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交会·老面孔】广州纺出公司:40多年参展史,再迎新机遇
2021-10-16 21:59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深度开拓“双循环”大市场,业绩逆势增长近两成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莫谨榕 王丹阳

“休闲为特征的牛仔服饰,因适用场景广,外商最为感兴趣。本届广交会,我们会带去最新研发的环保型牛仔服饰新品,通过面料、织造的创新,采用皮纺混制,面料舒适耐磨,工艺环保高效,目前已成功入围广交会CF奖的评选。”在广州轻工集团旗下的广州纺织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纺出公司”)品牌设计中心,设计总监陈立奋兴致勃勃地介绍今年的参展“利器”——“绿色”牛仔服。

广州纺出公司成立于1980年,作为广州市老牌国企外贸企业,自成立起便参加广交会,已经是一个有40多年参展历史的“老朋友”。

本届广交会首次采用“线下+线上”展会结合的方式举办,并首次扩大了对国内采购商的开放,纺出公司对广交会也充满期待。

“一方面,我们将争取让原来受疫情影响的出口业务找回‘老朋友’;另一方面,希望在国内采购商面前展示国有外贸企业的实力,通过‘内外兼修’打开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广州纺出公司副总经理张菁告诉记者。

10月16日,第130届广交会进行时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巍 姜雪媛 摄

“云上”广交会让“老广交”感触最深

从80年代初就开始参与广交会,在“老广交”陈立奋的记忆里,参展方式的变化最让他印象深刻。

“我第一次参加广交会还在流花路展馆,当时展位十分紧缺,但我们作为当时出口创汇的主力军,仍能争取到比较显眼的位置。”后来,广交会参展产品日益丰富,会期也从一届一期改成一届三期,纺织、服装、食品等消费品集中在三期参展,而一期则集中展示电子及家电、五金工具、机械等品类。

“商品种类日益丰富,出口结构不断升级,广交会参展产品的变化成为我国进出口发展史的缩影。”陈立奋说。

广交会素来有着中国外贸“晴雨表”之称,对于外贸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张菁告诉记者,纺出公司与众多海内外客户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和友谊,公司每年的新客户中,有一半是在广交会上结识的。

2020年—2021年疫情期间,广交会转变办展模式,启动“云上”广交会,这对于不少“老广交”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和挑战。

陈立奋回忆道,“我们在品牌设计中心开辟了三间直播间,主要直播牛仔、毛衫、童装的产品。在上届(第129届)广交会上,我们上线了205场、累计102.5小时直播营销,成功将‘广货’展示给全球客商。不仅销售成绩不俗,我们还借着线上广交会的契机,锻炼了直播电商团队,现在我们的设计师和销售在镜头前都游刃有余了。”

“参加广交会这么多年,我认为最大的变化是‘云上’广交会,为暂时无法‘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一个对外联络桥梁,同时推动传统外贸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我们把展品从线下搬到线上,构建虚拟展厅、三维产品、视频拍摄、直播营销等,打开了传统外贸思路。”张菁分享道。

张菁称,在过去三届“云上”广交会,不仅参展商积极拥抱变化,客商也在适应变化,一些客商积极与企业举行线上签约仪式。仅在129届广交会,纺出公司的意向订单金额就环比增长49.72%,同比增长了9倍,收获颇丰。

深度开拓“双循环”业绩逆势增长近两成

每年到了10月,广州纺出公司上上下下就要忙着“备战”秋季广交会,而今年张菁更加倍重视。“我们从上届广交会开始尝试拓展内销市场,本届广交会扩大了对国内采购商的开放,对我们而言是一个新机遇。”

“‘国内国际双循环’是近年来外贸发展的新趋势,我们也一直积极关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并积极运用好两种资源,打造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张菁说。

张菁告诉记者,一方面纺出公司着眼产业链,探索打开进口棉纱等国内需求市场,目前进口棉纱成为公司内销板块的明星产品;另一方面,公司于上届广交会启动品牌内销经营,经过一年多的布局与发力,时尚女装已在内销市场初见成效,产品在版型风格及色彩设计上也更加贴近国人的审美。

从事纺织服装行业多年,陈立奋对内外销两个市场的特点有着自己的敏锐观察,开拓内销市场也轻车熟路。“纺织品服装的内销和外销产品,在配色、设计、尺码等方面有不同的需求。相对来说,欧美客户会喜欢更加彰显个性的设计和配色,比如,今年欧美就流行在牛仔裤上加更多的配饰和绣花图案,设计更加繁复。以往我们的设计都以欧美市场为主,这几年也开始兼顾国内客户的需求。”

通过不断加强研发设计,深度开拓“国内国际双循环”,广州纺出公司顶住疫情带来的压力,实现了出口业务的逆势增长。

据了解,2020年,纺出公司出口同比增长18.41%;2021年1-8月,出口业务继续延续增长态势,同比增长17.4%。纺织品服装主业新突破,纺织品服装出口业务同比增长35.6%;棉纱业务取得积极成效,进口棉纱同比增长33.5%。

“广交会不仅是结识客户、交流信息、争取订单的难得机遇,也是企业综合实力比拼的大舞台。我们希望通过本届广交会以更积极的姿态主动拥抱新变化,展现更强的中国制造实力。”张菁说。(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郑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