制统治下,一个私生子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成为引领文明发展的科学巨擘的。
达·芬奇是出身贫寒的私生子
达·芬奇出生于1452年4月15日,父亲皮耶罗住在芬奇镇,是意大利佛罗伦萨的法律公证人;母亲卡泰丽娜住在距芬奇镇3公里远的安奇雅诺村,是个村姑。达·芬奇的父母从未结婚,也从未一起生活过。
达·芬奇5岁前跟母亲住在安奇雅诺村,从1457年开始生活在芬奇镇父亲家。他父亲娶了4任妻子,有12个同父异母弟弟妹妹。达·芬奇14岁时,被父亲送到佛罗伦萨画家安德烈·德尔·韦罗基奥(1435-1488)的工作室当学徒。1473年8月5日,他独立创作完成了他的第一幅画作《诺亚河》。1478年,达·芬奇离开了韦罗基奥的工作室。
达·芬奇14岁离开家后很少与家庭来往。1504年父亲去世后,达·芬奇才回家与弟弟妹妹们一起处理父亲的遗产,但遭到弟弟妹妹们的排挤。按当时的法律,私生子要想得到遗产,必须得到婚生继承人的同意。
根据政府纳税档案文件,在1493年至1495年期间,达·芬奇在报税单上列了一个需要抚养的家庭成员,那就是他母亲卡泰丽娜。
可见,除了父亲把他送去学画画外,达·芬奇父母对他并没提供什么帮助,母亲家在农村,晚年还需要他来赡养。
根据1476年佛罗伦萨法院存档的法律文件,达·芬奇和其他3名年轻男子被控告发生了同性性行为,其中包括一名叫雅客布·沙特瑞里的17岁模特,而这名模特也有不当性行为的前科。由于当时没有任何人出庭作证,法庭经过两个月的调查,达·芬奇被宣告无罪。由于达·芬奇终生未娶,加之这次鸡奸控告,有人猜测达·芬奇是个同性恋者。
达·芬奇作为音乐家最早进入公众视野
如果只知道达·芬奇是一名画家,那对他的了解连百分之一都不到。其实,达·芬奇是作为音乐家最早进入公众视野的。
在文艺复兴时期,音乐是“通识之才”不可或缺的技艺,达·芬奇自然顺应了这一潮流了,从小就对音乐和乐器制造产生了兴趣。1482年,达·芬奇用银金属制作七弦竖琴,还在琴头雕刻马头。这一年,佛罗伦萨共和国执政官洛伦佐·德·美第奇(1449-1492)派达·芬奇作为特使去见米兰公爵斯福尔扎,达·芬奇就带着他自己制作的七弦竖琴在米兰公爵的宫殿里演奏,其技艺、音色超过任何宫廷里的乐师,从此,达·芬奇成为当地闻名的乐师。
当然,达·芬奇在绘画方面取得的成就无人能及,但他一生作品很少,留世作品约20幅,除《救世主》在私人收藏家手里外,其他都由官方博物馆或美术馆收藏。
达·芬奇的每幅作品都堪称艺术极品,价值连城。2017年11月15日,达·芬奇的油画《救世主》在纽约佳士得拍卖行以4.5亿美元的价格成交,刷新画作拍卖价格世界纪录。
《救世主》是在胡桃木上绘画的,高65.6厘米,宽48.8厘米,画面上的耶稣身着文艺复兴时期的服装,右手在右胸前伸出食指和中指呈祝福状,左手在左胸前托着一只水晶球。这幅作品是达·芬奇为法国国王路易十二(1462-1515)及王后安妮(1477-1514)所作,大约创作于1500年前后。
1478年1月,达·芬奇为佛罗伦萨韦奇奥宫圣伯纳德教堂的祭坛作装饰画,这是他第一次独立完成受托作品。1481年3月,他的第二件受托作品是为佛罗伦萨圣多纳托镇的一个修道院画《三博士来拜》。但上述两幅画作都没有完成。
从1482年至1499年,达·芬奇一直住在米兰,在这段时间里,他受托创作了两幅极其相似的同名作品《岩间圣母》,并在米兰圣玛丽亚感恩教堂餐厅里创作了举世闻名的壁画《最后的晚餐》。
《最后的晚餐》宽8.8米,高4.6米,题材取自《圣经·新约·马可福音》第14章。逾越节那天,耶稣与12个门徒在耶路撒冷共进晚餐时突然说:“我实话告诉你们,你们有一个人要出卖我,他现在正和我同桌进餐。”门徒们听了都感到不安,每一个都争着问耶稣:“是我吗?”这幅画刻画的就是这一场景,每个门徒流露出不同的表情,或惊讶,或疑惑,或愤怒,或激动,或恐惧,既担心自己被怀疑,同时也猜测谁会是这个叛徒,人物表情精细入微,惟妙惟肖。可惜的是,这幅名画基底没处理好,不断脱落,被后世画家多次修复补画,现在已很难辨认出哪笔是达·芬奇的真迹了。
