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记者“玩转”四合院,体验年味儿北京
2022-02-03 21:49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今日亲身体会了一把北京市民惬意丰富的业余生活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特派记者 柴智 王莉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特派记者 林桂炎

打卡木木美术馆、隆福文化中心等高品质文化消费新地标,走进四合院里的市民文化中心,与市民一道体验剪纸等老北京“手艺”,记录北京老城区焕发出的新生机。

美后肆时景山市民文化中心

今日,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走进北京市东城区,深入隆福寺文化街区,感受首都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以及文化消费新地标的科技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更亲身体会了一把北京市民惬意丰富的业余生活。

第一站来到位于隆福寺街区北侧的隆福寺北里,这里曾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厂房。在改造阶段,最大化保留隆福寺原有院落格局的同时,形成了做旧如旧、新旧结合的建筑风貌。

穿梭于充满历史痕迹的建筑群中,记者观看了木木美术馆与大英博物馆合作的文艺复兴展,感受了中外艺术作品间的对话形成的文化碰撞。

隆福寺最具特色的打卡点——隆福文化中心由四座红墙金瓦的中式仿古大殿和室外庭院组成,庄严肃穆,气势恢宏。

东西两侧的观景平台向西可望尽故宫、白塔、景山的皇城气象,向东则饱览一众新派建筑。仿古建筑与现代景观使隆福文化中心形成了转承有序、时空折叠的和谐与默契,打造出京城内独一无二的空中景致。

在青砖灰瓦房舍的胡同中,一处处微花园把社区装扮得清雅宜人,名家学者、非遗传人走进社区……传统与现代相遇,活力与生机绽放,这是更新中的北京。

位于东城区美术馆后街40号的美后肆时景山市民文化中心,在这座总建筑面积5411平米的四合院里,北京市民玩起了“非遗”。

色彩斑斓的彩绘

据该中心负责人卢秋萍介绍,为精准对接市民多样化文化活动需求,使市民享受到更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东城区依托辖区古都文化、红色文化、创新文化等优势资源,建设街道级综合型公共文化场馆——美后肆时景山市民文化中心,为市民提供阅读、歌舞、戏剧、国学、艺术、文创、园艺、美食、健身等主题的公共文化服务和特色文化体验。

其两进式的四合院,地上一层,地下三层,美剧场、美作馆、美食馆、美阅馆等21处活动空间依次排列。这里堪称北京最潮四合院,最时髦的时尚街区,同时也是休闲健身娱乐的好去处。

地下一层的喜迎冬奥会书画展,是北京市中小学生为北京冬奥会献上的一份大礼,同时也是最真挚的祝福。一幅幅作品色彩缤纷、栩栩如生,表达了孩子们对于北京冬奥会的殷切期盼。

冬奥会书画展

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记者与北京市民一道,体验了非遗剪纸和非遗脸谱彩绘,观赏了京剧队和模特队的排练,感受了一把“北京生活”,还用非遗剪纸技艺留下了自己的“冬奥记忆”。

73岁的洪大爷是活动现场中第一个完成非遗脸谱彩绘的,他画的“姜维”色彩斑斓、惟妙惟肖。“这是我第一次尝试脸谱彩绘,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很潮,希望借此机会向即将开始的冬奥会送上祝福,期待冬奥会圆满成功,期待中国冰雪健儿获得更多的金牌”。(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葛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