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特派记者 苏荇
2月4日,北京时间20时,当焰火在空中打出绚烂无比的10个倒计时数字,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双奥的鸟巢,用一朵雪花中小火焰,在这个夜晚点燃人们心中的奥林匹克圣火。
双奥的鸟巢再次见证奇迹
当奥林匹克的火种再度点亮千年古都,北京成为奥林匹克历史上首个“双奥之城”,中国国家体育场——鸟巢也创造历史,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同时举办过冬奥会和夏奥会“双奥”开幕式的体育场馆。
来到这座熟悉的场地,聊天的话题也变得一致:14年前,在盛夏的北京,当时的您在做什么?
来自澳大利亚的费德尔,本届奥运会服务于国际奥委会,从去年9月开始进驻北京,负责技术方面的工作。“14年前我在澳大利亚,通过电视观看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毫无疑问,那是最棒的一届奥运会开幕式!”得知羊城晚报特派记者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当晚也在这个场馆里,他竖起大拇指,连称幸运!而这届奥运会,他很好奇圣火将如何点燃?“我想到了几个点子,先不告诉你,一会看看会不会被我猜中!”
一名来自美国的女记者对鸟巢也有别样的情结:“非常美丽的场馆,2008年开幕式那晚,我的丈夫就在鸟巢,他告诉我那是一个美好的夜晚,今天换我在这里,非常棒的体验!”
新民晚报的记者厉苒苒也是“双奥”记者,2008年开幕式那晚,她在三里屯采访城市风貌,一扭头,远远看到了开幕式的焰火绽放。
如今,大家汇聚在鸟巢,见证新的冰雪奇迹诞生。
一朵雪花表达世界大同的理念
这座城市、这座体育场承载了不少人14年的记忆,而这一晚的鸟巢,也涌入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新朋友。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用李白的“燕山雪花大如席”和西方谚语“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样的雪花”,来表达各不相同的雪花一起组成美丽冬天的理念,而现场则用一朵雪花贯穿了整个开幕式。
当写有参赛国家(地区)名引导牌的雪花汇聚到冰面之上,共同构建成一朵巨大的雪花;当巨大的屏幕里雪花缓缓飘落,小朋友们举着和平鸽在冰面上快乐地嬉戏,记者席上大家相视一笑,“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理念已经飘进了每一个人的心里。身边的外国记者甚至情不自禁地哼唱了几句《一起向未来》。
还有《冰雪五环》的演绎也洋溢着中国诗意的浪漫想象,演绎了“破冰的寓意”。从一滴冰蓝色的水墨从天而降,幻化为黄河之水,倾泻而下;再到一方巨大的水从冰面中升起,凝固成冰。过往23届冬奥举办城市的历史,随着环绕全场的24道“激光刻刀”的雕琢,闪回其上,最终定格为“2022中国北京”。
冰球运动员与影像冰球击打互动,整块冰立方被雕刻成为一个晶莹剔透的冰雪五环。期间所表达的“破冰”,在中国文化中代表着打破隔阂、化解矛盾、走近对方、互相理解的寓意。
最后的火炬传递与点火仪式,同样围绕着“雪花”进行。伴随着“雪花、雪花”的童声合唱,火炬从“50后”的赵伟昌、“60后”的李琰、“70后”的杨扬、“80后”的苏炳添和“90后”的周洋手中传递,最终来到两名“00后”运动员赵嘉文和迪妮格尔·衣拉木江手中,两人登上高台,将火炬轻轻插入“雪花”中心,“雪花”带着火炬缓缓升起,在场馆中央轻轻摇曳、旋转,夜空中焰火升腾,火树银花。
看着熊熊燃烧的奥运之火,幻化成雪花般圣洁灵动的小火苗,身边的外国记者轻声说了一句:“中国人的浪漫!”而“低碳环保”“简约精彩”则是开幕式后大家口中出现最多的评价。
这朵小小的火焰,在寒冷之夜,轻轻点燃了人们的心中之火,终将化为最璀璨的奥林匹克圣火!(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题图 | 新华社
责编 | 梁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