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润祺 梁正杰
图/高明区政协提供
1月3日,佛山市高明区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开幕。开幕式后进行政协委员的发言环节,10名区政协委员分别聚焦基础教育、乡村振兴、绿色低碳、数字政府、文化高明、民营企业、城市建设、文旅融合、临空经济等议题,为高明高质量发展积极建言献策。高明区委副书记、区长姜岳带领区政府相关领导现场回应政协委员的提案建议。
姜岳新充分肯定了委员参政议政的政治热情和建言献策的能力水平,并与区委常委、杨和镇党委书记徐旭雁,副区长朱凌霞,副区长、明城镇党委书记朱立坚等领导结合高明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对委员的发言作了全面的回复。
姜岳新在回复委员问题时指出,当前,高明区政府正按照市委市政府、区委部署要求,举全区之力打造佛山西部经济新中心,争当佛山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对于产业载体建设,姜岳新表示,高明区将按照“一区多园”思路,规划建设临空连片工业园,编制160平方公里连片大工业园区规划方案,加快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引进航空修造、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谋划打造机场临空产业带。此外,高明还将打造连片特色产业园以及科创集聚区。
“高明区将全力构建一流营商环境,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夯实高明全域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根基。”姜岳新指出,高明将聚焦做大做强做优“2+3+1”主导产业,即推动装备制造、先进材料产业集群向千亿规模迈进,健康食品、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向500亿元规模迈进,发展壮大氢能源产业。此外,高明将布局发展临空制造、数字经济、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力争全年引资额超600亿元。
关于土地集约利用,姜岳新提出,高明区将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引领,科学划定“三区三线”,“三区”即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三线”即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力争城镇开发边界稳定在208平方公里以上,合理规划布局发展用地,今年计划新增和盘活各类建设用地6000亩以上。其次,姜岳新表示高明区将创新土地管理模式,建立以土地储备为核心的土地管理机制,年内收储土地1万亩以上,规划拓展12个万亩千亩工业集聚区。此外,高明区政府将加快推进批而未供、供而未用、拆旧复垦和闲置土地处置,完成荷城泰兴、杨和独岗等片区村改攻坚3021亩,推动1550亩低效产业用地再开发。
“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选址高明,为我区西部地区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同时,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向西重点发展复合型经济,打造机场临空产业带,进一步增强了我们规划建设机场空铁经济带的信心”。姜岳新强调,接下来,高明区政府将坚持全域临空发展理念,将全区938平方公里作为一个整体谋划建设临空经济示范区,探索“一区多园”组团模式,全力支持更合镇按照“一圈两带三园”的发展定位,统筹整合5.9万亩产业用地,规划建设更合临空经济区,年内加快推进湾区新材料产业示范园(小洞工业园)建设,加快完善市政、商业等配套设施,并启动智能智造产业园、现代物流服务园建设,加快布局引进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航空修造、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努力打造高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此外,高明还将加快谋划打造临空产业新城,着力补齐产业配套设施短板。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张德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