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眼丨从直降五折到烧脑算术,“双十一”这13年我们经历了什么?
2021-11-10 22:48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怀念曾经那个无需抢券、无需预售、无需做攻略笔记的双十一

话题主持/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郑宗敏

“双十一越来越搞不懂规则了……”“又是定金又是预售又是尾款,直接付钱多好?”“提前几天看攻略,还要看直播,搞清楚尾款规则,还要熬夜等待,太难了。”

消费者万众期待的双十一,已经变成了一场“烧脑游戏”。尾款、满减、跨店满减、喵糖、购物金、购物金膨胀……各类名词汹涌而来。除此之外,消费者要记住预售期、定金日、尾款日、特定红包日、最大满减期、跨店购物期,以及额外赠品福利的优惠时间段。

每年双十一都有消费者吐槽套路太多规则太乱,电商平台也曾公开表示,会回归到为用户省钱的初心,降低规则的复杂度,但今年“被双十一规则逼疯的我”“玩不明白双十一规则的我”等多个话题仍旧冲上微博热搜。

作为一个文科生,派派君对这些“烧脑游戏”实在是应付不来。在无福消受这波优惠的痛苦之余,派派君不禁怀念起曾经那个无需抢券、无需预售、无需做攻略笔记的双十一。

曾经的双十一还只是光棍节

一个暴露年龄的问题:你知道双十一曾经只不过是“光棍节”吗?

2008年,淘宝商城诞生,也就是现在的天猫。为了带动流量,2009年阿里举办了首个双十一购物节。

当时,双十一要买买买的思想模式还没完成建立,只有27个品牌参加了该次活动。

也不是阿里想搞什么小范围内测,是当时品牌方根本不看好如此“简陋”的一个促销活动。

“简陋” 到何种程度?

没有条件,没有规则,11月11日当天全场商品直接打5折。

2009年首届双十一销售额5200万元,第二年就飙升到9.36亿元。

2012年,淘宝商城正式更名为天猫,从此“双十一购物狂欢节”的名头越来越响亮,而光棍节的关注度却越来越低。

接下来的事情估计大家都很清楚了:双十一的活动时间越变越长,优惠券越藏越深。

平台、商家打折促销,为啥非要“烧脑算术”?

侯宝林的代表作《卖布头》中,曾描述了因为商家被消费者“裹挟”降价,最终一块布由卖到送的过程。

双十一发展成行业现象后,平台间的“价格战”快速升温。尤其是2011年到2015年间,不同平台的双十一价格战十分惨烈,尤其3C数码等领域,平台间发起“贵就赔”——只要消费者购买一周内发现买贵了,两倍退还差价;甚至还在报纸网站上买版面,刊登向对手挑衅和宣战的广告。

这下消费者高兴了,很多“薅羊毛”的事从来不缺乏热情;电商平台和商家扛不住了。由此带来的是“双输”局面——销售商品的质量和服务不断出现问题。行业逐渐意识到,竞争不但要有“美丽”价格,更重要的是商品和差异化服务——关键是,促使消费者在“交易冲动期”下单,所以满减、拼团、抢购各种玩法,甚至一度出现的先提再降的“价格戏法”。

面对出现的新问题,国家也在不断出台新政策,以便于解决对应的问题。

2021年10月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互联网平台分类分级指南(征求意见稿)》《互联网平台落实主体责任指南(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专门强调“互联网平台经营者在组织平台内经营者进行集中促销等活动时,应当对价格领域可能发生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专项的合规风险提示,并采取有效管理措施”。

2021年11月7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再向全国互联网平台企业和各地市场监管部门下发《关于规范“双十一”网络促销经营活动的工作提示》,强调禁止采取“先提价后打折”、虚构原价、不履行价格承诺等违法方式开展促销。

“双十一”都第13年了,还在提价打折、套路满减

2021年是“双十一”的第13个年头,也是“互联网反垄断大年”。针对平台经济领域广受诟病的“二选一”“大数据杀熟”“搭售行为”问题,细化规定相继出台,违规企业领到“垄断罚单”,互联网领域的监管信号正不断加强。各家电商平台摒弃商家“站队”,积极探索“新玩法”,竞争更显公平有序,但同时平台屏蔽链接、低价虚假宣传、减免操作复杂等“老毛病”依然存在,引发消费者吐槽。

“明明标出可以用消费券,到商品合并付款时却用不了,一用就显示下单人数过多。从11月1日凌晨活动开始到晚上七点多,中间试了一下取消勾选消费券,直接就能付款了。”一位网友讲述了 双十一期间不愉快的购物经历。

还有网友吐槽,满减优惠套路满满。“一款鸡胸肉之前卖39块9,双十一就变成了59块9,要想按之前的价格买,我得使劲儿凑单,用上‘满二百减三十’等等各种优惠。来来回回抢了个‘寂寞’。”

image.png

一消费者维权平台数据显示,今年双十一,平台“优惠规则繁琐”“商家提价再降价”等问题仍是网友诟病的“重灾区”。不少网友直呼心累,“买个东西都快练成福尔摩斯了!”

如何才能拿到真优惠?资深玩家有薅羊毛新姿势

面对复杂的优惠规则和缩水的力度,有些高段位的玩家,也开始改变薅羊毛的传统姿势。

做时尚新媒体工作的徐悦,是参与了12年双十一活动的忠实粉丝,也见证了双十一从第一年的半折直降,到如今的各种套路不断,如今她选择不再紧盯复杂规则下小而密的优惠。

徐悦选择从双十一囤货“转移阵地”,把更多精力投入各类有直降优惠的品牌服饰店铺。徐悦表示,一定要特别了解每个产品长期的价格。双十一活动中一些单价较高的小众品牌会对部分畅销10余年的经典款或是换季款打“骨折价”,比代购还便宜。

游走各类平台“搜刮”尽单品优惠券的嘉琪,在羊毛难薅的形势下,依旧火眼金睛,紧盯各类领域的直降优惠。

还有一些资深玩家把看直播抢优惠变成了这两年双十一期间薅羊毛的主流玩法。

从第一年就开始参与双11购物活动的王夏介绍,头部主播的直播间里,小牌美妆护肤产品会适量降价,而大牌产品基本保持原价不动,但会附加很多赠品。近两年通过小红书等平台的帖子,对比过直播间部分产品的历史成交价格,发现其中一些产品价格整体浮动不大,而双十一期间会有明显优惠。

双十一资深玩家天洋也是从直播间薅羊毛的主力军。他觉得,直播间里不只有传统的服饰、电子产品、零食和美妆,现在各类产品都能在直播间优惠售卖。今年刚入手了全家人的体检套餐、旅游随心飞、旅游酒店等订单,都比平时在其他垂类平台的价格优惠很多。(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综合人民日报客户端、人民网、央广网、新京报、澎湃新闻、中国消费者报等
责编 | 陈婉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