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薛江华
图/广州仲裁委提供
2022年新年伊始,广仲受理了一宗标的金额30亿元的案件,再次刷新案件受理标的额的记录。记者日前从广州仲裁委员会获悉,2021年广仲全年共受理传统案件20096宗,居全国前列,同比增长7.1%,争议金额536.1亿元,同比增长62.1%,其中包括4宗标的额超20亿元的案件;受理涉外、涉港澳台案件466宗,标的额73.9亿元,同比增长近3倍,国际仲裁业务量跃居全国前列,涉外案件从以东南亚为主扩展到覆盖世界六大洲。
据悉,广州仲裁委去年受理涉巴西、泰国案件实现了从无到有,涉欧美国家案件同比增长1倍多,涉新加坡、马来西亚案件分别是2020年的15倍和10倍。去年8月,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广仲的仲裁裁决获得美国联邦法院认可执行。
值得一提的是, 广仲的涉我国台湾地区的案件业务也蓬勃发展。粤港澳大湾区聚集了大量台资企业,两岸经贸往来频繁和密切,台商和台胞对于运用仲裁化解纠纷存在很大的需求。
近年来,广仲受理涉港澳台民商案件不断增加,案件数量列全国之首。2021年,广仲受理涉台案件同比增长30%,不少案件的双方当事人都来自台湾地区。广仲聘用台湾地区仲裁员人数相比2020年增加接近一倍,台湾地区仲裁员2021年参与的案件数量为101件,同比增长150%。广仲于2020年出台关于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提供优质仲裁服务的十条措施,从优化仲裁程序、提升审理效率、定制“抗疫”绿色通道、加强两岸合作等多个维度积极提供更加优质的涉台仲裁服务。
此后,以“广州模式”为基础,广仲创设了“台湾地区式”:
一是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由双方当事人选定的仲裁员共同推选首席仲裁员;
二是争议解决前置,有利于促进当事人和解;
三是提高仲裁效率,促进纠纷一次性解决。
“台湾地区模式”的设立得到了台湾地区知名社会和法律人士的广泛关注,进一步推动了台湾地区仲裁员数量的增长。 目前,广仲已根据“台湾地区模式”受理了涉台案件。
广仲先后与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合作建立粤港澳大湾区暨‘一带一路’仲裁事务战略研究院和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学院。仲裁学院成立后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开展“台湾地区模式”进一步的研究,对相关仲裁规则进一步优化,制定更加完善的、适用于我国台湾地区的专门规定。(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陈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