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党代会之“双万”新起点】东莞将以绣花精神推动城管工作实现四大转变
2022-01-06 00:19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让“干净、整洁、有序、安全”的城市环境成为新常态,书写“城人融合、共荣共生”的城市样本新篇章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秦小辉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俊伟

2022年,东莞将迈入“双万”城市的新赛道。环境整治、基层社会治理等城市管理工作也将开启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中共东莞十五次党代会提出,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努力实现千万人口与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荣。未来五年,东莞全市城管系统将如何在实现千万人口与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荣的目标上贡献城管力量受到外界关注。

1月5日,东莞市党代表、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永定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站在“双万”城市新起点,市城管局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城市精细化管理这一核心要务,以绣花精神推动城管工作实现四大转变,让“干净、整洁、有序、安全”的城市环境成为新常态,书写“城人融合、共荣共生”的城市样本新篇章。

党代表,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永定

以美丽圩镇建设助推“人城融合”

近年来,城乡融合发展成为热词。今年,东莞党代会提出“实现千万人口与城市深度融合”。围绕这一目标,东莞市城管部门的具体举措就是以美丽圩镇建设为抓手助推人居环境蝶变。

“干净整洁的市容环境是城管部门最重要的基础工作,也是市民群众对生活环境最基本的期待。”刘永定表示,我们正在制定进一步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三年行动方案,将会同各级各部门主动对标一流城市,出台一系列环境卫生长效治理机制,努力实现城市环境“扫干净、摆整齐、全市域、全天候”的目标。其中,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大力推进美丽圩镇建设,大力开展全市域环境卫生整治提升、街面秩序和城市“六乱”治理、停车秩序管理、“三线”整治等方面工作,探索创新村(社区)、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模式,使村(社区)环境更加舒适、服务更加便捷、运行更加安全。

同时,以系统性微改造推动城市环境品质裂变。通过大力推进惠及广大市民的重点项目建设,并对当前城市环境中存在的问题短板进行微改造,助力城市环境品质跨越发展。具体包括:科学推进垃圾处理,有序推进垃圾分类;大力推动东莞儿童公园、东莞植物园二期以及东莞植物园夜景灯光建设,新建或升级改造千个口袋公园;推动实现中心城区、镇中心区不少于300公里的人行道品质提升,打造一批设置规范、造型新颖的户外广告设施和招牌示范街区;统筹协调推进居民“瓶改管”和配套管网建设工作,力争2025年居民天然气普及率达到70%以上,等等。通过系统性精绣城市公共空间,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城市环境。

以“温度城管”推动基层治理嬗变

东莞党代会提出“人城融合”,而城市管理归根结底也是以“人”为核心的管理服务工作。未来五年,如何让城离人更近,实现人与城共美,美美共城。

东莞将深化城管片长等特色队伍建设

“这就要求我们逐步完善城市每一天每一刻每一米有人有机制的管理,形成随时随处可感受城市管理温度的基本氛围。”刘永定说,下来,东莞市城管局将以有温度城管铁军推动城管基层治理的嬗变。一方面持续推进城管队伍法治化规范化建设,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以刚性执法和柔性服务,保障城市环境的安全有序;另一方面,深化城管片长、玉兰女子城市执法服务队等东莞城管特色队伍建设,以城市服务驿站、城管工作站为支点,建立完善深入基层、直达市民的城管服务网络,并充分借力智慧监管手段,深入开展“门前三包”、小微执法等,以常态化的网格化管理,保障公共空间井然有序,助力推动深度城市化。

同时,以科学规范治理推动城管领域安全管理的聚变。东莞市城管部门将严抓违法建设治理,持续完善三维航拍抽查、无人机巡查、新增违建快速查处、拆违现场会等工作机制,以铁腕手段保障城市发展空间;制定燃气高质量发展和安全整治攻坚方案,打造应急队伍和第三方机构“双队伍”,全面完善东莞市城镇燃气安全管理体系,加速城镇燃气全方位全链条高质量发展;坚持不懈开展泥头车规范化管理行动,推动泥头车、环卫车、市政车、园林车等作业车辆安装右侧盲区雷达和倒车雷达,并加强安全教育培训,确保市民群众生命安全。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张德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