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两会】2022年高明发展目标确定!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0%左右
2022-01-04 21:34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2022年高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0%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润祺 梁正杰 通讯员 明宣

1月4日,佛山市高明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顺利召开。会上,佛山市高明区人民政府区长姜岳新作政府工作报告,对2022年的工作进行安排布局。

“今年是新一届政府开局之年,我们面临着一系列新机遇、新挑战”。姜岳新在会上表示,“双区”建设、“两个合作区”建设、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选址高明、佛山市委市政府推动顺德结对高明携手共进,为高明高质量发展带来一系列重大机遇,高明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姜岳新指出,2022年高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0%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正增长。

姜岳新(左一)在报告中对2022年提出发展目标

打造佛山西部经济新中心,聚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姜岳新表示,高明规划建设160平方公里连片大型工业园为抓手,支持各镇街打造连片特色产业园,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支持荷城建设面积超3000亩的先进制造产业园,杨和建设产值超百亿的国际装备产业园。此外,培育发展战新产业和临空产业,推动更合临空经济区收储产业用地6000亩,启动智能智造产业园、现代物流服务园建设。

繁忙的西江为高明带来航运价值 洪海摄

“深入推进招商引资体制机制改革,提高招商引资质量水平”。姜岳新说,高明全年招商引资不低于600亿元,强化西部经济新中心动力支撑,用好产业发展基金,引导和撬动民间资本以市场化手段参与产业招商。

在用地管理方面,姜岳新指出,高明将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引领,创新土地管理模式,深挖存量用地空间。其内容包括:科学划定“三区三线”,力争城镇开发边界稳定在208平方公里以上,合理规划布局发展用地,新增和盘活各类建设用地6000亩以上;建立以土地储备为核心的土地管理机制,年内收储土地1万亩以上,规划拓展12个万亩千亩工业集聚区,全面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和“带方案出让”;完成荷城泰兴、杨和独岗等片区村改攻坚3021亩,推动1550亩低效产业用地再开发。

“聚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姜岳新指出,高明将夯实经济稳增长基础,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其内容包括:推动105个省市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35亿元以上,招商引资签约项目动工率、投产率达到85%、50%,整合优化西江沿岸文旅资源、美食街区,推进常安食街夜间经济集聚区建设,打造环西江夜间经济圈;支持美的鹭湖打造高质量美食消费街,推动冼村商业街建成运营,依托百村名菜争霸赛打造一批乡村美食“名店”“名菜”;推进骨干企业培育“六大工程”,培育市级以上细分行业龙头企业3家,推动30个项目开展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创建数字工厂4家、数字车间8家,打造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示范项目5个。支持制造业优化生产工艺流程;实施技术链、价值链、金融链培育三大行动,积极引进工业设计、检测认证、金融科技等领域服务机构,支持法恩莎、毅丰电器设立工业设计中心;新增5家省级以上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支持企业设立区级以上研发机构9家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57%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存量260家以上。

大力发展都市型农业,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姜岳新在会上表示,高明将大力发展都市型农业,扩大设施农业面积,发展高效养殖业,促进农业品牌化经营。高明将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进万亩花海、万亩稻田、万亩坚果、万亩果蔬、千亩金花茶、千亩粉葛、千亩茶园建设,扩大合水粉葛、丝苗米等优势农产品种植面积;推动6900亩撂荒地复耕复种,建设高标准农田4500亩;加大农村集体土地整合力度,探索“国有+集体、出让+出租”混合开发模式,实现农用地流转12万亩以上。此外,高明还将改造标准化养殖池塘5000亩,申报建设省级示范性“美丽渔场”;打响“高明红”茶叶品牌,争取三洲黑鹅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新增“三品一标”产品2个以上。推动中荔、茂雄、麦金地等项目签约落地。

构筑高质量发展绿色屏障,聚力改善和保障民生

“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倡导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姜岳新表示,高明将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建成废包装容器综合利用项目、市政污泥干化项目,确保铝灰渣等危废100%安全利用处置,推动生活垃圾分类覆盖镇街建成区。此外,加强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加氢、电动车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提升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专用道55公里,投放共享电动车3000辆。

美景当前,吸引不少市民来高明梯田边“安营扎寨” 余永强摄

“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姜岳新表示,高明要推动教育提质发展,推进健康高明建设。在教育方面,全力扩大优质学位供给,引入华英学校共建西江新城九年一贯制学校,迁建东洲中学,改扩建荷城二小,新开办幼儿园3家;支持高明一中与佛山一中结对打造教育教学共同体。在医疗保障方面,推动区人民医院实施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加快补齐硬件设施、医疗设备等创“三甲”短板;争创广东省健康促进区,省卫生村覆盖率达95%以上。此外,完善“三孩”配套政策,加快构建托幼一体化服务体系。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贺全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