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非遗“大餐”在汕尾“开席”!
2022-01-07 21:34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2022年广东省“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非遗展示展演活动暨“冬养汕尾”嘉年华活动在汕尾举办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赵映光 通讯员 陈仕凯 蔡伟钳

1月7日至8日,2022年广东省“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非遗展示展演活动暨“冬养汕尾”嘉年华活动在汕尾市城区举办。据悉,本次活动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汕尾市人民政府主办,为全省人民奉上一顿丰盛的非遗大餐。这也是该活动首次走出广州,将主会场设在“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汕尾。 

“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活动首次走进汕尾 
7日当晚的非遗展演

据悉,“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活动是我省近年培育的有一定影响力的非遗品牌活动,是坚持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重要举措,对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节日期间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欢乐祥和、喜庆热烈的浓厚节日氛围具有重要作用。

汕尾的资源禀赋十分突出

作为此次活动的东道主,汕尾地处粤东,是广东沿海经济带重要战略支点,是风光秀美的山海湖城、历史辉煌的红色圣地、宜居宜业的活力湾区。去年,汕尾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是全省仅有的7个地级市之一,并且成功创建冬养汕尾·全国生态旅游示范区,生态底色越擦越亮。

而作为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中原文化、海洋文化等多元文化交融的聚集地,汕尾悠远的历史、厚重的文化更是积淀了丰厚的非遗资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项、省级29项、市级58项,享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广东省戏剧之乡”等美誉。

雕塑艺术展开幕

1月7日上午,汕尾市城区善美广场举办了“奔向海陆丰·开启新里程”善美品清湖雕塑艺术展,展出内容分为乡容相伴、邻水相思、人文相契三大板块。来自广州雕塑院的33件雕塑作品在碧海蓝天的映衬下,构成一幅和谐而富有生机的当代艺术图景,展览免费向市民群众开放,将持续至2月7日。

许鸿飞的雕塑作品《吻》

记者在现场看到,上述雕塑作品包括了展现汕尾自然风貌、勾起乡愁记忆的《渔歌唱晚》,与周边亲水环境相融合、展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清风》《雀跃童年》,彰显汕尾文化底蕴、传承传统文化的《马思聪》《正字戏》等。其中,广州雕塑院院长、一级美术师、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许鸿飞也带来了7件作品,包括其创作的“肥女”系列作品。

非遗集市活动现场

7日下午,汕尾市城区凤山妈祖广场举行“缤纷非遗迎新春”大型非遗集市活动开市仪式,集市活动持续至8日,紧贴“非遗购物”活动主题,在广场摆设摊位,现场展示非遗技艺,展销非遗产品、文创产品及农特产品;7日晚上,汕尾市马思聪艺术中心举行2022年广东省“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非遗展示展演活动暨“冬养汕尾”嘉年华启动仪式,经过严格筛选,来自全省各地的13个非遗表演节目同台献演,为市民带来全新的非遗文化视听盛宴。

非遗集市线上活动精彩纷呈

线下活动有声有色,线上活动同样精彩纷呈。活动主办方精心组织策划了“时尚非遗看汕尾”话题运营,邀请城市达人、汕尾本地达人和非遗传承人创作非遗文化短视频,全面宣传推介汕尾城市特色和文化底蕴,助力汕尾打造中国滨海休闲旅游优秀目的地城市,同时开设非遗购物直播间,让广大消费者在购物的过程中,通过图片、视频了解非遗匠人背后的故事和非遗文化,进一步提振线上新型文旅消费。

非遗项目河田高景展演

据活动主办方的相关负责人介绍,汕尾市正在建设“非遗强市”,此次系列非遗展示展演活动,既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良好契机,也为提升“冬养汕尾”城市旅游品牌形象内涵度、知名度和美誉度搭建了广阔平台,当地致力于把这次活动办成一场高水平、高质量的非遗文化盛宴,以展示岭南非遗之独特魅力、弘扬精益求精之工匠精神,为人民群众提供鉴赏文化、传承非遗、交流友谊的平台,为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贡献汕尾力量。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朱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