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家医院肺癌专家联手推出!肺癌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出炉
2021-10-29 19:59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打造了中国肺癌中西医结合诊疗新的行业标准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辉
通讯员 余玲 陈壮忠

10月29日,第19届全国肿瘤综合治疗新进展学术大会在广州召开,《肺癌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在此次大会隆重亮相,这意味着肺癌中西医结合治疗从此“有章可循”,对基层医疗机构规范进行肺癌中西医治疗有重大意义!

专家共识今日上午在广州发布

31家医院肺癌专家联手推出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具有独特的优势,为了推广肺癌的规范化中西医诊治理念,提高我国在该领域的诊治水平,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牵头,依托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的《肺癌》项目,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携手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共同推出了《肺癌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

记者了解到,该《共识》的撰写,是由国医大师周岱翰教授担任共识编写顾问,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林丽珠教授和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思愚教授担任工作组组长,林丽珠教授、王思愚教授、黄学武教授作为主要执笔人,联合全国31家省市级医院肺癌领域的专家,经过多轮的专家论证、修订,历时3年,数易其稿,最终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发布。

共识特点:全周期、多角度、实操性强

据介绍,《共识》是以提高临床疗效为核心,结合了现阶段中西医防治肺癌的研究成果及专家的宝贵临床经验,对实现中西医资源整合及优势互补、探索建立中西医临床协作机制、促进诊疗模式改革创新均具有重要意义。

林丽珠教授

该《共识》的主笔人之一、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林丽珠副院长介绍,《共识》详细阐述了肺癌从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到愈后防复发等各阶段的中西医结合诊治原则及具体方法,聚焦了肺癌诊疗过程中的核心问题,从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等多个角度,打造了实用的中国肺癌中西医结合诊疗新的行业标准。《共识》的颁布,对于指导中国广大医务工作者发挥中西医各自的优势诊治肺癌,具有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王思愚教授

共识有望将中医药研究提高到新高度

作为《共识》的主笔之一,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科王思愚教授介绍,西医、中医本来是不同的理论体系,但在临床实践中不断碰撞出火花,特别是近年来肺癌个体化治疗理念的推出,更让西医与中医可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同心协力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

林丽珠教授在接受采访时介绍,《共识》的推出除了规范治疗外还有另外两个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它肯定和证明了中医在治疗肺癌中不可替代的优势、特点,如对化疗、靶向药物治疗、放疗、免疫治疗的毒副作用,以及对皮疹、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等有独特的疗效,通过中药的治疗使得病人能够顺利的完成整个治疗。

另一方面,该《共识》有望改变中医药的研究只是个体零散的研究这一现状,《共识》推出后可以将中医药研究提高到循证医学的高度,研究结果让能更充分、更有说服力地显示中医药的疗效和特点。

林丽珠教授最后呼吁,抗肿瘤中药新药的研发举步维艰,建议加大对中医药研究的投入,建立基于真实世界的中医药疗效大数据收集,以网络为依托,组织在全省、全国专家,对肿瘤等中医药治疗确有特色优势的慢性病,通过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积累,拿出中医药在临床实际中的疗效真实数据。

国医大师周岱翰

国医大师:中医是暖心的医学

国医大师周岱翰出席了此次大会并做了《医道仁爱,护佑健康》的报告。周岱翰在报告中提出,医者医病更要医心,有资料显示一半癌症患者有抑郁性心理障碍,容易把内科病症叠加在癌症上而忧心忡忡,而科技发展使部分医生过度依赖仪器而缺乏与病人的共情。中医的本质是仁心仁术(心灵关爱),特色是辨证论治(倾诉认病),优点是时空概念中以时为本(重视反映身心过程的状态),因此中医学是暖心的医学。

据介绍,本次全国肿瘤综合治疗新进展学术大会期间,还举行了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癌症姑息治疗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肿瘤分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肿瘤中西医结合治疗高峰论坛、新加坡海外高峰论坛,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近10万人次参会。(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许张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