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味”重过“悬疑感”?《八角亭谜雾》编剧杨翌舒:每个家庭里都可能有一座“巴别塔”
2021-10-24 15:49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吧”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艾修煜 实习生 韦俏羽

近来,由爱奇艺推出的网络悬疑短剧屡屡成为爆款。《隐秘的角落》火了“爬山梗”,《沉默的真相》豆瓣评分高达9.1分。

作为2021年爱奇艺“迷雾剧场”的头炮,《八角亭谜雾》网罗段奕宏、郝蕾、祖峰组成超强演员阵容,王小帅、花箐、杨翌舒组成金牌幕后团队。不过,《八角亭谜雾》开播后陷入口碑争议,豆瓣得分在及格线徘徊,与火爆的前作存在较大差距。近日,该剧编剧杨翌舒接受羊城晚报记者独家专访,分享了该剧的创作故事和理念,也回应了该剧的口碑争议。

从头说创作:“我们想表达的不止悬疑”

《八角亭谜雾》讲述了一桩绵延19年的“八角亭悬案”:玄家小妹玄珍被害,让玄家人一直生活在阴霾之下,亲人之间的猜疑和疏离感氤氲不散。当凶案再次发生,往日的记忆和痛苦翻滚而出,让一家人再次陷入深渊。杨翌舒表示,在“悬案”背后,《八角亭谜雾》试图做更深刻的表达。

羊城晚报:《八角亭谜雾》故事最初的灵感来自哪里?

杨翌舒:最初是王小帅导演给了我一个概念——“多年未破的一个案件给一家人造成的深远影响”,我们从这个点出发,慢慢酝酿出整个故事。

羊城晚报:从一个概念到一个角色众多、错综复杂的剧集,剧本是如何逐步丰满起来的?

杨翌舒:我们把原生家庭的元素融合了进来。以此为切入口,我会想到“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案件?”“为什么没能破案?”等问题,然后再去思考如何搭建人物之间的关系,如何让角色与案件紧密相连。注入个人感情后,还要纵观全局,思考、调整故事的框架与细节。

羊城晚报:从创作者的角度来看,“家庭伦理+悬疑”这种双线模式的好处在哪里?

杨翌舒:每一个人都是个体,但是这些个体都来源于家庭。只有我们的探讨回归家庭时,才能真正走近每个人物。这也是《八角亭谜雾》跟其他剧集最重要的区别——每个人物都不是单一的,他们互相连接,组成了“八角亭”的每一个角。

羊城晚报:所以,这部剧想表达的远不止于“悬疑”?

杨翌舒:是的,我们还有一个出发点——每个人都带着一种理所当然的自我去感知周围,大家都在自说自话,哪怕我在你的眼前大声喊,彼此也会“听不到”。因此,这世界上每个家庭里面都可能存在着一座“巴别塔”,这就是心与心的隔阂,这也是造成剧中“谜雾”19年都不能散开的一个关键点。当真正地去理解、去包容,从爱的角度去看待家庭成员中存在的所谓“秘密”,可能感受会大不一样。

羊城晚报:剧中有很多下雨的场景,故事也发生在水乡,水汽氤氲的画面感觉,是编剧一开始就设定好了的,还是后面导演的发挥?

杨翌舒:是大家在勘景过程中激发出来的灵感。我们最早想过在贵阳拍,因为王小帅导演成长的地方就在贵阳,他的很多电影也是在那边拍的。底稿完成后我们去贵阳勘景,但只待了一天就走了,因为那里不符合剧情想要的氛围。后来去了绍兴,立马就感觉对了,再没考虑过其他地方,这个故事就“长”在这里。

理性看评价:“希望观众有更开放的心态” 

从《七月花》到电影《日照重庆》《绑架者》,再到现在的《八角亭谜雾》,杨翌舒在编剧的路上走了十多年。她表示,创作《八角亭谜雾》是一个很过瘾很享受的过程:“我之前从来没写过这么多复杂、线索繁多的人物,还需要在一个悬案的氛围里面展现他们的喜怒哀乐。”

羊城晚报:这部新作有把你作为一个编剧的成长性体现出来吗?

