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观察|学霸,不是靠补课补出来的
2019-04-29 16:49 羊城派 原创
每个人都与别人不一样,让孩子成为他自己,如果是乔木就让他长成参天大树,如果是灌木就让他成为靓丽的风景。

文/教育观察员 江野

补习班这事儿,上,还是不上?是个问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家长的两难和纠结,不比哈姆雷特王子少。

日前,广州市执信中学校长何勇在解释该校中考招生政策时说,刷题刷“呆”的学生胜算不大,“如果靠机构的培训刷题已经尽了全力,才考700来分,这样的孩子后面的发展空间可能就不大了,没有弹性。好比跑步,有的孩子前半程轻轻松松,后半程还有力量,越跑越快;有的前半程已经跑到精疲力尽,后面还有1万米怎么跑?面试能感觉出来,一个孩子有没有灵性、潜力和后劲。”

首先,为了不被家长的口水淹死,先说补习班该上的道理。

这不是屈服于家长的“淫威”。那些认为让孩子补课就是“家长被焦虑蒙蔽了双眼”的观点,的确有点儿站着说话不腰疼,也不了解如今的辅导机构已经多么专业和强大。

拿目前广州市面上两家最大的辅导机构为例,人家已经是上市公司了。

上市公司意味着:挟资本的力量,国内外最先进的教育理念,知名教育专家,优秀的课程研发团队、有经验的授课老师,名牌大学本、硕、博的人才梯队……都是金钱能买到的,并通过“市场的手”高效匹配需求。

不说别的,只举一个例子:笔者曾在某上市辅导机构看到,光提供技术支持的IT部门就占了一层楼。所以,刨除那些最优秀的公立学校,一个普通的公立小学或中学,拿什么对标一个上市公司?

当然,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教学质量是有门槛要求和支持的,优秀的公立学校绝对有能力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条件。但优质学校和学位供给不足、优质教育资源不够均衡,也是教育部门承认的现实。

新办学校多、新招聘老师多、老师流动性大,是客观存在的教育现状。因此,感觉学校教育不够理想的家长,给孩子上个补习班,无可厚非。

其次,说说不该上的道理。这不是笔者要做墙头草,而是被过度补课补得没有童年的孩子,比比皆是。

谁没在饭桌上碰过那种,夸耀孩子时间排得满满当当、自愿补课补得很开心的家长?

然而,天才当真那么多吗?

遇到这种家长,笔者只想默默地怼一句:你放娃疯玩一个月,看他还愿不愿意“无缝补课”?

孩子的天性都是爱玩的,童年也应该是肆意玩耍的年龄。什么年龄干什么年龄的事儿,别等长大成人了,才发现没玩够、叛逆够,恣意张扬成一场“灾难”。这样的例子已经很不少了,到时候父母才是哭都没地儿哭去。

何勇校长的话,也明明白白说清楚了一个道理:学霸,不是靠补出来的。

华附学生、化学国家集训队队员、今年被北京大学录取的蔡天霖的经历也许能作为佐证:“我小学成绩并不好,初中前也没想过走化学这条路,小升初没考上华附。小学很爱打电脑游戏,初中开始尝试管理自己,不太重要的事情少花时间,发现花一点时间在自己感兴趣的科目学习上,效果就很不错。”

人的天赋、天资、智商是不同的,有人聪明些,有人普通些。

如果孩子付出平均程度的勤奋,仍然不能“称霸”,家长是否应承认一个现实:我的娃学业上恐怕没那么优秀。

同时,这样想:但他有别的长处,好好发挥,仍然有很多别的选择和机会。并从此去帮助孩子了解自己、发现自己、陶冶情操、开阔眼界、壮大格局。

可惜,不少家长没有这么想和做,而是在补课这条道上一条路走到底,步步紧逼、越补越多。

有家长会用升学压力大来“捍卫”自己,“人人都补,你不补行吗!”正如笔者前面的观点,可以补,但别过量。

升学压力的确是现实,但不是父母从众、把孩子补得没有童年的理由。在这个空前多元化的时代,选择、机会、道路都很多,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时代。

家长该拥抱的,也许是“看风景”的心情:每个人都与别人不一样,让孩子成为他自己,如果是乔木就让他长成参天大树,如果是灌木就让他成为靓丽的风景。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孙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