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易丽君在京离世
2022-02-09 23:36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因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方面的卓越工作,易丽君先生受到了中波两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文艺 孙磊

据中国作家网消息,著名波兰语翻译家易丽君先生于2022年2月7日下午4时35分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易丽君      图自中国作家网

易丽君,女,1934年12月4日出生,湖北黄冈人。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波兰文学翻译家、研究家。1954年被国家选派,从武汉大学中文系赴波兰华沙大学波兰语言文学系学习,1960年获硕士学位。回国后在中央广播事业局苏联东欧部任编辑、记者。1962年到北京外国语学院(现北京外国语大学)东欧语系(现欧洲语言文化学院)任教。曾任北京外国语大学波兰语教研室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系学术委员会主席、《东欧》季刊副主编等职,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会员、北京市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

易丽君先生长年从事波兰语教学工作,先后为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开设过十多门课程,编写多种教材。她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波兰语人才,所培养的学生活跃在我国外交、经贸、文化、宣传、教育等各个领域。20世纪80年代,易丽君还曾赴华沙大学汉学系任教,为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中波友好作出了卓越贡献。

易丽君先生致力于波兰文学翻译与研究,将大量波兰文学名著翻译成中文,包括《先人祭》《十字军骑士》(与张振辉合译)、《火与剑》(与袁汉镕合译)、《塔杜施先生》(与林洪亮合译)、《名望与光荣》(与裴元颖合译)、《伏沃迪约夫斯基骑士》(与袁汉镕合译)、《收集梦的剪贴簿》《太古和其他时间》(与袁汉镕合译)、《带马嚼子的静物画》等数十部作品和大量中短篇小说、诗歌和儿童文学译本。

她先后发表《波兰现代小说创作》《二十世纪波兰诗歌概况》《波兰女性文学》等60余篇学术论文,并著有《波兰战后文学史》(1995)、《波兰文学》(1999)等学术专著,为《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1988)、《外国名作家大词典》(1989)、《外国文学家大辞典》(1989)撰写介绍波兰作家、语言学家的词条300余条。

因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方面的卓越工作,易丽君先生受到中波两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她于1984年、1997年先后两次获得波兰文化功勋奖章;2000年、2011年先后获得波兰共和国总统颁发的“骑士十字勋章”和“军官十字勋章”;2004年获得波兰国民教育和体育部授予的国民教育委员会奖章。

2008年,因在中国推广波兰语言文学被波兰共和国议长提名并获得波兰科学院波兰语言委员会授予的“波兰语言文化大使”称号。2012年,波兰图书协会向易丽君颁发了“跨越大西洋”文学翻译奖,以表彰其对波兰文学在世界范围内推广所作的杰出贡献。

易丽君于1995年和2007年两度获得北京市教学名师称号;2004年获得中国翻译家协会“外国文学资深翻译家”称号。2018年,易丽君荣获中国翻译家协会颁发的翻译界最高奖——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