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尚九华
克劳德·莫奈是法国画家,印象画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1893年年初,因为画风饱受艺术界的鄙视以及惹来公众的争议,莫奈悄悄搬到巴黎郊区的吉维亚小镇居住,开始专注画睡莲。
为了打造一个种睡莲的池塘,莫奈买下吉维亚茹河边的一块沼泽地,准备将河水引到池塘,但遭到当地村民的强烈反对。他们说,河水是用来灌溉庄稼的,不能流入池塘种无用的睡莲。无奈中,莫奈只好掏钱在一块狭窄的滩涂上修建了一条挡水坝,用来积蓄雨水,然后引入池塘里。
为了让种植的睡莲颜色变得更适合画画,莫奈高薪请来一位著名的植物学家,让他将白色的睡莲和颜色鲜艳的墨西哥睡莲进行杂交,变成粉色、黄色、蓝色的彩莲。
经过两年多的准备,莫奈于1895年的冬天,第一次在睡莲池边支起了画板,画起了睡莲。很快,一幅幅《睡莲》完成了,但他均不满意。
一年多后,莫奈把睡莲池边的土地也买了下来,将池塘的面积扩建到原来的三倍,还为睡莲搭起了温室,同时在池塘周边搭了桥,支起紫藤棚架,插上柳条,种上竹子、樱桃树、苹果树等,一个植物花园诞生了。莫奈还聘请了几个园丁来管理花园和打理睡莲。
有记者去采访莫奈,看到他在池塘边支起了12个画架,身边有70支画笔、40盒颜料。根据光线的变化,他轮流在不同的画布上作画,但他对自己的作品总不满意,不断地画,又不断地撕毁。
莫奈对光影的追求到了极致。每天凌晨4时,他就起来画画,一连几个小时坐在睡莲池畔,将不同时刻的光线和风向下,睡莲与水在光的闪烁和风的流动中不断变换和颤动的瞬间效果,用画笔凝固到画布上。
在莫奈看来,单纯的抽象艺术没有未来,只有对大自然尽可能真实的还原,哪怕只是一闪而过的瞬间还原,才是艺术应走之路。
在他的《睡莲》组画中,美丽的睡莲一片片向水面远处扩展开去,莫奈利用光的变换和柳树的倒影,将睡莲和波纹的微妙变化以一种梦幻的色彩和形状描绘下来。这种异常苛刻的追求,无异于一次次自我毁灭。为了这组画,莫奈前后大约画了5000多幅草稿图,但都被他刺破了画布,因为不满意。
他的视力开始严重下降,神经衰弱,变得忧郁起来,但他依然不肯离开睡莲池,吃饭和理发都在池边完成。他不仅要描绘水面睡莲和倒影,还要画出若隐若现的池塘下景象……
塞尚是莫奈最钦佩的同行,在莫奈吉维亚的家里,挂着塞尚十多幅画,一旦自己的创造遇到挫折时,莫奈就用布把塞尚的画全部蒙上,因为他觉得无颜面对这样的天才之作,自己是巨人脚下的侏儒。
但最终,莫奈的作品得到人们的认可。外界对他画的《睡莲》给予了这样的评价:“灵动的笔触与和谐的色调,超越了乏味的写实功能,高超技法和变幻迷人的色彩唤起了观者内心极大的热情。”一些有品位的人士,争相用莫奈的作品装饰房子,卢浮宫也破例展出他的14幅作品。通常情况下,只有画家死后十几年,其作品才有可能在卢浮宫展出。
莫奈在生命的最后29年中,画了数不清的《睡莲》,但得到他认可并留存下来的只有180幅,还有其他和睡莲相关的画作,如《柳下的睡莲》等70多幅。
1916年,莫奈的一幅《睡莲》被一位日本人以80万法郎收购走。今天,莫奈的每幅《睡莲》价格都是上千万美元。2014年,莫奈创作于1919年的一幅《睡莲》,被人以8061万美元的天价竞拍走。(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
责编 | 梁正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