杨翌舒:一定是有呈现的。因为它既有文艺片的气息、生活流的东西,也融合了类型电影的元素,还参考了近两年来,奈飞剧集、英剧等世界范围内顶尖网剧的风格。其实写作剧本的过程很顺畅。当找到“原生家庭”这个切入点后,我感觉每个人物、每个剧情都在引导着我往前走。我觉得甚至不是在创作,就是在呈现,“他们就在那等着我”是我真实的感受。

羊城晚报:整个创作过程当中最具挑战的部分是什么?

杨翌舒:就是怎样去平衡“悬疑”跟“家庭”。因为牵涉到家庭,必然会牵扯到成长的伤痛、生活的琐碎,还有背后的秘密。这些元素怎么跟案件本身有机地联结在一起,怎么去做到平衡,都是创作中需要层层考量的地方。

羊城晚报:观众对于该剧的批评有一部分集中在“家庭伦理大过悬疑”上,觉得喧宾夺主,你怎么看待这种评价?

杨翌舒:可能之前的《沉默的真相》《隐秘的角落》让观众先入为主地想象这个剧“应该是怎样的”。但我觉得观众还是应该带着一种更开放的心态,而不是说一上来就给它定性了。我希望观众能接受一个新的东西带来的冲击,尤其是在剧情刚刚铺陈开来的时候。

羊城晚报:面对不买账的观众和差评,会感到失落和委屈吗?

杨翌舒:每个人喜欢的剧种不一样。有一些观众很认可我们,会通过弹幕和评论表达喜欢,也有朋友认为这部剧的High点不够、很劲爆的东西不够多。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吧。总之,我希望观众对这部剧集多一点耐心,同时我也能够理解一些观众,他们有自己的观影经验,你不能强求他们一定要接纳我们的表现形式。

过来人经验:“文学素养是影视创作的基础”

曾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专业,后担任纪录片剪辑师,2005年开始与王小帅合作,逐步尝试了编剧、导演等各项影视工种……杨翌舒一步步地追逐梦想。对于有志于从事影视行业的后来人,她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羊城晚报:您从业经历很丰富,从视觉思维转换到文字思维,你有感受到“壁”的存在吗?

杨翌舒:可以说完全没有。我最早是作为剪辑师进入到影视行业的,所以我写剧本的时候会以一个分镜的视角来写。这形成了我写剧本的一个模式,就是“用镜头语言”。所以,在这个方面,我完全没有感觉有障碍或壁垒。

羊城晚报:对于塑造不同的人物,你有没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论和技巧?

杨翌舒:创作者相比一般人会敏感一些。这世界虽然很大,可人性是相通的,我会观察生活里的各种人物,将他们积累在心里。

另外,“附体”或者说“进入平行世界穿行到每个人物的性格里面”,是我很重要的一个创作方法。当你真正忘掉自己,把自己代入角色内心的时候,他们的一言一行、性格特征就会非常明确。可以说,我在构思的时候,已经在心里把每个角色演了一遍。

羊城晚报:如果说编剧需要一点区别于其他工种的视角和思维的话,那会是什么?

杨翌舒:可能是对人与事的理解。你要穿过表象去理解本质,这也是我跟王小帅导演合作以来比较默契的地方。我们要触摸到生活最本质的一面,要理解人生,理解这个世界,甚至是探索这个世界运行的规则。这种能力对编剧来说是最重要的,这需要很强的挖掘能力。

羊城晚报:如果一个年轻人想进入影视行业的话,他应该做哪些储备?

杨翌舒:首先,我会建议去看很多书籍。文学素养是进入这个行业最基础的东西。不管我学画画、剪辑、搞摄影,还是最终做编剧、导演,我的原始积累都来源于文学给我的巨大滋养。

文学基础之外,就是拍摄。哪怕你拿个手机去拍照片,按下快门的那一瞬间你就是在观察、触摸这个世界。在拍摄的基础上,再去做剪辑、编剧、导演,慢慢就水到渠成了。(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图片 | 剧照
责编 | 龚卫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