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钱瑜 杨雪薇 文艺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从珠海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获悉,过去五年珠海引进各类人才26万余名,人才净流入率居全省前列。今年,珠海将实施年轻人、产业工人、新市民“有业有住有家”计划。
珠海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建设正吸引越来越多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到珠海发展。围绕就业和“衣、食、住、行”等具体问题,珠海将加快构建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产业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让广大在珠海的年轻人、产业工人、新市民“有业有住有家”,在珠海安居乐业,以珠海为家。今年,珠海将加强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力度,深入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城镇新增就业3.5万人。年内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2万套。
在刚刚结束的珠海市委人才工作会议上,珠海市委书记吕玉印就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坚持人才强市与产业第一、创新主导战略相结合,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构建符合珠海实际、具有独特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让人才红利加速释放。
吕玉印强调,要紧扣“产业第一、交通提升、城市跨越、民生为要”的工作总抓手,围绕产业聚人才,集聚人才促发展,奋力开创湾区人才高地建设新局面。要实施产业牵引人才行动,集聚产业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育壮大优秀青年人才队伍,造就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加快聚集支撑产业发展的各类人才。要实施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牵引协同行动,强化珠澳港人才工作协同联动,加快推进粤港澳人才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
吕玉印强调,要实施人才载体倍增行动,充分发挥企业承载和使用人才的主体作用、科技创新平台聚才优势、高校人才培养主阵地作用,坚持把各类平台载体建优建强,为各类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要实施人才改革集成行动,向用人主体充分授权,遵循规律积极为人才松绑,探索建立以大数据、科研成果、创新价值等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推动人才把主要精力用在科研上、用在工作上、用在创新上。要实施人才服务升级行动,优化服务人才机制,全方位关心关爱人才,打造一流的人才生态,建设人才友好型城市,让人才在珠海工作安心、生活舒心、办事顺心。要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强化责任担当,加强工作统筹,为建设湾区人才高地提供坚强保证。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贺全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