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文 通讯员 李思番 高方悦
连日来,韶关南雄市番薯陆续开挖上市,位于南雄市水口镇赤岭村的230多亩红薯迎来丰收。记者从当地采访获悉,番薯产业不仅盘活了土地资源,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还带动了周边农户通过种植番薯增收,有效助力当地乡村振兴发展。
近日,记者走进水口镇盛源家庭农场,看到番薯种植基地一派丰收的景象,现场村民们正忙着采收红薯。番薯挖掘机驶过,一个个新鲜的红薯好似一条条红色的鲤鱼,从泥土中破土而出,村民们忙着给红薯去泥、分拣、装车,再按大、中、小的个头进行挑拣、分选。从广州过来的货车直接停在了田间地头,工人游桂妹正和工友们进行装箱。
家庭农场的负责人沈志正操作着番薯挖掘机。他告诉记者,自己多年来一直从事农业相关工作,他手里有不少客户资源,也知道红薯产业有很大的市场潜力,为扩大生产,在赤岭村流转230多亩的撂荒土地,经过平整和深耕,今年8月份种上的番薯,现在已经有了收获。
“今年我们主要种了‘西瓜红’和紫薯两个品种,市场销量非常好。目前‘西瓜红’市场价是1.8元一斤,预计今年亩产4千斤左右。”沈志告诉记者,明年农场准备扩大种植面积,“周边村民只要愿意种,我就供应技术、种苗、机器设备,为种植户们提供保障。”
记者现场了解到,稳定的价格、专业的技术指导,调动了当地农民种植红薯的积极性,间接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农民种植红薯。说起红薯收益,现场一位工人告诉记者,“这几天天气好,老板叫我们来挖番薯。像我们年纪大了,不用外出打工也能挣钱,现在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
据了解,近年来南雄市各镇(街道)通过深入挖掘农村资源潜力,强化优质资源核实,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用地需求,重点抓好优质资源盘活,开展招商引资,集中力量发展特色产业,辐射带动广大农户种植增收,促使资源由“静”变“活”。
水口镇党委副书记沈鸿明表示,今年以来,水口镇党委政府整合撂荒耕地资源,引进有实力的经营主体发展产业,同时整合农技、信息、市场资源去协助企业,让产业带动周边农户就近就业,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