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余燕红
通讯员 付璐瑶 白恬
据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统计报告解读,中国癌症死因之首是肺癌,其后依次为胃癌、肝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在这“高发癌症杀手榜”前五大癌中,与消化道相关的癌症就占据了四个。
由于大多数消化道癌症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很容易被患者忽视,一经发现就已是晚期。但从既往的临床经验来看,通过对消化道癌症的早诊断、早治疗,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可超过90%。
由此可见,消化道癌症的治愈率和存活率,与其发现的早晚密切相关。
筛查能早期发现消化道肿瘤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李明松表示,消化道肿瘤的发生与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密切相关,每年我国因患三大消化道肿瘤(胃癌、食道癌、结直肠癌)而死亡的人数居高不下。发达国家的发病率虽然也很高,但能够及早发现并治疗,存活率也会相应提升。
“发现一例早癌,挽救一条生命,幸福一个家庭”,消化道癌症并不可怕,提高消化道癌症生存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最重要的就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那么,如何实现消化道癌症的早诊早治呢?我们首先要知道哪些人是消化道癌症的高危人群,更重要的是认识到内镜技术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内镜技术不仅是一种诊断技术,同时也是一种治疗技术,让患者不用进行开腹手术,达到筛查与诊治的目的。
哪些人是消化道癌症的高危人群
李明松建议,下列人群为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等消化道高发癌症的高危人群,应该及时进行筛查。
内镜技术在进步,无需“谈镜色变”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内镜检查并不陌生,然而很多人谈镜色变,胃镜、肠镜总是和“痛苦”“恐怖”相关联。李明松介绍,很多患者对医生胃肠镜检查的建议,依从性很低,殊不知,这就为潜在的胃肠疾病的进展提供了隐匿空间。
公众对于胃肠镜检查存在认识误区,认为很疼很难受,但是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材料技术、光学技术等相关领域的发展很快,现代内镜具有纤细、柔软的特点,可大大减轻消化道疾病内镜检查的不适感。如果特别敏感的患者,可以进行无痛内镜/麻醉内镜。对内镜特别不耐受且不宜麻醉的患者,也可通过胶囊内镜达到初筛目的。
10月23日,“消化道早癌筛查与诊治”免费义诊来了
为了让大家正确认识消化道早癌,尽早预防、筛查与治疗,广医三院消化内科专家团队将于10月23日(周六)开展“消化道早癌的筛查与诊治”义诊宣传活动,欢迎广大市民踊跃到场参与。
时间:10月23日(周六)9:00-11:00
地点:仁威庙前广场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题图 | 视觉中国
责编 |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