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视频/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郑达 朱嘉乐
政协第十届珠海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1月11日-13日召开。政协委员彭晓华建议改进主题教育进校园方式,减轻师生和家长负担。
彭晓华表示,据不完全统计,近年进校园的各类主题教育包括禁毒教育、防电信诈骗教育、垃圾分类、交通安全知识、消防安全教育、防震防灾减灾等二三十种,对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有一定影响。
“进校园的主题教育项目过多且杂,部分项目与学校执行的国家课程内容重复,此外个别项目不符合学生所在年龄段和学段的认知及生活实际。”彭晓华还认为,进校园项目经常要求师生采用APP学习推广主题教育,与教育部“不鼓励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配置手机、携带手机进入校园”规定冲突。
对此情况,彭晓华建议,切实减少不适合学生年龄段及认知实际以及与学校国家课程有重复内容的主题教育活动进入校园。适合进校园的主题教育应尽量采用传统教育模式,减少采用线上教学或APP宣传推广。她还表示,进校园开展主题教育的相关部门应按学生学段主动提供和落实该项目的教育目标、适应学段的教育内容,不宜简单要求“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黄铁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