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梁正杰 通讯员 明宣
图/高明区政协提供
1月3日,政协第十一届佛山市高明区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的开幕式结束后,全体委员进行分组讨论。在文教体卫委员会组别的分组讨论中,文体委员们结合自身工作,针对自各领域建言献策。高明区委书记杨永泰参与讨论时表示,这两年,教育和医疗工作是他重点关注的领域。
把最好资源留给教育
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是城市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城市发展最好的地段一定留给教育,谁都不能侵占,谁都不能占用。”杨永泰强调,高明要留住本土人才,就要从教育抓起。他反问,“若把高明最好的地段用来建学校,校园建设也非常漂亮,非常适合学习,作为一个能够给孩子的童年带来非常深刻美好回忆的地方,这孩子学有所成,他能不回来看看吗?”
闻此言,委员们倍感振奋,“教师的士气大增!”高明区政协委员、高明区纪念中学教师陈晓忠表示,还提升了高明区老百姓对教育的信心。
近年来,高明区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动教育公平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使得高明教育事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其中,高明高考本科率连续3年位居全市前列,特控线上线人数及上线率均有了历史性突破。
未来五年,高明将在城市规划中把最好的地段留给教育,通过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完善一级办学和集团办学体制、高标准新改扩建各类学校等举措,让高明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接受优质教育。
“十三五”时期,高明区镇两级共投入约40亿元,新改扩建13所中小学,开办幼儿园10间,新增学位约1.5万个,完成16所学校宿舍配套、提升和运动场改造工程,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硬件支撑。
在扩大教育投资、提升教学硬件的同时,高明不断强化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教育成绩屡攀新高。中小学教育成绩连年攀升,职业教育形成五大现代职教专业群。其中,高明一中2021年10人考取中山大学,“双一流”大学录取人数达34人,同比去年增长78.95%。
针对群众关心的学位紧缺问题,接下来高明将投入15亿元新改扩建19所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完成新东洲中学迁建、高明一中改造提升工程,同时在西江产业新城、三洲片区各新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新增学位1.3万个,完成“新市民入职、子女即可入学”目标。
真金白银投入医疗卫生
医疗方面,近两年,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高明医疗紧抓疫情防控,同时不断提升医疗水平。
“‘登峰计划’是高明有史以来投入最大一次。”高明区政协委员、高明区人民医院副院长黄瑞良介绍,去年投入医院建设4800万元,真金白银!医院用这笔资金改造了94个项目。
杨永泰提出,医疗水平的高低要由基层老百姓来评价,要做老百姓满意的“民生工程”。
“我们有人才,但是我们要做好民生工作就要眼睛往下看,往老百姓身上看,老百姓哪里不方便就往哪里改。哪里不满意就往哪里改。”杨永泰指出。
去年,高明区人民医院圆满完成新冠疫情防控任务,并着力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以开展“登峰计划”建设任务为契机,以问题为导向持续改进医院各项工作,各项业务实现稳定增长。
据统计,截至去年9月,高明区人民医院门急诊逾114万人次,同比增长27%;出院23277人次,同比增长5%;手术6703人次,同比增长10%;总收入累计5.63亿元,同比增长19.9%,其中医疗收入累计4.7亿元,同比增长14.5%。
2019年8月,高明区将6家公立医疗卫生单位的人、财、物以及管理职能统一收归区级统筹管理,使得全区医疗卫生资源得到进一步统筹。同时,高明还全面实施“公益一类供给,公益二类管理”改革,推动基层医疗机构走出技术骨干流失、业务萎缩等困境,提升基层医院的发展活力和医疗服务水平。
在高明区第十六届人大第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2年将推动区人民医院实施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加快补齐硬件设施、医疗设备等创“三甲”短板。支持区中医院扩容升级,做强骨伤、康复等专科。建成区新市医院综合大楼,启动创建二级专科医院。争创广东省健康促进区,省卫生村覆盖率达95%以上。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