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江门人过冬至 家家户户吃萝卜汤圆
2021-12-22 10:38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甜水村附近的土地全是幼沙和泥浆组成的沙浆粉田,土质松软、肥沃、透气性强,非常适合萝卜生长
崖门镇负责人在现场为甜水萝卜打call

农民喜收大萝卜

田间地头来了很多买萝卜的客人和车辆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彭纪宁 通讯员 谭耀广 江轩

12月21日,是一年一度的冬至,虽然天刮着微风下着冷雨,一大早江门市新会区崖门镇甜水村的田间地头来了很多客人,大家都来采购有名的甜水萝卜回家做汤圆。

甜水萝卜汤圆是江门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冬至,人们从四面八方赶回家,为的是一起品尝寓意着团圆的汤圆。选用瘦肉、鲮鱼肉、虾米、腊味等材料熬出汤底,再加入切成丝的甜水萝卜,汤汁顿时鲜甜无比。甜水萝卜,成为当地人冬至汤圆的标配。吃上一碗有甜水萝卜的汤圆,身子就暖和起来,一直暧到心间。最让人眷恋的是,甜水萝卜带来的那份家的味道、团圆的感觉。

甜水萝卜“好吃”早已“名声在外”。每年冬至前后,甜水萝卜上市时,崖门镇就在甜水村举办甜水萝卜节,江门、中山、珠海、深圳、东莞、澳门、香港等喜欢萝卜的“食客”都慕名赶到甜水村,显得格外热闹,只为购买正宗的甜水萝卜,品尝其美味。

甜水萝卜的美味,得益于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甜水村附近的土地全是幼沙和泥浆组成的沙浆粉田,土质松软、肥沃、透气性强,非常适合萝卜生长。同时,气候也十分合适,古兜山每年的降雨量约达3000毫米,这些雨水渗入地下矿层,吸收了丰富的矿物元素,滋润着当地的土壤,也赋予了甜水萝卜更高的营养价值。

据《江门市志》记载,崖门甜水萝卜的种植可以追溯至清嘉庆四年(1799年),传承至今已经有200多年历史。当地肥沃的土壤、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及优质的古兜泉水等条件造就了甜水萝卜甜脆、饱汁、嫩滑无渣、美味可口的特性,深受人们喜欢,在1983年,甜水萝卜就已经畅销港澳地区,成为崖门人的骄傲。甜水村种植萝卜,发现萝卜不仅高产,而且种出来的萝卜嫩滑而无渣、甜脆饱汁,十分美味,故将其命名为“甜水萝卜”。

“古兜甘泉,富硒沃土,国家地标,甜水萝卜!我为崖门甜水萝卜打call!”,在田头推介甜水萝卜的新会区崖门镇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今年该镇的甜水萝卜取得了丰收,甜水萝卜共270亩,今年亩产5000斤,总产135万斤,平均价2.5元/斤。在冬至,新会人喜欢用萝卜煮汤圆,大家一起吃,代表团团圆圆今年新会区崖门镇的甜水萝卜取得了丰收,甜水萝卜共270亩,今年亩产5000斤,总产135万斤,平均价2.5元/斤。在冬至,江门人喜欢用萝卜煮汤圆,大家一起吃,代表团团圆圆。

据悉, 最近10多年,随着品牌意识的加强,在当地政府与甜水萝卜种植户共同努力下,甜水萝卜走上了“品牌突围”之路。2004年,甜水萝卜取得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2015年,甜水萝卜入选“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目录库”,获得“江门市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2017年,甜水萝卜成功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专家评审,成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是江门市继杜阮凉瓜、开平马冈鹅、恩平簕菜、鹤山红茶、台山青蟹、台山大米之后的第7个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新会首个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