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羊城派记者 詹青
近期,“以房养老”话题一直是新闻的焦点。
实际上,“养老”与“理财”一样,都应讲究多元配置,而不再仅仅依靠退休金、或依托子女赡养。投资养老,已是一种趋势。
那么,针对不同的家庭,究竟如何利用自己的房产、以及资产达到更佳的养老资金配置呢?来看看两个聪明的新生代老人家庭,如何通过腾挪自己的房产和资产,把房子养成“下蛋金鸡”。
有退休金,仅一套房的家庭
换租,腾挪出更好的收租收益
●案例:
广州的林老师60岁,退休之后每月将领到约4300元的退休金,老伴孔女士已经58岁,退休3年了,退休金为3000元。
目前两人住在天河区一套价值320万元的旧住宅中,无其他房产;家庭流动资产约有41万元。女儿已经结婚生子并另有住房,在某事业单位工作。请问,按照目前的经济状况,两位老人该如何养老?
理财建议:多元配置,可考虑换租
由于林老师家庭双方均有养老金,按照广州目前的生活水平,两位老人的退休金总计7300元,解决温饱是没有问题的,无需“卖房养老”。
因此,瑞富理财产品总监韦杨林建议,该类家庭可以采取稳健理财的方式,多元投资养老,用投资收益补充退休金的不足部分。可倾向选择风险较小的银行理财产品、货币基金与黄金等产品。另外,“应急准备金”配置比例应高于中年、年轻家庭的一倍,以应对“突然住院”等急事。
而房产专家则建议,由于林老师天河区的旧房子出租收益非常好,放租5000-6000元/月都行得通,因此可以考虑换租。林先生夫妇可以选择一处环境更好、配套齐全、适合养老的、月租两三千元的近郊物业租住,这样他们在退休后仍有出租收入的稳定收益,生活质量会得到明显提升。
丁克家庭,无牵无挂更需做好保障
先出售一套房产,再考虑倒按揭另一套房产
案例:
李太太是广州某事业单位职工,今年52岁。丈夫是工程师,今年55岁。夫妻为丁克家庭,无子女。
他们名下有两套房子。一套自住(越秀区旧房子,市值300万元),一套目前出租(白云区某小区物业,市值350万元)。李太太与丈夫一身潇洒,爱好旅游摄影美食,然而,对于养老的问题,在豁达之外,李太太也不免有所担忧,如何让他们夫妻俩在以后老来生活质量不至于下降得太厉害?
理财建议:70岁后可出售一套住房,75岁后可考虑“倒按揭”
表面看来,李太太与丈夫在养老压力上面临的问题并不太大,由于拥有两套住房,更可以“放手”腾挪另一套房产,获得更佳收益。
然而,由于为丁克家庭,老来没有子女的依托,因此,李太太家庭的“退休预备”功课,建议比其他普通家庭要更充分、更早。
理财师建议,类似李太太的家庭状态,退休前10年时则需提前准备为宜。
首先,要做好自己手头的“养老理财计划”。需要配置中长短线的资金准备方案,另外,除了普通的养老保险,还应配置医疗、疾病类保险。其中,比较稳定性收益的资金总体比例,应在家庭流动资产中占比在二分之一以上。另外,家庭也需要常备更大数额的活期存款或现金,以备不时之需。
而在腾挪房产,要利用房产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方面,像李太太这样的家庭,由于不需要把房子留给子女,可考虑“倒按揭”(即是把房子抵押给银行,获得养老金,而在去世前一直居住在自己的房子里),不过,目前我国倒按揭业务还尚不成熟,李太太可以密切留意。
如果不考虑“倒按揭”,则建议在70岁之后,出售一套房产,获得更高养老质量。75岁之后,再出售一套房产,获得更高额的养老金。
贴士:以房养老的几种方式
(1)子女养老,房产由子女继承;
(2)抚养人养老,房产由抚养人继承;
(3)租出大房再租入小房,用房租差价款养老;
(4)将房子出租出售,自己住老年公寓,用租金或售房款养老;
(5)售出大房,换购小房,用差价款养老;
(6)将住房出售,再租回原住房,用该笔款项交纳房租和养老;
(7)“倒按揭”:将房屋抵押给有资质的银行、保险公司等机构,每个月从该机构取得贷款作为养老金,老人继续在原房屋居住,去世后则用该住房归还贷款。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陈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