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观察 | 自主招生,拼的是才华而不是奖状
2019-04-22 19:36 羊城派 原创

文/教育观察员 知马力

根据教育部要求,今年4月底前,全国90所自主招生高校将公示初审通过的学生名单。

观察员留意到,去年底,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做好2019年高校自主招生工作的通知》,从招生政策、招生程序、加强监管等方面提出了规范高校自主招生的“十严格”要求。

一个月前,各大高校陆续公布的自主招生简章也透露了一个个残酷的信号:招生名额大幅“缩水”、文史类专业“大裁员”、优惠分值普遍降至20分以内、专利和论文不再作为初审依据、竞赛要求更“硬核”……

毫无疑问,“史上最严”自主招生年来了。

让我们回到16年前。

2003年,教育部开始推行自主招生政策。对于部分在科创、文体等方面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来说,高考不再是千军万马争抢的“独木桥”,竞赛奖状、论文著述也可以为这些天才少年们获取数十分的降分。

不拘一格选人才,这本是一件好事,直到有人开始研究规则、寻找捷径、伪造天才。

“经历塑造+签约培训,离理想的大学更近……”有培训机构开设了专门的自主招生培训课程。

“文科要准备参加一些赛事并获奖,比如中华之星国学大赛、叶圣陶作文大赛。论文准备花两万块钱,可以发到国家期刊上去。作文大赛可以代写,要拿一等奖,另外再交5000块钱。”有培训机构对学生家长表示,交3万多块钱,保证通过211甚至985院校的自主招生初审。

数据显示,每年,全国有数十万人在这个高考“第二战场”上拼杀。然而,野鸡竞赛、论文造假、证书造假等乱象层出不穷,就连曾经走出韩寒、郭敬明等“80后”作家的新概念作文大赛,也逐渐成为许多家长眼中的“加分赛”。

面对乱象,许多人在问:自主招生,是拼爹、拼财力、拼证书、拼培训班,还是拼才华?是“选”人才还是“造”人才?

“十严格”背景下的自主招生,许多奖状、证书变成了废纸。

最终,我们还是回归了自主招生的本质,剥去华丽的空壳,为真正的特殊人才提供机会,让高校选才更加科学和公平。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