1500年,达·芬奇从威尼斯返回佛罗伦萨托斯卡纳时,当地的圣安农齐亚塔教堂为他提供了创作室,并在那里创作了炭笔画《圣母子与圣安妮》和《施洗者圣约翰》,这幅画在当地引起轰动,男女老幼争相观看,热闹气氛就像过节一般。
《蒙娜丽莎》创作于1503年到1507年期间。这幅作品是人类历史上迄今最伟大的作品,堪称无价之宝!无论从什么角度看这幅画,都感到画中的人物扭身转头看着你,安静、温馨、甜蜜、高雅的微笑从嘴角、从眼角流出,让你屏住呼吸感受这神秘微笑带来的愉悦。意大利画家、建筑师、作家乔尔乔·瓦萨里(1511-1574)在1550年出版的一本艺术家传记里对《蒙娜丽莎》评论道:“微笑让人如此愉悦,如此神圣,它超越了人类的任何微笑。看这幅画的人感到画中人就是眼前栩栩如生的真人,无不啧啧称赞。”
达·芬奇自我定位工程师
达·芬奇虽然在音乐和绘画上成绩斐然,但他把自己定位是工程师,而且他的几次公职任命都是工程师头衔!
1482年,当时米兰正和威尼斯交战,达·芬奇写信给米兰公爵斯福尔扎,想应聘军事工程师,为保卫米兰贡献力量。他的信是这样写的:“我能造轻盈、结实的可搬运的桥梁,可用它追击并击败敌军;我也会造重量很轻、很容易移动的大炮,它可以像冰雹一样发射小石块;我能在任何地方的地下悄无声息地挖掘隧道,不管是直的,还是弯曲的,都能建,还可以让隧道从战壕和河流下面穿过;我还能造装甲车辆,让它拖运大炮,可轻而易举地突破敌人的阵地。在和平时期,我能建造房子,不管是公共房屋还是个人建筑,包你满意;我也能把水从一地引到另一地。”
1499年,法国军队入侵米兰,达·芬奇与他的助手卢卡·巴乔阿勒(1447-1517)逃到了威尼斯。在威尼斯,达·芬奇被任命为军事建筑师和工程师,负责设计城防工程,防止法国军队从海上进攻。
1502年9月,达·芬奇在意大利切塞纳与凯撒·波吉亚公爵(1475-1507)签订了雇用合同,达·芬奇被聘为工程师,并受到波吉亚公爵的重用。
达·芬奇协助波吉亚征战,为他的城堡构筑防御工事。达·芬奇发明了许多战争机器,绘制了很多作战和城防地图,这在军事学上是一大创举,并因此被波吉亚任命为总军事工程师和总建筑师。为了答谢达·芬奇,波吉亚将他家族的一个葡萄园送给了达·芬奇。但后来波吉亚灭亡了,达·芬奇也就放弃了这个葡萄园。
1515年10月,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1494-1547)征服了米兰,当年12月19日,弗朗索瓦一世与教皇利奥十世(1475-1521)谈判,要求把达·芬奇带到法国,尽管他作为军事工程师抵抗法国入侵,让法国军队吃尽了苦头。
1516年,64岁高龄的达·芬奇骑着毛驴,翻过阿尔卑斯山,来到了法国,随身带着自己未完成的画作《圣母子与圣安妮》《蒙娜丽莎》和《施洗者圣约翰》,当然,也带着他的大量研究手稿和各项发明设计图纸。
弗朗索瓦一世把与自己宫殿毗邻的克洛·吕斯城堡送给达·芬奇使用,并给他700金埃居(法国古货币的一种)的年俸。
在达·芬奇到达时,弗朗索瓦一世亲自在克洛·吕斯城堡前迎接:“你将在这里自由思考、幻想和工作。”
达·芬奇在法国里度过了他生命中的最后3年。克洛·吕斯城堡离王宫的直线距离只有400米,两座城堡之间有一条秘密地道,弗朗索瓦一世每天都通过地道来到达·芬奇的住处,与他讨论各种问题,并用“我的父亲”称呼达·芬奇。
在法国期间,达·芬奇参与了众多城市的规划设计,也完成了国王交给的其他各项建筑设计任务,如设计了香波城堡的双螺旋楼梯,规划了卢瓦尔河与里昂河之间的引水渠等。
1519年5月2日,67岁的达·芬奇病逝,葬于皇宫昂布瓦斯城堡里的圣休伯特教堂,后来迁葬圣·于贝尔教堂。
