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润祺 梁正杰 通讯员 三宣
图/三水区档案馆
1月5日,在佛山市三水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三水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浩明作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报告指出,新一届三水区人大常委会在履职两个月来,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顺利完成了预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本届三水区人大常委会自2021年11月选举产生以来,在区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常委会的指导下,三水区人大常委会认真行使宪法法律赋予的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共召开区人大常委会会议4次,主任会议5次,听取和审议“一府一委两院”工作报告5项,作出决议、决定10项,组织调研视察和执法检查8次,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30人次,为城市三水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力量。
加强监督保民生
陈浩明表示,人大常委会自履职以来,依法拓展监督内容,落实宪法宣誓制度,开展宪法宣传活动,向广大干部和群众弘扬宪法精神,切实保障宪法法律实施。积极配合省、市人大开展立法工作,对《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条例(草案)》《佛山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草案)》等多宗立法草案开展立法调研和征集意见建议,促进民主立法、高质量立法。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三水区人大常委会大力推动办好民生实事。对年初三水区人大代表票决产生的2021年“民生十件实事”进行持续监督,通过邀请人大代表实地视察、座谈调研、听取审议专项报告等方式,推动项目建成见效。“民生十件实事”总体推进顺利,儿童医疗救助、重点人群“医养康护”、“粤心安”“舒心驿站”全覆盖、 新图书馆建设及体育场升级改造等项目获得群众广泛好评。与此同时,三水区人大常委会在完成年度141项“民生微实事”项目评审的基础上,强化全链条监督,组织人大代表和业务骨干对项目实施情况开展专题现场视察,推动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
助力再造产业新三水
展望2022年,陈浩明提出,三水区人大将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着力打造新时代人大“四个机关”,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三水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具体措施上,全力支持三水建设佛北战新产业园、打造战新产业聚集圈,关注产业园区载体规划建设,对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情况开展专题调研和监督,促进人力资源“湾区孵化+三水转化”,为三水战新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聚焦增进民生福祉
另外,区人大将紧扣城市建设新阶段,加强对老旧小区升级改造工作的监督,深化推进城市更新。强化重大项目落实情况的跟踪监督,关注三水三桥等城市重点项目的建设情况,推动交通路网不断完善、城市地标加快建成。聚焦生态环保突出问题,打好监督“组合拳”,持续监督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跟进监督“碧道”工程建设情况,推动三水水韵绿城生态优势转化为区域发展胜势。
同时,密切关注群众所思所盼所愿,聚焦市委“十项民心工程”,选准“小切口”监督议题,重点对三水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提升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实施全民健身“动起来”工程等民生工作开展专题调研和监督,推动政府不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让幸福生活看得见、摸得着。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朱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