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岁男子突发急性心梗,5小时高难度手术成功施救
2021-10-15 19:19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胸闷气促三年未重视,多条血管闭塞命悬一线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华
通讯员 黄怡辛

近日,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省二医”)接到一名急性心肌梗死且心力衰竭患者。据悉,该名患者三年来出现胸闷、气促等症状,他均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最终引起了严重的冠心病。手术团队开展了长达5小时的高难度冠脉介入手术,最终成功抢救了患者生命。

胸闷气促三年未重视,多条血管闭塞命悬一线

这位被成功抢救回来的幸运儿,就是这位55岁的陈先生。3年来,他反复出现活动后胸闷、气促的症状。近日,其情况越加严重,前几天夜间不能平卧,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的程度。

随后,陈先生被家人紧急送至省二医急诊科,医生快速明确诊断他患有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生命危在旦夕,医院急诊科紧急联系心脏重症科会诊,开启胸痛急救绿色通道。

当冠状动脉造影完成后,医务人员表情凝重,因为三年来一直没有进行干预与治疗,陈先生目前的病情十分严重:心脏冠状动脉的左主干末端重度狭窄,前降支开口慢性完全闭塞,中间支、回旋支存在重度狭窄和严重钙化。

年纪大病情重治疗高风险,医生团队及时调整方案

面对如此危急、复杂的病情,省二医心脏重症科团队对接下来的治疗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心脏重症科负责人靳文认为,陈先生的年纪较大,病情极其危重,属于复杂、极高风险冠心病患者,使用传统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如果进行常规介入治疗,则手术风险极高,是一个非常棘手的挑战。

该院心脏重症科主治医师陈武奇也认为,其血管病变多,病程长,而且有急性心力衰竭,必须尽早打通闭塞的血管,恢复血流,但是面对如此复杂的血管病变,手术难度很大。

与患者和家属充分沟通后,心脏重症科团队决定放手一搏,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技术(IABP)辅助,增加患者冠状动脉供血和改善心肌功能,在此基础上开展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手术成功率。

术中突发惊险一幕,5小时高难度手术成功施救

面对患者危重的病情和高风险的手术挑战,靳文和陈武奇两位医生慎之又慎。

省二医心脏重症科团队为患者做手术

更加惊险的是,在手术过程中,陈先生突发胸闷胸痛加剧,出现急性血栓事件。但是此时闭塞的血管还没打通,不能暂停手术。陈武奇使用多种生命支持药物,及时给予溶栓、止痛,经过反复多次尝试,最终顺利开通了慢性闭塞的严重狭窄病变血管。

手术现场

这场高难度介入手术历时五小时终于顺利完成。手术后,陈先生生命体征平稳,心力衰竭以及各项心功能有较大好转,目前已经成功出院。

“本例危重冠脉介入手术取得成功,意味着今后我们可以通过关键技术,挽救更多心脏重症患者的生命。”靳文表示。

据统计,目前,省二医心脏重症科已开展超过100余台急诊冠脉介入手术,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提供了快速有效的治疗,抢救了众多患者的生命。(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图片 | 医院提供
责编 | 王敏