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教育“十四五”规划出炉:推动6所高校冲击“双一流”
2021-11-01 22:44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信息量超大:筹设大湾区大学、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试点、探索开展高中技术科目学考……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唯

11月1日,《广东省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

《规划》指出,到2025年,广东将基本建成制度更加完备、结构更加优化、保障更加全面、服务更加高效的高质量教育体系,人才培养水平和教育服务贡献能力显著增强,全省教育综合实力、整体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教育示范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羊城晚报·羊城派资料图

推动6所高校冲击“双一流”建设高校

高等教育质量是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规划》宣布,要深入实施“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加快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对进入国家“双一流”计划的高校予以持续支持。

目前,广东已经有5所高校18个学科进入“双一流”建设行列。到2022年,广东力争新增1-2所高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范围,牵头建设1-2个国家级重大科研平台,产出一批高水平、原创性、具有高学术价值和重要社会影响、引领广东乃至国家发展的科研成果。

到2025年,12-15所高水平大学稳居全国前列,若干学科居于国内领先或达到世界一流水平。重点推动华南农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医科大学、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高水平大学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范围。

资料图:华南农业大学

《规划》还提出,深入实施粤东粤西粤北地区高校振兴计划和特色高校提升计划,着力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提升师资水平和教育质量。

到2025年,粤东粤西粤北地区高校振兴计划建设高校中,力争新增2-3所高校达到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建设要求,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省部级以上科研创新平台、签订技术转让合同的数量和金额较2020年增长20%以上。

特色高校提升计划建设高校中,新增1-2所高校达到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建设要求,若干学科排名进入全国前列。

广东工业大学。学校供图

新建一批高水平大学

目前,广东高等教育在校生378.39万人,排全国第2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3.41%。“十三五”期间,全省高校共为社会培养输送270万名毕业生,高等教育已经成为广东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

在“十四五”期间,广东高等教育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毛入学率将提高到60%。

《规划》透露,将加快推动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深圳理工大学、深圳海洋大学、深圳创新创意设计学院、广州交通大学等高校,着力建设一批与5G、人工智能、网络空间科学与技术、生命信息与生物医药、海洋经济、智能经济、大健康等主体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高水平国际化高校,打造集协同育人、科研、服务于一体的新型智慧中心。

资料图:深圳理工大学。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磊 摄

同时,支持珠三角其他城市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快筹设大湾区大学、中山科技大学等高校,促进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提升高等教育服务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能力,增强区域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对非珠三角地区,将支持汕头加快打造区域教育高地。支持汕头、湛江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特色鲜明的高校集群,推进汕头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等高校,支持北部生态发展区建设韶关学院等符合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应用型高校,增加优质学位供给。

目前,广东具有法人资格的中外、内地与港澳合作办学机构,占全国总量一半。《规划》提出,要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教育示范区,打造高水平、开放型、国际化高等教育资源聚集高地。到2025年,新建3-5所粤港澳合作办学机构,新设3-5所不具法人性质的合作办学机构和联合研究院。

其中,广东将大力推进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建设,加快推动香港城市大学、香港都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澳门城市大学等港澳高校来粤办学。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效果图。图/学校官网

建设若干所本科层次职业学校

目前,全省70%以上新增技术技能人才由职业院校配置。“十四五”期间,广东也将需要更多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规划》提出,到2025年,广东将率先建立中国特色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模式,打造一批国家级“双高”院校,建设一批省级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群,高质量完成省职业教育城建设。全省中职学校数量将达到350所左右,高职院校90所左右,建设若干所本科层次职业学校。

《规划》提出,高质量推进省职业教育城、广州科学教育城、深圳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等重大平台项目建设。稳步发展本科层次职业学校,积极推动国家“双高计划”高职院校办成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根据高等学校设置制度规定,推动符合条件的技师学院纳入高等学校序列。

多项举措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基础教育方面,《规划》也透露出许多重要信息。《规划》提出,要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扩大公办学位,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和育人水平。

截至2020年,广东学前教育在园幼儿、小学在校生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初中在校生、高等教育在校生数量位居全国第二,并解决了456.75万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约占全国总量的1/4。

“十四五”期间,广东将在2020年基础上新增约30万个公办幼儿园学位,新增约370万个公办义务教育学位,满足适龄学生入学需求,全面消除义务教育学校超省标准化学校标准班额。

资料图:广州幼儿园学生。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桂炎 摄

《规划》还提出,保障随迁子女入学权利,完善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实行随迁子女凭居住证报名入学。保障港澳居民或其随迁子女按规定享受居住地教育基本公共服务。

同时,《规划》还提出加大普通高中公办学位供给,在2020年基础上新增约30万个公办普通高中学位,加快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实施特色普通高中建设工程,以学校特色课程体系建设为核心,分批次遴选培育100所以上在人文、数理、科技、艺术、体育等领域育人成效显著的省级普通高中特色学校,以此引领全省普通高中学校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分类发展,推动形成普通高中学校优质特色多样化发展的新格局。

此外,《规划》提出,学校要开齐开足体育课程,保证中小学生每天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培养学生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引导学生热爱体育运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美育活动,帮助学生掌握1-2项艺术技能,提高艺术素养,陶冶高尚情操。

到2025年,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达到55%以上。全省学校注重教体融合和学校体育文化建设,形成“班班有项目、校校有特色、县县有品牌”的学校体育工作新格局。

资料图:深圳小学生在上体育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磊  摄

完善招生考试制度

在“十四五”期间,广东的招生考试制度也将进一步完善。

《规划》提出,要实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试点。改进中考体育测试内容、方式和计分办法,科学确定提高分值占比。将体育科目纳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

力争2023年前将理化生实验操作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理化生实验分值占每门科目的10%。探索将理化生实验操作纳入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

规范中考自主招生和加分项目及分值。推动各地出台中考改革实施方案,全省从2020年初中一年级新生开始全面实施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模式。优质高中不低于50%的招生计划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并适当向薄弱初中、农村初中倾斜,不得设置“限制性”录取分数线。

公办学校面向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学生实行自主招生比例控制在学校年度招生计划的10%以内探索开展普通高中技术(或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科目学业水平考试。

资料图:广州中学生。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桂炎 摄

《规划》提出,要完善和落实进城务工人员和港澳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政策措施。扩大“职业技能课程证书”考试课程种类,研究推进中职学校学业水平考试,完善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等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稳步推进职业教育“中高职贯通(含五年一贯制、三二分段制)”考试招生改革。

对于高考来说,《规划》提出,要大力推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强化综合素质评价在高校招生录取中的应用。将本科高校考试招生和专科高校考试招生适当分开。普通高校招生实行“两依据一参考”,除全国统一高考科目的语文、数学、外语外,依据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情况择优录取。

完善普通高考艺术术科考试招生办法,逐步扩大艺术省级统考科目范围。深化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招生改革,扩大专升本招生规模。

研究生招生考试方面,要贯彻落实推免生选拔制度,注重加强对学生本科阶段学习情况的过程性评价并作为推免工作最基础的遴选指标,将学生参军入伍、参加志愿服务、到国际组织学习、科研成果、竞赛获奖等纳入推免生遴选指标体系。规范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接收推免生数量不超过本单位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计划50%。(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吴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