按照达·芬奇的遗嘱,他身后留下的钱财分给60个乞丐,绘画作品、绘画工具和书籍、手稿以及个人用品,由徒弟弗朗西斯科·梅尔兹(1491-1570)继承。
在达·芬奇去世20年后,弗朗索瓦一世感叹道:“世界上再也不会有人像达·芬奇这样如此博学,他不仅是伟大的画家、雕刻家和建筑师,更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
达·芬奇更是科学家、发明家
笔者前段时间参观意大利来华举办的“文艺复兴三杰艺术展”, 米开朗基罗(1475-1564)和拉斐尔(1483-1520)的成就集中在雕塑、绘画和建筑领域。但达·芬奇的成就包罗万象,让人眼花缭乱,从他留下13000页的笔记、草图和研究资料看,其研究范围的广泛让人震惊,甚至连妇女受孕和妊娠过程也有详细的研究资料和解说图。
达·芬奇不但在音乐、绘画和建筑工程及军事工程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数学、几何学、解剖学、生理学、动物学、植物学、天文学、气象学、地质学、地理学、考古学、物理学、光学、力学等众多领域也收获颇丰。他试图建立一套力学体系,包括重力、静力、摩擦力、动力学及动量,甚至研究了作用于物体的力与物体运动距离和运动时间之间的关系。
达·芬奇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在所有领域均自学成才。他尤其重视数学,强调任何学科都与数学密切联系。
他设计了直升机、滑翔机、坦克、潜水艇、潜水衣、水下呼吸器、降落伞、机器人、自行车、闹钟、照相机、温度计、纺织机、起重机、挖掘机、风速计、陀螺仪、旋转浮桥等,依据他的设计建造的水坝和水闸等灌溉工程,至今仍在使用。
1495年,达·芬奇在其资助人米兰公爵斯福尔扎府邸展示了他发明的机器人,这架骑士模样的机器人,严格按人体解剖学设计,能站立、坐下、摘掉头盔,两臂可独立活动,下巴也非常逼真,内部有滑轮和绳索操控各个关节。上世纪50年代,人们根据达·芬奇制作机器人的图纸制造了“列奥纳多机器人”模型,各个肢体确实能灵巧活动。
他的研究如此超前,当时的材料等相关学科尚未跟上,他的很多设计在他生前无法变为现实,但他提出的科学理论、假设和设计原理,为后人实现这些发明奠定了基础,包括牛顿、伽利略等科学巨匠都从达·芬奇的研究成果里直接或间接地得到指导。爱因斯坦曾说,如果达·芬奇当时把自己的研究成果都出版的话,可让世界科技进程向前推进30-50年。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达·芬奇是左撇子,他留下的手稿大都是镜像文字(就像水中倒影),而且是草体,一般人很难辨认。现在,已经有人开始整理出版达·芬奇的手稿。
达·芬奇被后人尊称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法国历史学家依波利特·泰纳(1828-1893)这样评价他:“世界上,再也没有像达·芬奇这样如此博学的天才了,他取得如此多的成就,研究领域如此宽泛,如此自然优雅,在他自己所在的世纪以及后来几个世纪都属超前。”美国艺术史学家海伦·加德纳(1878-1946)评论称,达·芬奇的研究领域和深度“史无前例”,在我们普通人看来,他就是一个“超人”。
达·芬奇遗产不是属于哪个国家,而是属于全人类。达·芬奇为人类做出的贡献永远值得纪念,任何国家、任何机构、任何人都可以用自己认为恰当的方式来纪念他。(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羊城晚报
责编|叶子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