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唯
通讯员 王丽君 徐畅
图/学校供图
12月5日,在第36个国际志愿者日来临之际,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作出表彰决定,“ 广东医科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获“优秀组织奖”, “‘微笑种子撒播计划’——流动儿童龋齿预防行动”获“优秀项目奖”。
据了解,此次表彰决定共授予258名个人第十三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授予100个组织第十三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奖”,授予100个项目第十三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项目奖”。
广东医科大学有关负责人介绍,广东医科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是一支以志愿服务和公益实践为内容的青年志愿者队伍。一直以来,协会立足专业特点,紧扣社会需求,打造龋齿预防、应急救援、未成年人性教育等志愿服务品牌,让服务对象在接受服务中掌握医学常识,让参与志愿者在提供服务中巩固专业技能,不断营造了医学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为推进爱国卫生教育开展注入动力。
据介绍,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广东医科大学积极发挥青年的生力军作用,在青年志愿者协会的组织下,一批批青年志愿者走上战疫一线,9816人次青年志愿者加入到家乡防疫、核酸检测、疫苗接种、校园测温、返校核查等战疫志愿服务中,为战疫服务注入青春力量。今年5月,广东突发疫情,青年志愿者协会立即行动,协助招募、组织300多名志愿者参与到地方核酸检测、流调等一线防疫工作中。
另一个获奖项目“‘微笑种子撒播计划’——流动儿童龋齿预防行动” 则是秉承着“关爱儿童口腔,传递青春正能量”的理念,致力于传播口腔护理常识,为儿童防龋贡献专业力量。
2015年,广东医科大学阡陌志愿服务队成立,重点关注流动儿童龋齿预防。六年来,队伍深耕基层,在多个地区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足迹遍布河源、罗定、韶关、广州、东莞等。为了更好地做好口腔预防,服务队对项目内容不断优化。队伍打造了趣味性与实用性兼备的小课堂,制作原创手绘的漫画知识绘本,为所到班级建立口腔知识角;同时,还定期制作网络口腔健康科普推文与视频。队伍还与口腔医院合作开展“义教+义诊”的服务,给学生提供免费口腔检查知识,并建立个人口腔健康档案。
据统计,目前广东医科大学志愿者累计服务时长超过15万小时。近年来,广东医科大学先后组织800多支志愿服务团队、14000多名师生,开展以“服务大众健康”为主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足迹遍布17个省市的276个乡镇。(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